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占芳
【关键词】甘精胰岛素;阿卡波糖;糖尿病
临床上对于糖尿病的治疗主要是尽快控制血糖水平,消除高血糖对胰岛细胞以及靶细胞的损伤,延缓或者避免患者的并发症,恢复以及保护患者的胰岛素分泌功能;但是在治疗时容易出现低血糖,对机体的损伤可能会明显超过高血糖的影响,因而,安全有效地控制血糖水平已经成为治疗的关键[1]。本研究主要分析了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糖尿病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3月我院收治的8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男21例,女19例,年龄30岁~82岁,平均年龄(59.14±3.78)岁,病程0.9年~7.2年,平均病程(3.54±0.62)年。对照组40例,男22例,女18例,年龄30岁~82岁,平均年齡(58.73±4.26)岁,病程0.9年~7.2年,平均病程(3.49±0.57)年。两组的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口服阿卡波糖,每次50mg,每天3次。观察组:联用甘精胰岛素注射液,皮下注射的剂量为0.2U·kg-1·d-1。两组均连续治疗7天。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空腹C肽、餐后2小时血糖、餐后C肽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χ±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治疗后,两组的空腹血糖、空腹C肽、餐后2小时血糖、餐后C肽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的空腹血糖、空腹C肽、餐后2小时血糖、餐后C肽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讨论
目前临床上治疗胰岛素的策略强调更加符合机体内胰岛素的生理分泌模式以及更加精细,强调尽早启用胰岛素,以尽快保护以及逆转胰岛β细胞的功能[2]。阿卡波糖的作用部位主要是在小肠上段,能可逆性地对患者肠系膜刷状缘的α-糖苷酶进行抑制,使α-糖苷酶分解多糖成葡萄糖的过程明显延缓,进而可以明显降低葡萄糖的吸收速度,使餐后血糖明显降低,特别适合我国以碳水化合物作为主食的糖尿病患者[3]。阿卡波糖还可以通过增加胆囊收缩素和胰高血糖素样多肽-1的释放水平,产生抑制食欲的效果,可以降低餐后血糖水平。早期2型糖尿病通过采取胰岛素替代治疗的方法,能使胰岛β细胞获得休息而且恢复其功能,进而有效的控制血糖水平[4]。甘精胰岛素主要是采取现代的基因重组技术合成,具有长效性强的优点,适用于单纯口服降糖药物不能获得较好疗效的糖尿病患者。通过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的方式进入病人机体中可以长时间的发挥降糖效果。而且,甘精胰岛素对机体内消化系统的刺激性程度较轻,在使用过程中没有峰值,可以保证血糖不会出现较大的波动[5]。本研究发现,观察组的空腹血糖、空腹C肽、餐后2小时血糖、餐后C肽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表明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能产生更加显著的降糖效果。
综上所述,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糖尿病的效果较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