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驮着革命走向胜利”
——访老红军战士、原省军区司令员黄朝天将军

2021-07-28 07:19马健
人民与权力 2021年7期
关键词:架桥朱总司令黄老

☉ 马健

(作者系新华日报社高级编辑、江苏省人大工作理论研究会副秘书长)

黄朝天,江西省兴国县东村乡人,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曾荣获八一勋章、独立自由勋章、解放勋章。曾担任中共江苏省委常委,江苏省政协常委、副主席,第四届、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1987 年在南京逝世,享年72 岁。此篇黄朝天将军“人物专访”采写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全文发表于1986年10月20日《新华日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以老作品回放的方式再现长征路上红军将士浴血奋战的峥嵘岁月,旨在激励广大共产党员学习老一辈革命家坚定崇高的理想信念,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黄朝天将军曾闻名遐迩,但不为今天的大多青少年知晓。他,13岁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4岁给陈毅同志当警卫员,17岁跟随毛泽东同志长征,并指挥一支精悍的工兵部队,历尽艰辛、排除万难,架设了长征途中无数大小桥梁。毛泽东同志曾夸赞他和他的战友是“红军的一匹骏马,驮着革命走向了胜利。”

9月12日,我在某部医院医护人员的精心安排下,来到他住的单身病房,作了一次终身难忘的采访。

一提起二万五千里长征,黄老心潮起伏,记忆的闸门仿佛猛然被撞开,惊涛骇浪一齐滚到眼前……“讲什么呢?从头讲?那何日止了?我就讲讲抢渡湘江和突破乌江吧!”我一边连连点头,一边掏出笔,任他深沉、浑厚、微微沙哑的低音缓缓道来……

“1934年11月下旬的一天晚上,我们工兵连来到了湖南、广西交界处的一个小村庄,我这个17岁的副连长负责安顿好部队,刚想睡一会儿,一声紧促的‘报告’声把我的睡意冲掉了,通讯员飞步递给我一份由陈赓团长、宋任穷政委签发的特急命令:‘令你连明天拂晓前在广西境内的湘江界首渡口架设一座浮桥,保障主力迅速过江。’我马上拿出地图量了下到渡口的距离,二百四五十里哩,光行军,每小时也得10里以上,何况还要架桥!”

“对你们来说,时间真比金子还珍贵啊!”我插上了一句。

“可不是,仅几分钟,全连就整装完毕向湘江突奔!”黄老接着说,“我来到三排,发现九班长挑了两大箱炸药,边走边轻松地与班里的战士说笑。他见到我,突然问:‘朱总司令在哪儿?有马骑吗?’还没等我回答,战士们纷纷议论起朱德总司令来。正说着,一个四十多岁的壮汉迎着我们走来,他远远地就向我摆手,意思是让我们停下来。我仔细一看,啊,这正是朱总司令!‘快停下休息一会儿!’总司令慈父般的招呼,使大家的情绪一下子高涨起来,我们围了上去。‘同志们累了吧?’‘不累!’全连一条声。总司令连夸了几句‘好样的’,又问我,‘用这样的快速行军,战士们还是第一次吧?’我望望大家,坦率地点点头。‘不快不行啊!敌人的四十万兵马在与我们抢湘江呢!’虽然总司令说得轻松,我们还是能体会其含意的。为什么他要亲自带领我们飞行军?时间就是红军的生命啊!”

说到了朱总司令,我的兴致更浓了,问黄老:“您那时常见到中央首长么?”“那还用问,毛主席、周副主席、朱总司令随时可能出现在我们战士身边。哪里最艰苦、最危险,哪里就有他们。”回答完我的小问题,黄老的思绪又回到了行军路上:

“战士们真的不累么?汗水湿透了每个人的衣裤,许多人腿脚肿胀得粗粗的,拄着拐杖行走……可‘与敌人抢时间’这6 个字占据了每个人的脑海,同志们脸上无一丝畏难的表情。”

“湘江渡口终于到了,这条源于广西的大江,宽250多米,急流处泛起一个个漩涡。我们来到江边,不见一条船。可没有船,要在短时间内架好桥是办不到的。”

“正当全连为船发愁的时候,我们的向导在一个江湾里找到了七八十条船。船到手了,我们立即挑出12名有经验的战士,每个人撑一条船,把先遣队的一个营送过了江,掩护我们架桥。专拣重担挑的九班长带着12名战士一出发,我即刻指挥战士们投入了架桥战斗。一会儿,九班长回来了,他告诉大家,上岸的一个营正与敌人一个团交火。这时,朱总司令又来到了我身边,他再三叮嘱,再加把劲,桥架快点,先遣队就少流血。对岸的流弹不时从我们身边擦过,大家置生死于度外,一鼓作气,抢,抢……浮桥一架成,我们的前卫部队和中央纵队就跨了上去。可不久,敌人发现了浮桥,两架轰炸机在我们头上盘旋,炸弹一颗接一颗落下来,气浪把浮桥震得东摇西晃。为了保住这与红军命运休戚相关的浮桥,我带着全连同志在刺骨的江水中用身体托住浮桥,不少战友在水中中弹牺牲,但只要有人倒下,马上就有人顶上去……时间飞逝,我们最终顶住了敌机的轰炸,保住了浮桥,直到毛主席率大队人马顺利登岸。”

讲完抢渡湘江,我请黄老休息一会儿,可他毫无倦意,嘴里喃喃地念着一个叫“石长阶”的名字。“石长阶是谁?”我憋不住发问了。“石长阶就是我们连的九班长啊!”“他还健在吗?”“他在乌江架桥时牺牲了!”黄老长叹一声,接着说:“我们连从瑞金出发时,有300多人,平均20岁还不到,长征途中牺牲了200多人,至今还健在的连我只剩下3 个人了!长征的胜利来之不易啊!”他又沉浸到遥远的回忆之中:

“突破乌江,我是从周恩来副主席那儿领取的任务。那是1934 年的最后一天,陈赓团长把我和韦国清营长带到周副主席住处,周副主席在一张旧军用地图前简要向我们介绍了敌我形势、布置了任务。临别时,周副主席握着我们的手说:‘敌人企图利用乌江天险,对我军进行合围,现在是千钧一发之际。乌江架桥只能成功,不能失败……相信你们能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我坚决地回答:‘一定完成任务。’经过一夜的急行军,我们来到了乌江边,乌江有200多米宽,流速每秒2米以上,江边一条船也找不到,都被敌人搞走了,唯一可以用来做架桥材料的就是长在岸边的黄竹。更讨厌的是,敌人已占据了对岸险要地形,向江面撒开层层火力网。我们必须冒着炮火为部队开辟通途。”

记得当时韦国清营长对我说:‘我们过不了乌江,就摆脱不了敌人的围追堵截。’而过乌江,没有浮桥是不行的,所以,整个红军的希望就寄托在工兵连身上。我的许多战友牺牲在架桥战斗中。就说九班长石长阶吧,每一次强渡都有他参加。这一次,我命令他带领投锚组承担最危险的固定桥脚任务,为了能到上游去顺水放下桥脚,他独自划着竹筏冲向江心,正当他即将大功告成的时候,敌人的子弹击中了他。他对赶来抢救他的战友说了句:‘我没有完成任务。’就永远闭上了双眼。长阶同志的牺牲,激怒了全连,大家一个接一个划着竹筏冲上去……经过36 个小时的拼搏,浮桥横跨在乌江上了。我们按时完成了周副主席交给的光荣任务。红军,粉碎了敌人围歼的企图。”

黄老在长征途中7 次负伤,战功卓著,可他大段的回忆中几乎没有提及自己的英雄壮举。谈话已持续两个多小时,我连忙截住黄老的话问:“您能不能侧重谈谈您是怎样战斗的?”他不假思索地回答:“与无数牺牲的红军战士相比,我们活着的人没什么好说。”他接着又一字一顿地比划着说:“你们宣传长征,重点要宣传党的正确领导,宣传毛主席、周副主席、朱总司令等老一辈革命家的英明指挥,宣传红军艰苦奋斗、一往无前的革命精神,让它一代代传下去。”黄老这一番意味深长的话启发了我,我征询道:“您认为我们在一心一意搞改革、搞现代化建设的今天,纪念长征胜利五十周年,有何重大意义?”黄老沉吟片刻,说:“让我们这些老人来谈纪念长征的意义,那就离不开谈革命传统。革命传统是漫长的斗争实践形成的精神力量啊!它包括对共产主义理想和党的事业无比坚定的信念和无限的忠诚。有了它,长征取得胜利,革命获得成功。现在,发扬革命传统,就能促进两个文明建设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架桥朱总司令黄老
朱德曾给哪部电影配过音
预制胶拼架桥法在高速铁路工程中的实践
以侨架桥再出发 以商招商攀新高——首届昆山侨商大会综述
朱德曾经给哪部电影配过音
胸怀
“核潜艇之父”的简单生活
架桥以后
记黄济先生的“勤”“俭”与“不为人先”
朱老总给自己配音
朱总司令在球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