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在社区慢性病管理中应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效果

2021-07-26 02:34韩莹
婚育与健康 2021年6期
关键词:护理效果

韩莹

【关键词】社区慢性病管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护理效果

近年来,慢性疾病的临床发生率不断升高,例如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发病人群主要以中老年人为主,对于患者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均造成了严重损害。社区服务中心为重要的基层医疗服务中心,护理服务质量对于慢性病的管理具有重要意义[1]。本文选择社区管理的80例患者进行对照分析,平均分组后采取不同护理措施,重点探讨了社区慢性病管理中实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应用效果,具体分析情况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为我社区接受管理的慢性病患者,共有80例,研究时段为2018年7月至2020年7月,应用数字双盲法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分别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组例数相等,均为80例。对照组40例患者中,男22例,女18,年龄是46岁~81岁,平均年龄(63.53±3.65)岁。试验组40例患者中,男21例,女19例,年龄47岁~80岁,平均年龄(63.57±3.57)岁。采取专业数据处理软件对于组间年龄、性别等基线资料分析后并未发現差异(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患者采取基础护理,主要是指导患者合理采取药物控制疾病,根据病情指导合理饮食和运动,促进病情稳定,减轻疾病损害。

1.2.2试验组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主要内容是:(1)对于进行健康宣教,讲述家庭医生服务项目、意义等,依据患者主管医院签署《家庭医生服务协议书》,严格建立档案,真实填写患者信息、微信、电话、疾病类型、病情控制情况、用药情况等[2]。对于患者家庭风险和健康状况进行评估,评估内容涉及饮食、血脂、血压、血糖、健康状态、饮酒史、吸烟史等,制定针对性的干预计划;(2)以家庭为单位实施干预计划,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讲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意义、目的等,向患者讲解慢性疾病对于机体健康的损害,告知科学运动、饮食、服药对于疾病的影响,促进治疗依从性提升。以目前生活状况为基础制定健康手册,内容涉及疾病发生机制、诱发因素、并发症、危害、治疗措施、饮食、运动等情况,将手册发放于家庭中;(3)可建立家庭微信群,每日进行1次健康指导,同时检查患者对于饮食、用药等方面的执行情况,积极、耐心回答患者疑问,叮嘱家属做好监督工作[3]。

1.3观察指标

①护理满意度:通过社区自行设计的满意度问卷表调查患者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情况,主要判定内容是非常满意(≥90分)、一般满意(51分~89分)、不满意(≤50分)。②生活质量:应用生活质量简表(SF-36)分析患者生活质量,主要内容是情感职能(RE)、生理功能(PF)、生理职能(RP)、精神健康(MH),满分均是100分,分值和生活质量呈正相关。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4.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χ±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护理满意度评价

试验组与对照组间的护理满意度存在较为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数据,见表1分析。

2.2生活质量分析

经分析发现,试验组与对照组间的情感职能、生理功能、生理职能、精神健康评分均有明显差异(P<0.05),具体数据,见表2。

3讨论

慢性疾病具有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的特点,且患者需要长期,甚至是终身服药治疗,由于患者缺乏对于疾病和治疗的正确认识,用药依从性不高,且存在不良生活与饮食习惯,并不利于病情的控制。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属于临床进行的干预模式,指的是社区卫生服务义务机构执业,以居民自愿为基础,指导居民签订家庭医生服务的一种模式。该种模式可为患者提供更为个性化、专业性、系统性的医疗服务,可促进患者治疗依从性与满意度提升,有利于疾病的控制,同时还可有效提高生活质量,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医疗服务模式,更具有应用价值[3]。

综上所述,在社区慢性病管理中实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效果较为理想,可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有利于生活质量的改善,值得应用。

猜你喜欢
护理效果
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