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亚亚
摘 要: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汉语拼音教学,不断丰富课堂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语言思维,在教学中逐渐消除学生的方言障碍,为学生未来的阅读和写作打下基础,同时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拼音教学;分析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拼音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内容,也是学生学习汉字迈出的第一步。但是就拼音學习来讲,本身比较枯燥,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基于此,就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正确、高效率地学习汉语拼音展开探讨。
一、汉语拼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1.帮助学生认识文字和学习普通话
汉字是音、形、义三者的结合,所以想要认识汉字,首先就要将字音读准。除此之外,还要了解汉字的含义,认清汉字的构成,这其中拼音是最基础、最重要的内容。刚刚入学的小学生,认识的汉字并不是很多,但是在长期的生活中已经慢慢积累了许多口头语和常用词汇,在家庭和其他渠道中已经拥有了一定的汉语储备,虽然这些口头语可以完成日常交流,但是学生并没有形成整体性的语言结构基础[1-2]。
2.为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天性好奇,对语文内容的阅读欲望还是很强烈的,但是因为识字量较少,对纯文字性的阅读文物很难全部理解。学习拼音后,学生不仅可以正确阅读拼音,对于一些不带拼音的汉字也可以通过查字典等方式找到正确的读音,积累自己的识字数量,从而更加流畅地阅读自己感兴趣的语文读物,例如儿歌、寓言、童话等,进一步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积累学生的课外知识和见识,全方面促进学生智力和品格的发展。
二、小学语文课堂中进行汉语拼音教学的具体措施
1.打造故事情境,优化拼音教学
低年级学生天性活泼,喜欢游戏性内容,所以教师可以从这个方面入手,着力创设游戏化情境,营造教学气氛,并且将所要教学的课本内容融入教学情境,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完成教学。
例如,在进行读拼音教学时,教师可以从课本内容中寻找素材,以此为基础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教师可以分配给每个不一样的字母让他们贴在身上,并且在音乐伴奏下进行舞蹈。每一个环节指定不同的汉字,鼓励学生大胆思考,去尝试寻找组成该汉字的正确拼音,并且和对应的学生组成一对,通过这种方式,教师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暗自掌握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帮助学生掌握巩固曾经学过的汉字,不断扩大学生的汉字积累。
2.借助儿歌等形式开展趣味教学
低年级的学生更加喜欢儿歌哼唱的学习形式,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依照拼音创编儿歌,展开拼音教学。在进行儿歌拼音教学中,教师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儿歌创作中,其内容要尽量做到简单和直白,不能超过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理解范围,否则过于晦涩和复杂的儿歌不仅无法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反而对学生的学习拼音热情起到反作用。其次,儿歌要尽量简洁、短小,由于学生年龄较小,知识基础较差,很难记忆过长的儿歌内容,所以儿歌要尽量做到短小,有着较强的节奏感,从而方便学生记忆。
例如,教师在教授j、q、x与ü进行相拼的内容时,由于ü和u比较相近,学生难以分辨,就会导致学生出现拼读错误,基于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创作相应内容的儿歌,引导学生对ü和u进行正确区分,“小ü小ü懂礼貌,遇见j、q、x就摘帽,小u小u,很淘气,看见j,q,x就逃跑。” 通过“摘帽”“逃跑”两个动词巧妙地将ü和u的形象的进行拟人化处理,可以把ü上的两个点当作一个小帽子,虽然儿歌内容通俗易懂,但是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也要对儿歌的内容进行讲解,以此来帮助学生理解儿歌。另外,教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在学生进行儿歌教学的同时播放相关的动画内容,将儿歌的动态性进行直观展示,从而增强学生的印象,通过动态儿歌和画面展示,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对相近拼音的辨别,提高学生的兴趣。
综上所述,拼音教学对于低年级学生的语文学习有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多下功夫,丰富自己的教学手段,通过创设游戏化教学情境、游戏化环节、趣味活动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其中尤其要注重学生好奇心的培养和自信心的养成,注重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未来的高年级语文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蒲田海.游戏教学法在小学拼音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散文百家,2021(8):137-138.
[2]史曹敏.如何有效提升山区小学拼音教学实效性[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14):6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