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丹 曹耀萍
【关键词】癌症患者;生命意义
近年来,癌症的发病率不断上升,治疗产生的副作用不但会引起患者身体上的诸多不适,也会引发诸多心理上的问题,甚至出现自杀的情况。医护人员不仅仅需要关注疾病的治疗,更要注重患者的心理状态,帮助他们重塑自我,发现生命的意义。由于晚期癌症患者不能根治,治疗方法只能以姑息疗法为主,患者更容易处于绝望状态,因此晚期癌症患者相比起初次确诊的患者来说更需要进行生命意义干预。
1生命意义的概述
1.1生命意义的定义个体从其经历或经验中萃取的生活的目标和重要性被认为是生命的意义[1]。认为追求生命是的意义是人生存最重要的动力,另外生命的意义随着时间、空间的改变会有不同,生命意义干预旨在提高癌症患者的精神及心理健康从而达到提高其生活质量的目的。
1.2生命意义干预的方法
1.2.1意义制造干预(MMi)MMi是一种简单、个性化和人性化的治疗方法,旨在促进癌症患者确诊后寻找生命的意义。围绕回顾癌症诊断的影响和意义;探索与当前癌症经历相关的,过去重大生活事件的成功应对方式;在考虑癌症相关限制的同时,讨论赋予生命意义的生命优先级和目标变化三个主题进行。
1.2.2生命回顾(LR)LR是指在生命的最后阶段,回忆、重新评估和整合生活经历的过程[2]。生命回顾的效果可以通过三种途径实现,即生命的完成、负担的减轻和希望的提升。首先,患者通过回顾他们的生活史、家庭生活、个人成就和社会角色,来实现个人有意义的目标,并自我认同和自我延续,从而增加生活的完整性和安宁感,并提高精神境界。第二,通过回顾抚养孩子和照顾家人的记忆,平衡地看待自己的现状,这可能会减少他们覺得自己对家人来说是负担的感觉,从而缓解心理压力。最后,可以通过回顾生活史来改善患者对家人的感受,并使患者能够展望后代的未来成长,增加他们的希望。提升希望从而减轻患者的精神痛苦在晚期癌症患者中的效果尤其显著[3]。
1.2.3生命意义团体干预法(MCGP)MCGP目的是帮助晚期癌症患者在生命的最后一段时光,维持或增强他们生命意义感、安宁感和目标感。围绕意义的概念和来源、癌症与意义、过去的意义来源、现在和将来的意义来源、生命的局限性和有限性、责任与创造力、体验的意义、告别和对未来的希望,这些与意义和晚期癌症相关的特定主题进行教学、讨论和体验练习[4]。
1.2.4生命意义个体干预法(IMCP)IMCP使用教导、经验分享和心理治疗等方式对晚期癌症患者进行7周的治疗。通过使用意义的来源这一主题,鼓励患者克服晚期癌症。治疗包括七个疗程,每次持续一个小时,各涵盖一个特定的主题[5]。七周的治疗过程中,鼓励病人阅读弗兰克《活出意义来》中的一段话,并布置相应的课后作业。
2生命意义干预措施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国内关于生命意义干预的研究较少。有研究表明应用此干预措施在晚期癌症患者身上发现进行干预治疗后病人的生命意义感明显增强,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显著得到改善[6]。国外对于生命意义干预的研究较早且较多。Chong-WenWang[7]通过对晚期癌症患者生命回顾的文献进行荟萃分析,共纳入八个随机对照试验。荟萃分析结果表明治疗性生命回顾对精神健康、心理痛苦和整体生活质量有积极的影响。
3小结
虽然生命意义干预措施多种多样,但众多研究证明对晚期癌症患者进行生命意义干预有望解决其生存痛苦,改善生活质量,但生命意义干预仍未广泛开展。因此有必要将生命意义干预作为一种姑息治疗方法加以推广,并将其纳入临终关怀实践,以提高晚期癌症患者的精神及心理健康。患者家属、医护人员、社会也应该提高对癌症患者生命意义感的重视,最大程度帮助癌症患者提高生命意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