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莉鸿,张洪娟
(房山区良乡医院妇科,北京 102401)
盆腔脓肿是一种严重的盆腔炎性疾病,多由阴道或宫腔操作不当、盆腔邻近器官感染造成卵巢、输卵管发炎所导致[1-2]。发生盆腔脓肿时,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腹痛、发热、畏寒、腹部坠胀感和阴道分泌物等症状,若未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可威胁其身体健康。以往临床治疗盆腔脓肿多采用保守药物治疗、开腹手术治疗等,但存在疗效不佳、并发症多等不足,难以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近年来,随着腹腔镜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腹腔镜手术被广泛应用于妇科疾病治疗中。腹腔镜手术能为术者提供清晰的术野,使其能有效避免术中对其他正常器官造成损伤,不仅能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还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3]。但腹腔镜手术治疗盆腔脓肿的手术时机选择方面,目前临床尚存在较大争议。基于此,本研究选取2017年6月至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80例盆腔脓肿患者为研究对象,旨在探究腹腔镜手术治疗盆腔脓肿的手术时机及对预后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7年6月至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80例盆腔脓肿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年龄20~57岁,平均年龄(42.37±5.34)岁;未育11例,已育29例;未婚15例,已婚25例;宫腔手术史16例,腹腔或盆腔手术史14例,无手术10例。研究组年龄20~56岁,平均年龄(42.31±5.30)岁;未育10例,已育30例;未婚16例,已婚24例;宫腔手术史17例,腹腔或盆腔手术史14例,无手术9例。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诊断标准[4]:下腹痛、发热、畏寒、腹部坠胀感和阴道分泌物增多;体温升高,腹肌紧张,腹部压痛和反跳痛;阴道分泌物为脓性,宫颈充血,子宫压痛,盆腔或附件区域出现可触及包块,触痛明显;阴道B超显示盆腔内形态不规则、大小不等,部分患者可伴有盆腔积液,CRP水平显著升高。纳入标准:符合上述有关盆腔脓肿诊断标准者;有性生活者;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盆腔脓肿破裂者;在入组前已接受过抗生素治疗者;严重精神疾病或认知障碍者;对本研究所使用的药物存在过敏史者。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抗生素48~72 h治疗后进行腹腔镜手术;研究组接受抗生素7~10 d治疗后进行腹腔镜手术。抗生素方案: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6 g,每12小时1次(辉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20597,规格:1.5 g)+200 mL 0.5%甲硝唑(陕西汉王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61020092,规格:0.2 g),给予患者静脉注射。手术方案:患者采用静脉全麻,选取头低脚高位,建立气腹,气腹压力达12 mmHg,选择鞘卡孔后,置入腹腔镜,探查患者盆腹腔内情况,包括子宫、卵巢、输卵管及肠管、肝表面等进行全方位探查,明确脓肿位置后,行盆腔粘连松解、脓肿引流、患侧输卵管卵巢切除等操作,并使用大量0.9%氯化钠溶液和甲硝唑冲洗盆腔,并放置医用几丁糖预防盆腔再次粘连,术毕左下腹放置盆腔引流管了解盆腔内引流情况。术后根据患者的体温等情况继续抗生素治疗5~7 d,并随访6个月。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盆腔脓肿发热及腹痛改善时间、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水平、各项手术指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术中肠管粘连、肠管膀胱损伤发生率。于治疗前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患者的CRP、PCT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症状改善时间与CRP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CRP、PC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研究组盆腔脓肿发热及腹痛改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CRP、PC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症状改善时间与CRP水平比较(±s)
表1 两组症状改善时间与CRP水平比较(±s)
注:CRP,C反应蛋白;PCT,降钙素原。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 P<0.05
组别CRP(mg/L)PCT(μg/L) 盆腔脓肿发热改善时间(d)腹痛改善时间(d)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n=40)10.67±0.454.85±0.31a0.71±0.110.46±0.07a4.21±1.053.85±1.01研究组(n=40)10.63±0.442.53±0.28a0.72±0.120.28±0.05a2.63±0.672.41±0.58 t值0.1714.370.3110.462.932.79 P值 >0.05<0.05>0.05<0.05<0.05<0.05
2.2 两组各项手术指标比较 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各项手术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各项手术指标比较(±s)
组别 术中出血量(mL)手术时间(min) 住院时间(d)对照组(n=40)150.27±20.3491.34±5.8813.28±2.44研究组(n=40)85.66±12.6560.28±5.3710.05±2.15 t值6.1910.132.54 P值 <0.05<0.05<0.05
2.3 两组术中肠管粘连、肠管膀胱损伤发生率比较 对照组发生术中肠管粘连38例(95.00%),肠管膀胱损伤2例(5.00%);研究组发生术中肠管粘连37例(92.50%),肠管膀胱损伤1例(2.50%);研究组肠管粘连、肠管膀胱损伤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盆腔脓肿主要由盆腔炎发展而来,当盆腔炎形成脓肿时,抗生素难以发挥治愈效果。若患者的病情未能得到有效的控制,则极易引起脓肿破裂、感染中毒性休克,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5-6]。因此,临床对盆腔脓肿多采用手术治疗方案。以往常采用的开腹手术因创伤大、并发症多、术后恢复慢等弊端不易于被患者所接受,使临床应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近年来,随着腹腔镜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腹腔镜手术被广泛应用到临床中。据相关研究[7]表明,腹腔镜手术在盆腔脓肿中应用,能充分暴露术野,使手术操作准确性更高,病灶组织清除更彻底,对临床疗效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研究组盆腔脓肿发热及腹痛改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CRP、PC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给予盆腔脓肿患者抗生素治疗7~10 d后再行腹腔镜手术,能进一步改善患者的症状,并降低CRP、PCT水平。分析原因为,①腹腔镜手术的切口小,术中患者的腹腔组织器官不会暴露于空气中,能有效减少外界因素的影响。在腹腔镜摄像系统下,能为术者提供清晰的术野,避免不必要操作,减少对周围组织的损伤[8]。②腹腔镜下的粘连组织分离和坏死组织清除更彻底,能有效去除患者盆腔内坏死组织和脓液,进而降低患者的炎症因子水平。同时,使用0.9%氯化钠溶液和甲硝唑冲洗腹腔,能有效杀灭腹腔内的病菌。③在抗生素治疗7~10 d后,能有效减轻患者盆腔充血、组织水肿症状,避免术中炎症扩散,改善相关症状[9-10]。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提示,给予盆腔脓肿患者抗生素治疗7~10 d后再行腹腔镜手术,能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并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在抗生素治疗48~72 h期间,患者的炎症反应处于急性发作期,其盆腔组织会存在严重的充血、水肿症状,若此时采取手术治疗,术中止血和缝合等操作极易产生新的创面,给患者带来较大创伤,从而增加术中出血量。同时,在急性期实施手术,分离粘连过程中因肠管膀胱等水肿充血极易出现肠管膀胱的损伤,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手术难度,延长手术时间,不利于患者的术后康复。然而,在抗生素治疗7~10 d后,患者的盆腔充血、水肿症状明显减轻,且炎症反应得到有效控制,此时开展腹腔镜手术治疗,手术难度会明显减少,使术中盆腔粘连分离、积脓去除、坏死组织清除更彻底,从而促进患者术后恢复。此外,两组术中肠管粘连、肠管膀胱损伤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见,抗生素治疗7~10 d后再行腹腔镜手术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当腹腔镜手术下彻底清除患者盆腔内的坏死组织、分离粘连后,则能减少炎性组织的扩散;同时盆腔水肿、炎症的缓解能降低手术难度,从而能有效避免术后对患者肠管造成不必要损伤。
综上所述,在抗生素治疗7~10 d后进行腹腔镜手术,能进一步改善患者的症状,减轻其炎症反应,并减少术中出血量,加快患者恢复,且预后效果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