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江三 王国忠 屈冉 贾永杰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道路桥梁工程得到了快速崛起,使得社会上对于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的人才需求量不断加大,为了满足社会对于专业型人才的需求,需要建立在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上,针对相关专业的实践教学进行有效改革。对此,需要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进行分析。
关键词:创新能力 道路桥梁 渡河工程专业 实践教学 改革分析
中图分类号:AA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21)02(b)-0183-03
Cultivation of Innovative Ability in Practical Teaching of Road and Bridge and River Crossing Engineering
HU Jiangsan WANG Guozhong* QU Ran JIA Yongjie
(College of Energy and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 Inner Mongoli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Hohhot,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010018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road and bridge engineering of the rapid rise, make the society for roads and Bridges to cross a river engineering professional talent demand is increasing, in order to meet the social demand for professional talents, need to establish on the basis of the innovation ability training, in view of the relevant professional practice teaching reform effectively.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analyze the practical teaching reform of road and bridge and river crossing engineering specialty based on the cultivation of innovative ability.
Key Words: Innovation ability; Roads and bridges; River crossing engineering; Practice teaching; Reform analysis
道路橋梁与渡河工程专业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当中,属于极为重要的一部分,为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进步培养出了大量的技术型人才。但是,当前阶段的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的学生在实践能力方面存在不足,院校在这一方面的培养相对还是较为薄弱的。结合当前国内院校的建筑专业建设现状来看,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教学在创新实践能力方面的研究存在不足,现有的教学体系存在单一性问题,这就需要针对这些问题展开研究,提出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
1 高等院校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对于实践教学的具体要求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由多种指标组合而成的,其中主要包括7个大指标、37个小指标,是该领域中的通用型认证标准,在这个标准之中的两个小指标与实践教学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其指标所具备的内涵主要指的是“目标导向”,即为工程实践中的各个方面都能够使工程教育培养目标的相关要求获得满足,比如学分、深度以及广度等方面的要求,并且实践的相关内容需要能够切实帮助学生在动手、创新等能力方面的提高。而在对毕业设计进行相应的选题,是对“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进行体现的一项重要载体,主要强调的是工程问题所具备的复杂程度以及在社会环境中的适用性,针对学生在协作精神、工程意识、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进行培养。在认证中的毕业要求共有12个小指标,需要着重对知识、能力、技能、态度、持续学习这五个方面全面进行考虑,这主要体现了对理论知识的充分运用,对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体现。
2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中主要存在的问题
2.1 各个专业课在实验教学实践中关联性比较差
当前阶段的高等院校中大多关于实验教学方面的内容都存在单一化的问题,在知识面上涉及到的范围也比较窄,尤其是在综合性实验与设计性实验等方面涉及的比较少,而在道路工程专业方面已经逐步做出了多项实验,比如沥青三大指标、力学性质、水泥安定性、强度、凝结时间、沥青混合料马歇尔等试验课程。上述这些实验基本上都属于验证性类型的试验,所以相关实验项目具有较强的理论性,但是实验教学在具体实践中工程背景体现得较为不足,促使学生在参与实验教学的时候,感觉与工程实践之间的距离比较远,学生在实际学习中难以提起兴趣。与此同时,当前阶段的大学生获得与社会实践进行接触的机会是比较少的,他们关于道路方面的了解基本上都是来源于生活环境中,而在工程背景、观念方面则较为缺乏,这就使得学生在工程实际中难以有效地将理论知识结合其中。
2.2 建立起的产学研实习基地在稳定性上存在不足
高校往往在开展集中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基本上体现得较为流于形式,大多院校在开设道路工程专业实习课程的时候,主要涵盖了专业认识、路基路面课程、道路勘测设计等实习课程。这些课程在具体开展实习的过程中,不仅需要结合道路勘测设计实习的需求,建立起稳定性的实习基地,还需要结合其他实习课程的需求,针对实习地点随机进行确定。这就给整个道路工程专业的教师与学生带来了很大的困难,难以保证实习的效果。
2.3 课程、毕业等设计与实际相脱离
国内大多高校在开展课程、毕业等方面的设计时,往往为了办证实践教学环节满足验证性、模仿性等需求,而与工程实际之间相脱离,这将会很难调动起学生对其参与的积极性。通过近些年的调研及教学实践成果来看,关于道路工程专业在课程及毕业等实践教学环节方面的设计,主要涉及到的题目通常在验证性、模仿性等方面体现得较为明显,而与工程实际之间的联系责任比较欠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有可能不换题目,使得学生的积极性难以被有效地调动起来,而对于创新能力方面的培养更为欠缺。
3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分析
3.1 结合当代社会发展实际建立起合适的新型教学实践体系
对于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的实践而言,教学方法与体系所具备的合理性,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会直接影响其培养的质量,所以必须要与社会发展的具体需求相结合,合理地针对现行的教学体系开展相应的改进方式,才能保证培养出的人才与社会需求相符合。⑴广泛地开展调研工作:在构建教学实践体系的时候,需要与用人单位之间构建起紧密的联系,并做到实时沟通,建立在原教学基础上,对于近期、未来的市场实际需要进行全面考虑,动态地针对教学体系实现有效性调整,并通过不断努力的学习对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进行培养,从而使得学生能够提升自身的未来就业竞争力。⑵加强教学方法的丰富性:在教学方法方面需要充分地对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利用,通过PPT课件的模式,将大量的工程实例、施工照片、动画、视频等内容播放给学生观看,这样能够在极大程度上激发起学生对该专业学习的热情。
3.2 加强理论与实际之间有效结合的重视
要想使学生能够有效地提升自身的自主学习意识及创新意识,就必须要注重理论与实际之间结合的有效性,如采用开展如图1形式的全真工程模拟实习等方式。
⑴将理论知识结合于工程实例之中:在具体开展教学实践的过程中,专业教师在课堂上开展专业实践知识的时候,必须要与工程实例相结合来对相关知识进行讲解,与此同时,为了能够让学生对更高层次的实践教学水平进行感受,学校应鼓励专业教师积极前往相关企业单位对自身的实践能力进行提升,促使教师自身的业务素质能够获得提升,这样才能够更多地将自身的所见所学带到课堂教学之中。⑵将课堂理论教学结合于实地参观教学之中:学校应该积极地组织学生前往现场进行参观见习活动,并在参观见习师资力量的投入及监管等力度上需要不断加强,并适当地对现场参观见习带队的教师数量进行增加,这样学生在对现场进行观察的时候,教师也能够更加详细地进行讲解,建立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紧密地将理论知识与现场实践之间进行紧密结合,能够在极大程度上调动起学生对其学习的兴趣。
3.3 针对现行实践教学体系不断实施优化
在现行的教学体系中,依然存在着很大的不足,依然需要不断加大优化力度。⑴在实验课课时上适当加设:基于传统模式下的教学观念,通常会为了使理论课程进度方面的需要得到满足,在极大程度上对实验课的学时进行了压缩,这就使得那些实践型的课程教学要求难以获得满足,课时一旦被压缩,那么实验教师在授课内容上自然也會遭受到压缩,使得学生在参与度上较低,同时在动手操作方面的机会相对也较少。因此,应该针对那些实践性较高的课程有侧重点地加设相应的实验课课时。⑵在专业课程中开设相应的应用软件教学课程:在当前阶段出现了众多的应用性教学软件,比如Midas、桥梁博士以及ANSYS有限元等计算软件,这些都属于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之中较为常用的软件,当前阶段各大院校的该专业中只有大四做毕业设计阶段的学生才会开始有所接触,并且在实际学习中也仅仅凭借毕设教师的指导下来具体实施学习,在加上各种因素的影响,使得毕业设计教学环节体现出的流于形式越来越显著,促使毕业设计质量逐渐降低,而通过软件应用能力及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学生毕业实践提前做好了相关准备,所以有必要将软件学习课程纳入到专业教学环节之中。⑶在课程设计环节应加强管理力度:通常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课程在具体设计的时候,大多会集中于大三下学期学习阶段,有些理论性的课程内容,基本上在大一、大二学习阶段就已经完成了学习任务,这就使得理论学习与实际应用之间出现严重间断的现象,且处于大三学习时期,学生则更加注重于找工作、考研等方面,进而使得学生实践能力难以有效得到提升。所以应该适当地对课程设计时间方面进行调整,尽量紧密地与理论讲授的具体时间进行结合,从而实现教学质量与效果的提高。
4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时代的发展,道路桥梁工程的发展逐渐加快,这就需要针对道路工程专业课程予以综合考虑,不断加深教学实践体系创新、多元化研究,促使基础实践获得全面加强,以保证建立起的专业课程实践教学体系与道路工程发展的实际需要相适应,持续不断地推进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的建设与发展进程,全面有效地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的生产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 贾亮.面向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4):28.
[2] 于玲,刘杰,包龙生.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创新实践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8(41):129.
[3] 黄春水.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道路建筑材料》课程为例[J].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45-46.
[4] 张彩利,李宁宇,马士宾.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道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J].大学教育,2016(2):110-112.
[5] 金辉,郭范波,邵国涛.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研究与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5(7):173-176,179.
[6] 冀伟,蔺鹏臻,刘世忠.基于BIM技术的"情景教学-仿真模拟-工程应用"的桥梁施工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高等建筑教育,2019(2):127-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