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荣
人是一个能动的主体,在不断地与客观世界的相互作用过程中,主体积累了一定的知识经验和能力,并在头脑中以观念的方式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认知结构。认知结构同时也是一个能动的系统,它是发展变化的,有着自我调节、自我完善的能力。它可以不断地理解新事物,接纳新事物,解决新问题,适应新环境。
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任何外部影响都是通过“同化”和“顺应”这两种机能而被接收到主体认知结构中来的。从对内化过程,特别是复杂内化过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外部刺激内化的关键是刺激的发出者要揭示主体认知结构内部观念之间的矛盾。并使其中与外部刺激一致的矛盾一方发展成为优势等级观念。这一原理的实质,正如费汀格所说,改变人们观念的方法只是现象,实质是共化了人们已有的认同点。
道德与法治学科的追求是通过学科学习将学科育人价值内化为学生自身素质和自觉行为,逐步形成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而内化是将看、听、想等思维观点经过内证实践,所领悟出的具有客观价值的认知体系。学生对学科育人价值的认同与内化是知、情、意、行等诸种心理成分彼此联系、互相促进的过程。学生内化是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相一致,自己所认同的新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结合在一起,构成一个统一的态度体系,这种态度是持久的,并成为自己人格的一部分。没有有效的认同和内化,学生就不可能获得应有的道德认知和法治意识,学生的道德认知和法治意识的构建也就失去了基本的准则和支撑。
依据学生认知基础和内化规律,顺应学生已有集体观念创设适合学生内化规律的“台阶”,让学生在体验中自然感知已有的集体观念和课堂活动中暴露的矛盾和不足,如我在“憧憬美好集体”一课的设计中,以完成“校园公益画”作为本课的主线,整个活动分为三个步骤,步骤一:提前分组,布置活动任务,明确分工合作。步骤二:两组完成较好的组分享成功经验,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并概括愿景的内涵、特征。步骤三:其他六个组反思失败经验,教师播放视频,引导学生理解集体中每个角色要承担的责任及发挥的作用,进而深入理解集体合作力。教师在学生活动中,注意观察学生在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的成就感,分阶段、分层次进行总结、概括、引导、提升。在小组合作制作校园公益画的过程中,有的小组体验到了集体活动的成功感,此时适时让学生总结愿景的内涵。集体愿景属于精神层面,很难量化。加之学生在认同集体愿景的前提下,才会热爱集体,有集体归属感,而这种认同和归属感是需要情感共鸣以及实践参与获得。学生有了前期的真实成功体验,此时就有话说,教师就只需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同化其已有体验,将学生的感性认知提升到理性认知的层次。他们也会把这种成功的体验纳入自己的生活经验中,并产生更高层次的要求:“我们如何做得更出色。”而有的小组体会到了挫折感,在体验活动第三个步骤,由失败的六个组总结失败的经验,这个环节中,学生感知到了本组在“集体活动”中的不足,有了“无力感”和“困惑”,这些是学生真实感受到的,在这些体验的基础上,适时提出“怎样提高集体合作力”。学生就被“点燃”了,他们急于分享失败的经验,当然更渴望自己组的问题被理解、被解决,可是限于学生的年龄和经验限制,他们往往局限在表面现象上,说不深,说不全,而此时就需要教师创设“矛盾的台阶”(视频短片内容:群狼的两个狩猎过程,其中有狼王的领导,各个狼的分工、协作、分享猎物、惩戒、分享等)这个短片中的内容很丰富,适合激发学生思维的碰撞,适合不同思维层次的学生思考,学生在观看以后,通过短暂思考,和自己的已有体验结合,就很自然地有了一个更有深度的认识。教师精心设计的那个“优势观念”:第一,美好的集体是我们共同学习、共同生活的精神家园,引领我们成长。第二,在美好的集体中,每个人都能在其中获得丰富的精神养料,拥有充实的精神生活,感受集体的关爱和吸引,凝聚拼搏向上的力量,坚定自己的生活信念。第三,美好集体是民主的、公正的。这些观点在学生“渴求”的状态下跳出来,引导学生已有观念向前向纵深发展,对学生未来的集体生活也给了一个指引,帮助学生解决他们在集体活动中的问题,善于合作是优秀集体的必备特征,如何在集体中与他人合作呢?教师引导获得“成就”的学生通过体验探究得出集体生活合作策略:分工协作,优势互补,相互帮助,共同进步,充分发挥各自的能力。而活动中“失败”者则发现得更多,如发挥自己最大的作用,但要避免个人英雄主义,每个人都努力实现自己的价值,不消极依赖或袖手旁观等。教师适时提升:在一个集体中,时时刻刻都离不开成员的团结合作,有了它,集体才会有力量,有凝聚力,才会无往不前,个人也可以在集体的发展中得到历练,得到提升,当然,为了让集体充满活力,我们也鼓励集体成员相互激励和竞争。
在生活中,我们应该正确对待竞争与合作的关系,既要保持敢为人先、不甘落后的进取精神,又要树立协作、互助的合作观念;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最终实现共同发展,共同提高。当然,个人在集体中的作用也不容小觑,发挥个人在集体生活中的作用,提升学生对合作精神的深入认识,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也是这节课的主旨。这节课正是通过尊重学生认知内化规律设计有层次感的体验活动,突破在道德法治课教学中灌输为主的教育手段,而采用巧妙的活动设计,学生参与其中,体验其中,提升了认识,解决了最需要关注的价值观的内化和学生实际能力的提升两大难题。
流程介绍:
此流程适合能开展活动体验课的课型,开展以下课型,有以下建议:
第一个建议:寓情于理。对于道德与法治这样理论性较强的课程,作为一线教师,始终要明确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入始终是我们这门课首要的任务。面对这样一个无形的任务,课程的活动设计中一定要考虑情感的渗入,有情感参与的活动才能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和求知欲,否则学生便无法真正投入、参与思考、认同、改变。
第二个建议:尊重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学生的学习本就是一个自我内化的过程,有其自身的规律。每个年龄段的学生都有着自己的认知基础,教师在设计活动时需要把握大部分学生的认知基础,但也要兼顾不同认知层次学生的需求,这样设计出的活动就有了生命力和层次感。在课程的设计中,尊重学生认知的规律,抓住教学的契机,而并非生拉硬拽给学生搭建“矛盾的台阶”、认识的阶梯,提供认识提升的空间,学生才能有兴趣投入、探索、反思。
第三個建议:活动设计要结构化。也就是所设计的活动要有明确的目的性,活动设计要有阶梯性、层次性,努力让不同思维水平的学生都有提升。每一阶段教师要准确地把握要达到的目标,并始终围绕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所要达到的内化目标之间考虑到可能发生的情况,把握好“认识矛盾的激化点”,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点拨学生深入思考,引导学生通过阶段性活动体验,找到提升内化的点,引领学生有效认同,深化已有认知。
第四个建议:活动设计要留有空间。以往的活动课中暴露的最大问题就是教师为了课程的完整性,设计 “萝卜坑”式的活动,也就是活动的结果是老师预设好的,学生沿着教师已设置好的思路,一路畅通无阻,活动过于圆满。在这个过程中没有“矛盾的台阶”,学生就没有深入思考,当然也就没有内化,这样的活动只是一场走秀,不能引起学生有效认同,因此,教师在设计活动时一定要抓住活动与学生已有认知的矛盾点,给学生留下探索的空间,让学生在体验探索的过程中获得有效认同,这种认同不同于简单粗暴的说教,是学生经过认证的“认同”,它将纳入学生已有的认知体系中,形成一种更深入、更持久的认识,将影响学生的终身发展。
参考文献:
皮亚杰.智慧心理学[M].洪宝玲,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