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隆祥
艺术源于生活,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在艺术创作的道路上,探索、找寻、实践,以期碰撞产生出新的绘画形式和挖掘出不同的审美内涵。在生活中实验开发,用印泥作画。印泥作画旨在释放印泥的本身特性以及绘画中的种种要素与能量,使印泥不再作为物象的依附品,而是最大限度的发挥它独特的表现面貌及自身特点。以希图塑造具体而真实可见的形象,并使这些形象,语素不断和谐所形成一定的绘画语言,其解构成为一种独立的审美意识,继而上升为一种绘画目的。而后利用并发挥印泥的特点与性能,以及结合诸如绘画中点线,明暗,透视,色彩等具体技法融合表现为最终目的。其实,任何一件作品都有自身的形式感,许多作品本身完美地诠释了形式美,它们以美的形式引导人们进一步挖掘和品位生活。
印泥是钤盖印章的材料,一般情况下,印泥分为书画印泥和办公印泥,我们也可以称之为精品印泥与普通印泥。创作作品所使用的印泥与用于公文的印油是不同的,书画印泥主要是以艾叶纤维、朱砂和蓖麻油为基本原料,经过精细的加工制成。好的印泥钤印出来的印文,色泽鲜明沉着,具有立体感,不会渗油,文字醒目清晰。用于书画印泥的应该称为精品。用书画印泥所钤盖出来的印文清晰、不褪色、不渗色;更优者篆文不仅清晰,而且有神,可如实反映作者的刀功艺术。同时,书画印泥实体表面细腻,拌和时能成团且有弹拉力。上章、上纸容易,而且均匀。
印泥是我国特有的文房之宝,根据史书上记载,印泥的发展已有二千年的历史,无论是文件签署,还是历史文物以及金石书画之钤记,都需要使用印泥,可以说,印泥是可以作为文化符号的一种存在。早在春秋秦汉时期就已使用印沁泥,那时的印泥是用黏土制的,临用时用水浸湿,当时称封泥。到了隋唐以后,社会的进步有人研制出纸张,人们又改用水调和朱砂于印面,印在纸上,这就是印泥的雏形,到了元代,人们开始用油调和朱砂,之后便渐渐发展成我们现代的印泥了。
印泥在绘画上的使用表现,实践印泥在绘画中进行绘图创作,有利于促进印泥多元化的传承发展,将艺术与印泥结合能够更好地宣传传统艺术文化,艺术作品是人们去发现生活的重要部分,艺术融入传统文化,为文化的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也为艺术融合的发展提供舞台。
立足于印泥的创新性,释放印泥的本身特性,使印泥不再作为物象的依附品,而是最大限度的发挥表现印泥的特点,使之塑造表现具体的形象,完美和谐形成具有独立审美的语言,显现出印泥独特的品质与魅力。
发挥印泥的特性,让印泥在画面中产生强烈的视觉艺术效果,创作时通过巧妙构图,使用印泥在画面上丰满密集和萧疏简淡等不同风格来衬托表现主题风格。结合印泥本色对绘画色彩氛围的营造,使作品显示出印泥味,巧妙利用拓印手法,对印面作处理,对画面主体进行结合性创作,获得印泥在绘画创作中特有的艺术效果。
用印泥作画将使印泥作为一种独立的语言存在,在绘画艺术中绽放出别具一格的魅力光彩。印泥作画主要使用书画印泥,对印泥的选择主要看其是否会褪色,渗不渗油。对油脂的选择主要是对其干性度、粘性度和渗透性的考量。对纤维的选择是弹拉力的强度和吸取色浆能力的大小。所以,好的印泥应该是容易上章,容易上纸,不渗色,不褪色的。
一般印泥除了红色外,还有各种特殊的印泥,如绿色,黑色,褐色,蓝色,白色,仿古色等,色彩是最富有表情的形式因素,画面的色调对内容的传达起到重要作用。选用不同颜色的印泥作为创作的媒介,对人们产生不同体验的视觉冲击。选择印泥除了色泽外,还要注重质量的产地,上海、杭州、漳州、苏州都产有质量很好的印泥。上海和杭州产的西泠印泥及福建产的樟州印泥是中国印泥的两大主要门类。中国的印学历史自宋以降日益丰腴完善,特别是元明以来勃兴的文人治印,明代的印学理论的繁荣不仅仅表现在印论本体的丰富多彩,还表现在印人对于印泥的论述,除却散见于各印论提及印泥的之言片语,最具代表的就是甘旸《印章集说》末尾部分的《制印色方》等诸篇,显示了明代文人对印泥品质的追求。
印泥作画创作时可以是直接型绘画形式,通过直接借用任意物体将印泥“画”出平面作品,有机地将印泥直接印在可用于书画的载体上,组成自己的画面,形成韵律、节奏、和谐以及个性鲜明的构成。利用印泥的本色,显出印泥味。
印面蘸泥以遍满且均匀为最佳。根据印面结构的紧、疏、软、硬不同,紧硬印面蘸泥时宜略重,多蘸几次,落纸时要轻、慢,防止硬压。另外,书画纸类,略带毛性,较粗,甚至较厚,吸印泥量较少,所以要油多一些的印泥。上印泥略厚些,盖印时宜轻、慢,时间长一点。书纸类,略为细洁、光滑,纸质较薄,吸印泥量较少,所以要用干一些的印泥。上印泥不宜太厚,盖印面时宜轻、慢,时间不宜长,见色透底即起印。持印面要正、直,不宜摇晃,移动印面。下印印面时,用力要尽量均匀,如纸的密度过紧,油的渗透力差,则用力不宜太大,时间适当延长,待印泥色缓缓渗透纸面。
用印泥创作时纸下应垫平整的薄卡纸一张,或硬性的橡胶块一片,垫物之厚薄、软硬度要根据印面的平整程度。如果印面呈球面或者弧形或不规则形,垫物宜略厚略软些。反之,如印面平整,则可直接放在玻璃台上盖印。总之,必须努力使印面清晰的表现在纸上,创作时纸下的垫物也对画面效果产生直接影响。
创作时应详细知晓工具材料特点,不同的制画工具对印泥作画会产生截然不同的画面效果,印泥作画的风格、画面、艺术效果受载体的影响。在近年来,绘画实践中有很多新的材料不断被开发使用。这也是不断发展绘画的必备条件。因此在继承传统绘画技术的同时,不断地将适用绘画创作的新技术、材料纳入绘画中,是每个绘画人要做的事情。印泥作画可选择宣纸、布、涤棉、纸等可用于书画的不同载体,借用任意物体将印泥印于载体之上,使其有不同的个性表现、风格画面、艺术效果,以适合不同的装饰环境。
创作选择载体的时候,载体质地是最重要的,质地不佳的载体既容易损印面,又不易保存;另外,要依据设计创作进行选载体,设计何种画面来甄选载体是印泥作画离不开制作工具,选择合适的制作工具能够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印泥画。但是,面对纷繁复杂的多种制作工具(任意物体:各类石头、木块、盖子、纸团,铁器等),如何选择工具并相互结合,以发挥各自的表现力,是在创作前必须实践解决的问题。总之,用印泥创作要求熟悉载体,了解印泥,掌握印面,才能在创作时得心应手。
作品以表现主义形式为主要特征,离开自然写实的呈现,变成一种心灵的表现,也借此表现画者内心的主观世界。在构图的经营上和色彩的表现上,通过多维空间的展现直接表现出主观的激情和力量,在物像形象造型语言上,运用点、线、面、色彩根据情感主观提炼和夸张现实客观形象,强调造型的冲击力与生动有力量的塑造。
用印泥作画,或随意不拘,或工整,或重复交织叠压都可以表现出印泥的特殊效果来,使印泥画的语言更加丰富多彩,印泥画可以产生像碑拓、岩画的感觉,给人以全新的视觉审美情趣。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改革与创新,使民族的宝贵财富在新时代新领域潮流中蓬勃发展。印泥在绘画上的表现手段和它呈现特有的审美意蕴,是中国符号宝贵的财富,也对丰富中国绘画、印泥艺术化无疑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其最终的成果可作为中国绘画、印泥艺术化创作实践提供交流(如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