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广东海洋强省建设的对策探讨*

2021-07-26 07:41黄何王增栩谷卫彬
广东科技 2021年7期
关键词:涉海广东省海洋

文/黄何 王增栩 谷卫彬

0 引言

“十三五”以来,广东省海洋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省政府相继出台了沿海经济带综合发展规划、海洋生态文明建设行动计划、加快发展海洋六大产业行动方案等支持海洋发展政策,海洋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但海洋经济发展也面临海洋科技支撑能力不强、海洋生态环境质量有待提升、海洋综合管理能力不强、海洋对外合作形势恶化等诸多问题。对此,本文提出广东省提高海洋创新能力、加强海洋生态保护、强化涉海机构协调统筹、提升海洋对外合作水平等应对策略。

1 广东省海洋经济基本情况分析

1.1 广东省海洋经济发展水平逐步提升

2019 年,广东省海洋生产总值为21059 亿元,同比增长 9.0%,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 23.6%,连续 25 年居全国首位,广东省已成为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核心区之一(见图1)。

图1 2015—2019年广东海洋生产总值

从省内情况来看,2019年广东全省海洋经济生产总值占全省生产总值的19.6%,海洋经济增长对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22.4%1数据来源:《广东海洋经济发展报告(2020)》(见图2)。全省海洋产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质等级建筑业企业、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企业、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等“四上企业”从业人数59.3万人,占全省“四上企业”总从业人数的2.5%。海洋经济已经成为广东省经济发展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图2 广东海洋生产总值比重

海洋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海洋三次产业比例由2015年的1.6:43.5:55.0调整为2019 年的1.9:36.4:61.72数据来源:《广东海洋经济发展报告(2020)》,第三产业已经成为广东海洋经济发展主体产业。海洋产业结构调整效果显现,海洋油气业、船舶工业、化工业等传统产业稳步发展,深海网箱养殖与远洋渔业正成为海洋渔业经济新的增长点;海洋电子信息、海洋工程装备制造、海洋生物、海洋可再生能源等海洋新兴产业逐步向智能化、高端化、国际化迈进,成为海洋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推进力。

1.2 海洋六大重点产业创新发展

海洋电子信息、海上风电、海洋生物、海工装备、天然气水合物、海洋公共服务等六大产业是当前广东省重点发展的海洋产业。2018年,广东省级层面设立海洋高质量发展专项突破六大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2019年,省自然资源厅等三部门出台《广东省加快发展海洋六大产业行动方案(2019-2021 年)》。通过系列举措,广东省海洋六大重点产业发展较快。

海洋电子信息产业:截至 2019年年底,全省从事海洋电子设备制造与信息服务活动的涉海单位超过 1500 家,创新平台建设进展迅速,技术研发实力持续增强,产品类型不断增多,产业体系逐步完善。海上风电产业:截至2019 年年底,全省海上风电项目共核准 3595 万kW,包括近海浅水区场址 1035 万kW和近海深水区场址 2560 万kW。海洋生物产业:初步形成了以广州、深圳、湛江、珠海等地为重点产业集群,沿海城市全覆盖的发展格局;海洋微生物资源挖掘、海洋微生物药物先导化合物合成生物学、海洋水产深加工等关键技术处于全球第一梯队。海工装备产业:基本形成覆盖产业链设计研发、装备制造、装备配套和应用服务等环节的全产业链发展格局。天然气水合物产业:勘探和实验测试技术快速发展,高新技术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南沙深海科技创新基地、天然气水合物钻采船、南沙龙穴岛深水码头、岩心库等基础设施快速推进。海洋公共服务业:调查监测系统不断完善,建成海洋观测站点 27 个,初步设立自主海上浮标观测网,积极推进岸基、海基、空基、天基“四位一体”的综合性立体观测网建设。

1.3 海洋经济发展政策环境进一步优化

“一带一路”建设、“双区”驱动等国家战略的实施为广东省发展海洋经济营造更加宽松的环境。目前,我国已与138个国家、31个国际组织签署203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各方面工作取得积极进展;2020年年底,我国与韩、日等15个国家签订了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这些国家之间的重大交流合作,为广东省海洋经济对外合作提供了新机遇。《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专章部署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海洋经济。《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明确支持深圳加快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推进广东省在海洋基础设施方面的建设和投资,提高广东省外向型经济的开放程度。广东省通过出台《广东省沿海经济带综合发展规划(2017-2030年)》《关于推进广东省海岸带保护与利用综合示范区建设的指导意见》《广东加快发展海洋六大产业三年行动方案(2019-2021年)》《广东省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专项》等政策文件,推进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等海洋重大创新平台和科研院所建设,增强了广东省海洋产业内生创新驱动力。

2 建设海洋强省存在的问题

2.1 海洋综合管理能力不强

在全面建设海洋强省的重大任务要求下,广东省还缺乏高层次统筹海洋治理的协调议事机构,海洋治理职能相对分散,在制定海洋发展重大战略、优化海洋发展要素资源配置、及时解决涉海重大事项等问题上缺乏统一高效的综合管理体制,不能满足全面建设海洋强省的现实需要。而纵观国内其他省份,在新一轮机构改革中,山东省为加强省委对海洋工作的统筹领导,打造海洋高质量发展战略要地,因地制宜设置涉海管理机构,在省委,组建海洋发展委员会,实现党对海洋发展的全面领导;福建省设立海洋与渔业局,作为省政府直属机构。此外,广东省海洋科技资源配置较为分散,省科技厅、自然资源厅都设立了单独的海洋专项,但尚未形成推动重大科技攻关的合力。

2.2 海洋科技支撑能力不强

一是海洋科技研发投入不足。2016年,广东省海洋科研机构R&D投入为29.2亿元,仅为全省R&D投入的1.43%,海洋科研机构经费总量排名全国第四,占全国R&D投入的11.7%3数据来源:《2017年中国海洋统计年鉴》。二是涉海的各类创新平台较少,缺乏较有影响力的重大海洋创新平台。广东省拥有涉海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仅1家,涉海新型研发机构仅占比1.6%,涉海高新技术企业约占1.1%, 新型地球物理综合科学考察船、南海海底科学观测网等涉海的大科学装置尚未投入使用。三是尚未形成本土海洋科技创新人才培育体系。广东省153所高校中,仅有两所海洋类高校,3所高校设有海洋学院, 12所高校开设涉海专业,比例不足10%,涉海专业点共35个;2016年,全省海洋高校仅有博士专业点12个,硕士专业点16个,博士、硕士毕业生分别仅有30名、179名。

2.3 海洋生态环境质量有待提升

广东省工业废水入海排污口、市政污水入海排污口、接纳沿岸地区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入海中,小型河流(涌)等三类排污口均存在一定程度的超标排放情况,其中超标排放最为严重的是市政污水入海排污口,超标比例在 43.2% ~62.8%,占总超标排污口一半以上4资料来源:2017广东省海洋环境状况公报。入海河流断面水质轻度污染,氨氮、总磷、五日生化需氧量等超标,直排海污染源污水及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全国排名第三5资料来源:2019年中国海洋生态环境状况公报。

2.4 外部形势逐步恶化带来较大冲击

以服务贸易为主的海洋第三产业是广东省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产业占海洋经济比重已经超过60%。美国长期是广东省第二大贸易伙伴,近年来中美贸易摩擦不断,美国不断对我国出口商品加征关税,限制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发展,这对广东省商品出口造成较大影响,2019、2020年广东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分别下降2.1%、0.8%。2020年,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对海洋旅游服务业造成较大冲击,也导致海上物流成本提高,广东省海洋服务贸易存在下滑危机,这对于三产比重较高的广东省海洋产业发展带来较大冲击。

3 促进广东省海洋经济发展的建议

3.1 加强涉海管理统筹协调

一是借鉴山东省经验,积极组建省委海洋发展委员会,切实加强党对海洋强省建设各项工作的领导,建立集中、统一、高效的海洋综合管理体制,制定广东省新时期海洋重大发展政策,协调解决跨区域、跨部门重大问题,督促各地和有关部门落实责任和任务。二是强化顶层设计,以省委、省政府的名义出台海洋强省建设决定,做好海洋发展规划,科学部署,多部门参与协调联动,动员各方力量共同推进海洋强省建设。三是持续深化涉海体制机制改革,逐步形成具有广东特色的海域空间规划体系、港口发展协同体系、涉海生态环境协同保护体系,进一步优化海洋经济发展环境。

3.2 强化海洋科技支撑

一是优化海洋领域科技创新资源配置。省级科技管理部门、自然资源部门形成合力,联合设立海洋科技创新专项,集中广东优势科研力量开展涉海领域重难点核心技术攻关。二是积极争取国家在广东布局建设海洋科学国家实验室、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等研发机构,加快广东省海洋实验室建设,积极推进省属海洋领域科研机构建设,支持企业开展涉海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海洋领域创新体系。三是以新基建为契机,推动新型地球物理综合性科学考察船、天然气水合物钻采船、极端海洋动态过程多尺度自主观测科考系统等一批海洋领域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四是深入推进海洋领域军民协同创新,在海洋科技发展中坚持军民两用为基本原则,有效整合军地科技资源,以军民协同创新带动智慧无人艇、深海探测等新技术、新产业发展。

3.3 加强海洋生态保护与修复

广东省海洋污染源主要来自陆地,因此在加强海洋生态保护的过程中要注重陆海统筹,建立“海域-流域-陆域”空间分区管控体系,实施精细化管控。海域,加强船舶、海水养殖、海洋勘探开发等污染源的控制,强化多层次的海上污染管制手段;流域,依托河湖长制,从控源减污、内源治理、水量调控等方面加强入海河流的综合管控和治理;陆域,建立完善的陆源污染防治管理体制,加大沿海重要城市的生态环境保护力度,逐步减少陆源污染排放。同时,坚持保护修复海洋生态系统,提高生态预警能力,实施以生态系统为基础的海岸综合管理,强化海洋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3.4 加强海洋对外开放合作

积极构建互利共赢的涉海合作新格局,加大海洋对外开放力度,深化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全方面的海洋合作,推动涉海企业走出去和引进来,深度参与国际海洋交流和竞争。推动无人艇、深海通信等相关装备制造产业等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增强海洋产业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加强与港澳海洋开发金融创新合作,依托香港金融优势发展海上保险、再保险及船舶金融等特色金融业,探索在境内外发行企业海洋开发债券,强化商业性金融对海洋经济的服务保障。

猜你喜欢
涉海广东省海洋
涉海翻译语言服务人才培养现状与问题研究①
战略管理导向下涉海企业全面预算审计体系研究
广东省铸造行业协会十周年会庆暨第四届理事会就职典礼成功举行
基于管理创新涉海企业投资审计运行机制研究
爱的海洋
广东省海域使用统计分析
第一章 向海洋出发
广东省10年将投1187亿治水
广东省今后5年将投7226亿建高速公路
“涉海”成语的文化透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