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晓荣
【关键词】路径式健康宣教;化脓性中耳炎;声导抗鼓室压;腺样体切除术
化脓性中耳炎是指以中耳积液形成特征的化脓性炎性疾病,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中耳浆液、听力下降等[1]。腺样体切除为该病的主要治疗方法,但是在治疗过程中护理配合不佳或者忽视护理最终妨碍患儿的言语康复,使患儿在今后的生活中交流出现言语障碍与听力障碍,影响患儿的生活质量[2]。路径式健康宣教是当前主要的护理方法,其能增强护理人员的参与意识,适应护理目标的发展要求,从而提高护理质量。本文具体探讨了路径式健康宣教在化脓性中耳炎患儿宣教中的应用,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20 年8 月到2021 年8 月选择在本院诊治的60 例化脓性中耳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6 例,女24 例,年龄5 岁~7 岁,平均年龄(6.28±0.25)岁,病程1 个月~2 个月,平均病程(1.24±0.33)个月,发病位置:左侧31 例,右侧30 例。根据随机信封抽签原则把患儿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0 例,两组患儿上述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1.2 手术与护理方法
所有患儿都给予腺样体切除术,均由具有丰富经验及熟练手术技能的同一组手术医师执行。
对照组:在围手术期给予常规护理,主要为日常护理、预防感染、改善鼻咽部通气等。
研究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路径式健康宣教,具体措施如下:(1) 入院第1d:评估患者及家属对健康教育的需求和接受能力;介绍病区环境、设施、主管医生、护士、护士长及陪护探视制度;(2) 入院第2d:介绍用药的名称、作用、使用注意事项及可能出现的不适症状;(3) 术前第1d:了解心理状态并给予心理疏导;(4) 手术当天:术晨要将头发扎成小辫放于健侧,取健侧卧位,做好个人卫生。术后6h 内禁饮食,6h 后漱口可食温凉清淡的半流食;(5) 术后2d~3d:术后术耳用绷带包扎,不可自行松解,以免伤口出血或术耳浮肿;(6) 术后4d~7d:讲解早期活动的重要性;勿碰压患耳,保持患耳清洁。两组护理持续到术后28d。
1.3 观察指标
(1) 疗效标准:痊愈:临床症状消失,鼓室曲线图恢复为A 型,声反射正常引出,鼓膜像恢复正常;有效:临床症状减轻,鼓室曲线图由B型转C 型,鼓膜像改善,声反射可引出且反射阈较前减小但未达到正常;无效:无达到上述标准甚或恶化。( 痊愈+ 有效)/ 组内例数×100.0%= 总有效率。(2) 在护理前后临床听力仪进行鼓室压的测试。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进行χ 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χ ± s)表示,进行t 检验,P <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总有效率对比
护理后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100.0%,高于对照组的83.3%(P <0.05),见表1。
2.2 鼓室压变化对比
两组护理后的鼓室压高于护理前(P <0.05),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 <0.05),见表2。
3 讨论
化脓性中耳炎在耳科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疾病,可反复或持续发作,可严重影响患儿的听力。腺样体切除为该病的主要治疗方法,能顯著促进患儿恢复,但是术中需要仔细操作,保持术野清晰和良好的稳定心态,避免副损伤,注重细节。而在围手术期护理中,路径式健康教育能促进建立完善的护理管理体系,适应护理目标的发展要求,使护理过程更加透明、有效,极大地调动了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动性。本研究显示护理后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100.0%,高于对照组的83.3%(P <0.05)。
声导抗测试在现代听力学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已成为临床听力检测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路径式健康教育是一个动态发展的复杂体系,是医院精细化护理的重点,便于护理人员明确工作中的不足和进行护理质量的持续改善,有利提升护理服务品质。并且其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提高了护理人员主动抓护理质量的意识,提高了护理管理效能[3]。本研究显示两组护理后的鼓室压高于护理前(P <0.05),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 <0.05)。
总之,路径式健康宣教在化脓性中耳炎患儿宣教中的应用能改善患儿声导抗鼓室压,从而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