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璨,李 繁
(宁波财经学院财富管理学院 浙江 宁波 315175)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2020 年我国旅游业不论是从服务人次上还是在经营收入上都受到了极大影响。为了控制疫情传播,人们减少了跨国、跨省市出行计划,将长距离、长时间段的旅行计划转化为了周末短途化出行需求。
对于旅游业来说,在海外旅游市场迟迟难以重启的情况下,应拉动内循环,积极促进国内旅游,重点打造城市周边游。应加大力度开发乡村旅游产品,推出符合当下旅游市场的城市周边乡村游产品,以满足我国庞大的短途旅行需求。
自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来,我国大力发展农村旅游业,帮助农村地区提升经济收入。在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以前,我国农村旅游业经过了较长时间的发展。如图1 所示,2014 年我国农村旅游接待人数已经达到12 亿人次。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出行需求增多,2019 年我国农村旅游接待人数达到32 亿人次。2014—2019 年,我国农村旅游接待人数基本实现逐年递增。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0 年1—8 月我国农村旅游接待人数仅为12 亿人次,较2019 年出现了大幅下滑。我国农村旅游接待人数从2017 年的28 亿人次到2019 年的32 亿人次,增长速度较为缓慢。从我国农村旅游接待人数变化可以发现,我国农村旅游业发展增速逐渐变缓。
我国在开发农村旅游项目过程中,以地方“自发式”开发模式为主。在旅游项目整体打造过程中,没有经过系统调研,对旅游项目开发的认识程度较低。同一地区的各个村在进行旅游项目开发时,没有请专业机构进行规划设计,对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的利用率不高[1]。
同时,由于农村旅游项目的开发门槛不高,农民可以使用自建房、自留地等资源,快速打造出“农家乐”“渔家乐”等农村休闲旅游项目。受到经济利益驱使,农业旅游项目在短时间内会快速出现众多同类型的重复项目,在经营过程中容易出现恶性竞争行为。
我国农村旅游项目开发缺乏以整个地区旅游资源为基础的规划性开发,常出现同质化的旅游项目。一个地区的旅游资源是有限的,如果没有结合该地区的特色农业模式和农业文化,只是粗放地利用自然资源,简单进行基础设施铺设,“圈一块山,围一片水”,很难吸引游客前来,更难实现重复游玩。当前,我国农村旅游景区综合性不强,文化创意不足,农副产品生产销售能力不强,农业文化发掘不深,难以满足游客对农村旅游精神层面的需求。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在选择旅游出行地时,对旅游地的基础设施、旅游服务和管理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然而在现实中,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难度较城市大。各地政策不同,情况不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差异也较大。
我国农村旅游项目开发往往比较仓促,而为了项目专门配套相关基础设施需要的时间比较长。因此,农村旅游项目开发主要依托现有道路、供水设施、供电设施和网络服务等。特别是主打自然环境和乡村景观相结合的项目,大多在较为偏远的山区,旅游地的餐饮住宿条件落后,医疗环境、娱乐设施等无法满足游客需求。游客在游玩过程中,感受到公共服务质量较低,体验较差[2]。
近些年我国农村旅游业发展非常迅速,许多农村在短时间内建设了许多新的旅游项目,这种爆炸式的农村旅游项目开发带来了许多问题。由于开发过程缺乏有效监管,加上开发者片面追求提升短期经济效益,在没有对周边自然环境调研的情况下盲目开发,破坏了自然环境。同时,由于旅游项目开发,部分农村地区在短时间内接待了大量游客。游客出行过程中产生大量生活垃圾,而农村地区对生活垃圾的处理基础较为薄弱,难以应对大量生活垃圾,对自然环境特别是水体环境造成了难以弥补的伤害[3]。
农村旅游业的良性发展,离不开相关政策体系的健全。政府应该积极探索,将农业、旅游业、文化等部门进行有效整合,从更加科学、全面、系统的角度制定相关政策。同时,指定专门的部门对农业旅游项目开发、运作进行监管,既从保护环境、加快农村产业建设的角度推进农业旅游项目合规开发,也给农业旅游项目的开发者提供可寻求指导和帮助的渠道,从而提升农村旅游业发展水平。
在农村旅游项目开发过程中,对自然环境的保护非常重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各类讲话中多次提到“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进行农村旅游项目开发的目的是实现乡村振兴,如果为了眼前的利益而忽视自然环境保护,违背了农村旅游业发展的初衷。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最终会对当地农村发展产生严重影响。因此,在农村旅游项目开发过程中,要科学开发,减少污染,将自然景观打造和生态修复相结合,把现代科技融入到农村旅游项目开发过程中,真正做到生态优先、兼顾游客体验。
在农村旅游项目开发过程中,要深入挖掘文化内核。不同地区有不同的文化习俗,这些文化习俗是当地农民在日常生产劳动中逐渐形成的。经过岁月打磨,有些文化习俗已经成为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项目开发过程中,要将当地农业文化习俗与旅游内容充分融合,设计可供游客体验的旅游产品。
在旅游项目的打造过程中,要突出地方特色。游客出行的目的之一是体验不同的自然景观、感受不同的文化氛围。因此,农村旅游项目设计者需要将传统的吃、住、游转化为对农村旅游的感知、探索、体验,多维度、多元化设计旅游项目,把握地方特色,结合文化、宗教、民俗等不同元素,满足游客的多种需求。
大部分农村旅游项目形式单一,以走、看、吃为主。为了满足当前游客的需求,应对农村旅游产业链进行有效梳理,促使更多不同行业参与农村旅游,让更多农民参与到农村旅游业发展中。例如农村旅游可以依托当地特色的农副产品,开展从种植体验、采摘体验等旅游项目,开展产品精加工,增加农产品附加值。游客不仅能够体验农作物生长、收获的过程,还可以购买绿色有机农产品,大大增加了农民的经营收入。打造农村旅游产业链,可以调动当地农民积极性,增加农民收入,促使当地农民更加重视环境保护并配合地方政府进行农村旅游项目开发,使农业旅游发展真正实现乡村振兴。
我国农村旅游业发展,可以很好地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民素质,保护自然环境。在农村旅游发展过程中,要重视政府监管,优化产业结构,坚持特色,不断创新,树立特色旅游品牌,让经济发展的福利流向农村、留在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