小学语文课前预习策略分析

2021-07-28 16:01蔡小姿
速读·中旬 2021年5期
关键词:课前预习兴趣方法

蔡小姿

◆摘  要:“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句话体现了在做事情之前要有充分的准备,学生的学习也是如此。学生通过预习能够了解自身在课堂中还需学习哪些内容,让学习变得具有目的性和主动性,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在语文的学习中,大部分情况下老师都会要求同学们进行课前预习,课前预习对学生来讲,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减少学生的依赖性,而且在学生进行预习之后,老师教学的效率及学生听课的质量也将大大提高。本文主要探究课堂预习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前预习;方法;兴趣

一、教给学生正确的预习方法

学生进行课前预习能够对新知识有初步的了解,自主学习字、词、语句,并对其记忆,大概了解文章的重点和目的,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这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预习方法,让学生在预习中能够积极思考,有所疑,也有所得,这对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自学能力起到重要的作用,这也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在进行语文课的预习时,要从以下的方面出发。教师要做好指导的工作,要先培养学生通读教材的习惯,即当学生在拿到一篇阅读文章时,要先认真通读教材,读懂文章的基本内容,并通过字典查阅新字、新词的意义,因为这些内容是学生学好语文的前提。学生查阅工具书也能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开拓他们的视野。接着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细读,标出文章中的疑难问题和重难点知识。通过手脑并用的方式,会让学生更细致地预习文章,如划出层次,找到文章的重点,写下自身的体会,将不懂的知识和问题整理出来,并做好明显的标记。如此,学生在预习中会发现新知识,在课堂中能够对这些内容进行查缺补漏,让知识融会贯通。

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在概括文章内容时,使用六要素串联法、段意合并法、课题扩充法、抓住重点句式等,让学生掌握正确的预习方式,这能够极大提高他们的预习效率。教师也要让学生学会主动质疑,学生在预习中存在问题,才会有学习的动力,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看到课文内容后,多提出与课文內容相关的问题,将不明白的地方画出来,查阅与课文有关的资料,以此更好地完成预习。以《观潮》为例,学生在预习中会思考“为什么钱塘江的潮水最奇?”通过查阅资料后会发现钱塘江大潮有着特殊的地理位置,这使得在农历八月十八号这天潮水声势浩大。学生在赏析佳言佳句时,一些句子比较优美,但学生理解不了,这时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收集相关的资料,如文章的背景、作者的介绍、体裁的内容,拓宽学生的阅读面,让学生对预习产生兴趣。

二、激发学生的语文课前预习兴趣

教师假如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学生就能自发完成课前的预习任务,要想激发学生的预习兴趣,教师就要拟定好合理有效的教学策略,以便让学生能够良好地完成教师布置的预习任务和作业。重视学生课前预习的学习方法的培养,让学生明白语文学什么、怎么学,避免盲目、没有效率的学习。在这个过程中,语文教师教学方式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拟定合理的教育计划,进而激发学生强烈的语文课前预习兴趣。例如,在学习《秋天的雨》一课的时候,由于小学生的情感比较纯粹、思想比较单一,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掌握学生的性格特点,选择合适的预习任务,如学生的预习完文章后,想象秋雨的情景,锻炼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好奇心,这样能让学生自主预习课文。另外,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性格喜好、学习习惯等来布置相应的、合适的作业任务,引导学生了解和清楚课前预习的重要性,由此激发学生对预习的兴趣,让学生在兴趣的影响下加强学习的良好意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

三、完善预习的主要问题与方案

课前预习主要考验的是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但是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辅助与指导也是不可或缺的。小学生已经积累了相应的语文知识储备,并对预习过程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模式。但是一些学生在预习过程中依然会出现对预习目标把握不明,预习方案设计缺乏效率等问题。针对此,教师应及时介入,结合课程目标,帮助学生设计、完善预习方案,以引导学生的课前预习循序推进。例如在《詹天佑》一课的预习指导中,教师从知识、能力、情感三个维度为学生确定了预习目标,并结合目标进一步确定预习阶段:第一阶段,通过查字典、查资料等方式突破“詹、毅、勘、凿”等字,以及“设计、修筑、杰出、阻挠、控制”等词语;第二阶段,初步阅读文章,结合字词含义理解文章大意,并针对能够表达文章思想情感的内容进行标注,对文章理解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归纳;第三阶段,进一步拓展预习空间,通过自主学习探索问题答案,以实现课前预习的综合目标。再如在《钓鱼的启示》一课的预习过程中,教师设计了竞赛式预习,即在课前针对生字、生词、课文等预习要点,设计具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并要求学生在预习中进行选择性回答;在课上检查中则根据比赛要求,对学生的预习结果进行评价,同时将结果与学生的综合评价挂钩,进而调动学生的预习积极性。

此外,教师还可以设计层次性预习、归类式预习、开放式预习等新颖有趣的方式,以打破传统预习方式的沉闷与僵化,让预习过程与学生的情感认知发展相契合,以强化其自主预习的动机。

总之,课前预习既是一种科学的学习方法,同时也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老师,我们需要不断研究新颖有效的语文课前预习方式,让学生提高预习兴趣,切身体会到课前预习的好处和价值,从而养成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

参考文献

[1]王桂英.浅议语文教学中课前预习的有效性[J].中国校外教育,2017(S1):448.

[2]陈丽云.关于小学语文课前预习指导策略的探讨[J].当代教研论丛,2020(04):27.

[3]刘锦元.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前预习有效性的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20(44):51.

猜你喜欢
课前预习兴趣方法
小学数学课前预习式微课的应用策略
用好导学案将课前预习进行到底
课前预习对初中数学教学的作用探讨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
巧用多媒体技术,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做好课前预习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