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江市小龙虾产业发展现状及前景

2021-07-28 02:43
乡村科技 2021年9期
关键词:潜江市小龙虾农田

张 诗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 长沙 410000)

农村脱贫致富的法宝在于产业,要将产业链留在农村,发展农村特色产业。湖北省潜江市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利用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探索出虾稻共作养殖模式。在虾稻双丰收的情况下,潜江市乘势完善小龙虾产业链,打造中国龙虾城的特色城市名片。在小龙虾产业的助力下,潜江市打赢了脱贫攻坚战,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动力。

1 潜江市小龙虾产业发展现状

1.1 潜江市小龙虾产业发展概况

潜江市位于湖北省中南部,地处江汉平原腹地。境内地势平坦,海拔26~31 m,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日照充足、雨量充沛,素以“水乡园林”著称。潜江市辖7个办事处、10个镇、6个管理区(农场)、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共有480 个村(居)民委员会,总人口103.19 万人,其中乡村人口79.94万人,乡村劳动力44.08万人。潜江市土地总面积2 004 km2,耕地总面积11.07 万hm2,其中水田面积 5.23 万 hm2、旱地面积 5.84 万 hm2,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商品鱼、商品猪基地。

近年来,潜江市小龙虾产业发展迅速,小龙虾产品不仅供给国内市场,而且大量出口国外。截至2019 年,潜江市小龙虾养殖面积达5.33 万hm2,年产小龙虾15 万t;小龙虾系列产品出口欧美3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创汇2.5 亿美元;虾稻共作面积约5.33 万hm2,综合产值突破280亿元,带动就业超过20万人。

潜江市小龙虾红透大江南北,旺季经常是“一虾难求”,症结在于虾源缺乏。经过长达20年的不断探索、创新和发展,潜江市小龙虾产业已形成集科研示范、良种选育、苗种繁殖、健康养殖、加工出口、餐饮服务、冷链物流、精深加工和节庆文化等于一体的产业化发展格局。潜江市小龙虾的养殖规模、加工能力、出口创汇已连续7年位居全国第一,小龙虾产业逐渐成为支撑潜江市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

1.2 潜江市小龙虾产业多维度现状分析

1.2.1 政府方面。2001—2004 年,潜江市开创性地探索稻田综合种养,历经4年创造出虾稻共作模式,为农业多样化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在模式推行的最初几年,政府大力提供资金支持,鼓励农民尝试实施虾稻共作。农户收入因此逐渐增加,虾稻共作在潜江市盛行。虽然政府不再直接提供资金扶持,但是开创渠道为经济困难的农户提供无息贷款。政府方面不但出台政策保障虾农的利益,而且积极牵头各大企业为农民提供免费的技术培训,包括养殖技术、电商培训等。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政府积极出面沟通各方,为虾农和企业打通一条销路;7月汛期,联合村干部防洪防汛,保住了农民赖以生存的虾稻田。政府为农户提供的资金、政策扶持等,帮助潜江市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农民脱贫,企业盈利,形成了共赢的局面。

1.2.2 企业方面。随着潜江市小龙虾品牌越打越响,大批外来企业涌入,本地企业崛起,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农民不再需要外出务工来养家糊口。各大企业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关注民生,根据企业能力为当地农户提供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扶持,政府牵头免费为农户提供培训。例如,承包农户土地的企业,免费为农户提供技术支持,帮助农民种好稻、养好虾,甚至在因天气、病虫害等原因导致虾稻质量不好、收成偏低的情况下,也愿意收购农户不达标的农(副)产品。越来越多的企业愿意为农户承担风险。农户仅需要管理好农田,产出高质量农(副)产品,企业以略高于市场的价格统一收购,承担价格变动带来的亏损风险,让利农民。

1.2.3 农户方面。潜江市虾稻共作模式的推行让农户收入直线上升。据调查,拥有2 hm2及以上农田的农户仅依靠田间劳作就能解决一家人的生计问题。更多的年轻人愿意返乡,成为真正的“虾二代”。他们的平均文化水平更高,接受新鲜事物和学习能力更强,素质越来越高,加快了传统农民转型为新型职业农民的速度。不仅如此,“先富”的农民争先营造新型农场,带动“后富”,使得农田向集约化、农业向自动化方向发展。片区农田的规划改变了农村现有格局,加速了城乡一体化发展。从第一产业中解放出来的劳动力,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输送,带动二产、三产发展,也加速了农村三产融合。

1.2.4 游客方面。潜江市小龙虾的畅销使得餐饮业迅速发展,各种餐馆、熟食店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街面,“虾皇”“小李子”等品牌成为潜江市的油焖大虾名片。旅游行业也借势发展,特别是乡村旅游,先后出现龙湾遗址芈月故居、返湾湖国家湿地公园、漳河水库等旅游景点,吸引了大批湖北省内外游客。潜江市也大力发展交通物流,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为游客的到来提供了便利,也加速了城乡融合发展。

2 虾稻共作模式概述

潜江市从2001年开始探索虾稻连作模式,2004年技术成型后开始鼓励农户将农田改造为虾稻田。后将一季稻一季虾的虾稻连作模式改良为一季稻两季虾的虾稻共作模式,加之潜江市小龙虾品牌的影响力持续扩大,有效地提高了农民收入。截至2019年年底,潜江市耕地总面积约为 11.07 万 hm2,虾稻共作面积约为 5.33 万 hm2,几乎占农用耕地面积的1/2。

虾稻共作以2.00 hm2农田为一个单位收益最高,而667 m2农田平均成本约为2 000 元。调查得知,667 m2虾稻田每年平均纯利润为2 000~3 000 元,很多贫困村也因此摘下贫困帽,农民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新华社资料显示,2016 年潜江市共有9 102 人通过发展虾稻共作脱贫致富;2017 年年底,潜江市51 个贫困村全部出列,64 052人全部脱贫。

虾稻田与其他农田最大的区别在于挖沟筑埂这一环节。在稻田四周开挖宽4.0 m、深1.5 m 的围沟,坡比1∶1。围沟面积不得超过稻田总面积的10%,围沟外围田埂要夯实,以防垮塌。在围沟内围靠近沟边的稻田上修筑宽30 cm、高20 cm的子堤至关重要(见图1)。

图1 虾稻田示意图

在种植期间,虾稻田管理要求极为严格,尤其要把握好稻田排放水。如图2所示,11月投入虾苗开始越冬,稻田升水至40 cm左右,水位随温度的降低逐渐降低;3月,开始持续捕捞虾,依照捕大留小的原则,即为第一季虾,期间视田间情况补虾苗;5月中旬至6月中旬,开始整田,稻田放水使虾进入围沟;7月,稻田重新升水,虾进入稻田与水稻一起生长;7月中下旬,开始捕捞第二季虾,捕捞持续至9月后稻田开始放水,收割水稻后晒田。晒田结束后稻田再次升水,田间补虾苗或者种虾,以此形成循环[1-2]。

3 潜江市小龙虾产业发展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

3.1 存在问题

3.1.1 小龙虾价格不稳定。小龙虾价格不稳定一直是困扰农户和餐饮企业最大的问题,由于生产成本基本不变,小龙虾价格的浮动直接影响着农户和餐饮企业的纯利润。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小龙虾报价如图3所示。

图3 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小龙虾报价

以大青品种为例,最低价格在2019 年10 月,约为42元/kg;最高价格在2020年2月,涨至84元/kg。大青品种最高差价约为40元/kg,中青品种和小青品种的最高差价分别约为30元/kg和14元/kg。小龙虾在10月至第2年2 月基本停产后会大幅涨价,而每年3—6 月开始第一季捕捞后,市场出现通货膨胀开始降价。而2020年2—5月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潜江市物流中断,是小龙虾降价的主要原因之一。

3.1.2 农民人均耕地面积少。截至2019 年,潜江市耕地总面积约为11.07 万hm2,农村人口79.94 万,农民人均耕地面积约为0.13 hm2。而虾稻共作产业通常以2.00 hm2为一个单元最佳,因此人均耕地面积严重不足是导致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流失的重要原因[3]。农民纯耕种的收入不能养家糊口,使得农民纷纷选择外出务工,留下农村妇女、儿童和老年人,使得农民文化水平低、素质不高的情况逐渐加剧。近年来,因虾稻共作使农民收入大幅提高,也带动了餐饮、水产加工、物流、旅游等行业的发展,增加了就业机会,越来越多的高学历、高素质人才愿意回到家乡做贡献。

3.1.3 农民思想观念仍然滞后。尽管越来越多年轻人回到家乡,但是40~60岁的农民仍然是潜江市农民的主流,他们通常学历不高、专业能力和素质偏低,对于信息化时代的很多新鲜事物接受能力低,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掌握程度低。另外,部分农户坚持散户经营,不仅使得土地集约化变得困难,对于农户自身收益也有影响。合作社和承包返租等经营模式的统一种植、统一销售会让利农民,提高农民收入,但此类模式通常需要付出一定的成本,很多农民不能接受承担风险而继续选择个体经营模式[4]。

3.2 解决对策

3.2.1 合理调控价格。针对小龙虾价格不稳定的情况,首先需要政府方面进行宏观调控,不允许卖主恶意哄抬和压低小龙虾的价格,扰乱市场秩序。其次,虽然虾稻共作收益可观,农户也要因地制宜,根据自家农田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农作物进行种植。盲目跟风将农田改为虾稻田,不仅会加速小龙虾的通货膨胀,而且会因为农田不适宜虾稻共作影响产量、降低收益[5]。最后,在特殊时期,需要政府大力支持,在保证运输安全的前提下,积极沟通各方为小龙虾的物流运输扫清障碍。

3.2.2 提高农田集约化程度。针对人均耕地面积不足的问题,首先政府要做好管控,出台相关政策严禁侵占耕地,对违规者进行一定的处罚。其次,农民要充分利用好耕地,根据农田具体情况有选择性地种植农作物,提高农田集约化程度,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耕地[6]。最后,有条件的农户可以前往周边县市,如天门市、仙桃市等与潜江市气候条件类似的适宜发展“虾稻共作”的地方流转土地,开展虾稻共作。

3.2.3 提高农民素质。首先,政府和企业可以开办多种类型的培训班,如电商培训、互联网培训等,提高农民对网络的应用能力,同时改变农民认为线下销售比线上销售更加安全的错误思想。其次,可出台相关人才引进政策,为愿意留在家乡建设的专业技术人才提供各种支持,以此逐渐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最后,村干部和企业相关部门人员要积极拜访农户做好思想工作,转变农民不愿改变个体经营方式的思想,选择适宜的经营模式才能使收益最大化。

4 潜江市小龙虾产业发展前景

4.1 农田生态化

虾稻共作模式在潜江市已实施十几年,农民的经验越来越丰富,技术在不断创新。在产量得到保证的基础上,政府、企业都在致力于研发保护农田和生态环境的技术。小龙虾主要饲料为浮游植物、浮游微生物,水稻收割后秸秆在田间自然腐化,形成小龙虾天然饲料。同时,很多企业研发了对农田无害的生产技术,不仅提高了虾稻产量,使食材干净、健康,而且水质达到了当地排放标准,做到了绿色环保。因此,虾稻田发展趋势一定是越来越生态化,在保证食材卫生、健康的同时实现水绿山青。

4.2 农业现代化

如今,潜江市虾稻田规模壮大,产业链从养殖到加工再到销售已十分成熟。加之无人机等现代化农具的使用,为农业发展带来了诸多便利,潜江市虾稻产业隐隐呈现出大规模新型农场的发展态势。据了解,20.00~26.67 hm2农田仅需十余人就能打理得井井有条。因此,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简单劳动力即能完成的农田种植需要的人手会越来越少,农业将朝着现代化方向不断发展。

4.3 农民专业化

据了解,以2.00 hm2农田为一个单位进行虾稻共作,效益最高。拥有2.00 hm2及以上农田的农户即便不外出务工,也能保证一家人的基本生活。潜江市外出务工的农民逐年减少,也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和高学历人才愿意回到家乡。同时,政府、企业每年会提供虾稻共作方面的培训,使得农民的思想、种植方式、经营模式等有了很大的改变,大批新型职业农民不断涌现[7]。由此可以看出,潜江市农民的专业化程度将会越来越高。

4.4 商务信息化

2014年,潜江市承接了电子商务进农村的工程,电子商务几乎从零开始发展。如今,潜江市每个村都有一个电商服务中心。以往,村里老一辈农民不会使用PC 端,而如今其能利用互联网卖虾。不仅零售如此,随着潜江市小龙虾知名度的打开,各个企业做大批量的售卖,也逐渐将重心从线下向线上转移。线上交易方便快捷,而且在国家法律法规的保证下,比线下交易更加安全可靠。因此,未来潜江市小龙虾交易会向网络化方向发展,商务信息化是潜江市小龙虾产业的必然发展趋势。

猜你喜欢
潜江市小龙虾农田
湖北省潜江市小龙虾营销策略研究
达尔顿老伯的农田
达尔顿老伯的农田
光明使者
山西省2020年建成高标准农田16.89万公顷(253.34万亩)
小龙虾
小龙虾
潜江市健身俱乐部发展态势分析
黑板像农田
小龙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