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杰
“撕纸”是一个动宾短语,描述了毁掉纸张的行为。“撕”这种动作在史书中被记作“裂”,如“召使者,裂裳帛而与之。”[1]1547“手裂虎兕”[2]93“乃裂素为书”[3]694纸一出现,撕就成为这种薄、柔材料的分割方式之一。生活中撕纸行为频繁发生,如东晋郗超“寸寸毁裂”书信[4]777,北宋太祖“碎裂奏牍掷地”[5]8940,清朝王掞“裂纸,以唾濡墨”写奏章[6]10211。从晋初至清末的 1 700 多年的时间里,历朝史料中记载了众多的撕纸行为,其中有销毁证据的撕纸,有建立政府文档的撕纸,有表达个人态度的撕纸和发泄个人情绪的撕纸,这些撕纸行为是生活中的行为模式或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就是在这种普遍的行为和方法应用的基础上,撕纸逐渐成为一种创造和表达的技法,它可以表现世间万物的形象,可以表达人的情感,以撕为表现技法的撕纸艺术由此产生。本文在史料梳理的基础上,结合当代针对撕纸艺人的田野调查,探究撕纸艺术产生于宋元时代的历史状态,比较撕纸与剪纸的异同,归纳撕纸传承的方式,介绍当代撕纸艺人作品的艺术特色。
古时的纸厚薄不均匀,纸中夹带有纤维团,这是制纸过程中没有疏松开所导致的。这种情况说明早期的纸,因工艺不完备,纸张的质量较差。这种古纸用撕的技法进行简单地分割是可以的,但要用来塑造形象,就比较困难。到了宋代,造纸技术经过近千年的发展,制纸工艺逐渐完备,纸张质量大幅提升,纸张种类十分丰富。文学家苏轼就曾亲自比较了成都浣花溪与扬州蜀冈两地所产纸张的质量。他一生中使用过多种类型的纸,按颜色分类,有青纸、黄纸、白纸等;按质地分类,有茧纸、玉绳纸、蜡纸、竹纸、海东罗文麦光纸、麻纸、海苔纸等;按产地分类,有澄心纸、蜀纸、越州纸、天台玉板纸等。纸张质量的提升,为撕纸塑形打下了物质基础。
苏轼在《上韩枢密书》中说“顷闻明公入西府,门前书生为作贺启数百言。轼辄裂去,曰:明公岂少此哉!要当有辅于左右者。”这件事说明苏轼撕过纸,是生活中的应用撕纸。他在《关陇游民私铸钱与江淮漕卒为盗之由策》中说“今秦蜀之中,又裂纸以为币,符信一加,化土芥以为金玉,奈何其使民不奔而效之也。”[7]272这是在说最早用纸制作钱币的事情,句中裂纸的含义是用纸制作钱币的方式,并不是具体指撕纸的技法,但这是第一次将裂与纸两个字组合在一起的文字记载。
苏轼之后的文学家胡仔在《笤溪渔隐从话后集》中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唐中期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裴度举办夜宴,酒至半酣时,请宾客们联句。当时著名诗人元稹和白居易都在座,一听要联句便露出得意的神色。依次挨到侍郎杨汝士时,杨汝士写“昔日兰亭无艳质,此时金谷有高人。”元稹和白居易一看写得真好,后边不好加了,赶紧把纸撕了,说“笙歌鼎沸,勿作此冷淡生活。”胡仔在记载这则故事时就用了“遽裂纸曰”[8]536。胡仔文中的裂纸含义明确,就是撕纸。
苏轼及胡仔两人记载的裂纸广义上都是指分割纸张的方式,具体的含义略有不同。这个时期,裂纸在语法上还没有成为固定语意的名词,但已经呈现出成词的雏形,在后来的发展中裂纸一词逐渐确定下来并得以延用。
裂纸,在词典中的解释是烧化纸钱或纸马。旧俗祭祖祈禳时,以此表示敬诚[9]69。有的词典将裂纸写作烈纸,学者龙潜庵认为烈纸、烈纸钱、烈纸焚钱、烧钱裂纸等都是一个含义,即焚烧纸钱,拜祭鬼神。这一类的说法举例多采用元杂剧的唱词,在元杂剧中有多处关于烈纸的内容。如《朱砂担》(佚名)四折:并不曾见烈纸钱将咱祭,倒去熬粥汤送他吃。《看钱奴》(郑廷玉)一折:我也在爷娘坟上烧钱烈纸,浇茶奠酒。《鲁斋郎》(关汉卿)一折:觑郊原,正晴暄,古坟新土都添遍,家家化钱烈纸痛难言。以上关于裂纸(烈纸)的解释偏重于祭祀的焚化过程,这与现代丧葬民俗习惯相同。这种解释比较概括,没有触及到以撕为技法的艺术创作方面。当裂纸同祭祀联系在一起时,它包括从祭祀开始时的纸祀品制作(包括祭祀前的制作和祭祀现场的制作)、纸祀品摆置、纸祀品焚化等一系列的、整套的民俗行为。这里所说的纸祀品制作包括在祭祀现场的剪纸、撕纸、折纸和纸扎等工艺,这些工艺是民俗活动的一个部分,同时也是艺术创作的技法。
裂纸的含义应该从两个方面来解读,一方面是民俗的祭祀活动,是带有繁复细节的祭拜过程;另一方面是传统艺术的创作方式,是纸艺的一种表现技法。
艺术起源于巫术,是人们寻求解决精神问题的方式。撕纸也是这样,它与宗教信仰祭祀密切相关,无论是汉族人信奉的道教、佛教,蒙古人、满族人信奉的萨满教,在祭祀祈福的活动中都有撕纸的存在。当今由56个民族组成的中华民族的民众,在生活中还存在这样一种信俗。眼皮跳被认为是一种不祥的征兆。当眼皮跳时要撕一小纸片,大小、形状随意,贴在眼皮上,达到让眼皮不跳的效果。这种行为是原始祭祀行为的遗存,这种撕纸是与祈福的宗教信仰相联系的。撕出的形状并不是关键,关键是撕并贴到眼皮上的这一过程。所使用的纸是有含义的,用白纸意为白跳了,用黄纸意为跳黄了,即祸事不能实现,用对联纸意为兑出去了,用红纸意为跳的是喜事。很多地方的人在这一过程中要说或是在心中默念避凶趋吉的话。这是现存的撕纸祭祀在民俗生活中运用的实例。
2017年贵德县农业气象条件不论从气温、降水,还是从日照时间上都和往年具有着一定的差异性,这样影响了其当地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通过对2017年贵德县农业气象条件进行分析,可以有效的掌握同时期气象的变化趋势,进而对其农作物的生长发育进行探讨,来了解其对其农作物生产的影响。
宋代的祭祀活动多种多样,苏轼就曾详细地叮嘱两个儿子要在祭祀时烧化衣服几件,剩下的钱要多买纸钱,要厚铺薪刍于坟前等等,这表明苏轼对祭祀活动的重视。宋代百姓结婚要在新房门额上挂彩缎。这彩缎上部是完整的,下部要撕成一条一条的,横着挂。新人进入新房后,贺喜的人们就争相扯下一条彩缎带回去,叫作利市缴门红[10]44。元代有脱旧灾的习俗。每年十二月十六日,皇帝都要在巫觋的引导下,在皇宫里举办祭祀活动。在祭祀中皇帝要撕碎红布条扔到火中,还要唾弃三次。贵族们都会到镇国寺,在寺里进行脱灾祭祀。诸蛮夷宣慰使张庭瑞在四川平叛时,采用了安抚的政策,叛军酋长降服,告诉张庭瑞说,他最近用撕开生羊脾的方式来占卜,依照肉的纹理形态来判断吉凶[11]1279。
宋元时期,民俗活动中以撕为主的祭祀行为多种多样,撕纸艺术就在当时浓郁的宗教祭祀环境中形成并发展起来,成为传统艺术的一个类型。诗人萨都刺在诗中写“渡口客船争贳酒,斫鱼裂纸赛河神。”①孙爱琴编选,《历代咏淮诗选》,淮阴市委政协1988年编印内部资料。文学家周文质在词中写“想海神庙错断了乔公事,则合赚他每烧钱裂纸,则合任他每焚香扣齿。”元曲《合同文字·第二折》(佚名)中写“时遇清明节届,我到这坟上烈纸。”《延安府·第一折》(佚名)中写“今日清明寒食一百五,家家户户上坟祭祖,烧钱烈纸。”《冤家债主·第二折》(郑廷玉)中写“俺一家儿烧钱烈纸到神州,请法师唤太医疾快走,将那俺养家儿搭救。”出现在诗词、曲词中的裂纸(烈纸)说明,这种祭祀方式已经成为民众中普遍的、具有典型意义的行为模式。
“撕”字在我国史书中出现很早。汉代郑玄在他的《毛诗笺》里写“我非但对面语之,亲提撕其耳。”这里的“撕”读作“ xī”。“提撕”的意思包括“拉扯、提携,教导、提醒,振作”。《颜氏家训》中记“吾今所以复为此者,非敢轨物范世也,业以整齐门内,提撕子孙。”《大唐西域记》中记“示之大义,导以微言,提撕善诱,雕朽励薄。”
《大清世宗宪皇帝实录》中“提撕”一词出现了15 次之多,可见,世宗宪皇帝很爱说这个词。公元1799年,世宗宪皇帝的孙子继位当了皇帝,他开始处理权臣和珅。大臣们纷纷告状和坤,统计出和珅十八条罪状,其中一条是,前一年冬天乾隆皇帝批阅字画,没有什么不好的地方,但和坤看过以后,对乾隆皇帝说“不如撕去”。这段记载在《大清仁宗睿皇帝实录》中的文字,是撕字脱离提字、单独使用的第一次,含义就是我们现在所用的含义。也是“撕”字与纸张联系在一起的最早记载,是“撕纸”这一名词出现的基础。
20 世纪初期,中国遭受全球新兴资本主义的压迫、剥削与侵略,人民急于寻求一条可行的出路,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进行了积极地探索。在文化方面推出了白话文的写作方式,也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口语中的“撕纸”一词在书面上固定下来,成为有固定语义的名词。1958 年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撕纸图案》一书,标志着“撕纸”取代了“裂纸”,成为这种传统艺术的固定称谓。
剪纸应用广泛,为人们所熟知。剪纸作品类型丰富,有单纸剪纸、染色剪纸、拼贴剪纸及铜凿料铜写料等。撕纸不为人们所熟知,常常与剪纸并归为同一类。本文中的剪纸与撕纸是指单纸剪纸与单纸撕纸。单纸剪纸与撕纸是指用单张纸进行创作,这种类型的作品材料易备,制作工序简单,作品连接完整,是传统撕纸、剪纸中应用最为广泛的类型。传统撕纸与剪纸是两种十分相似的艺术表现形式,都是以镂空为技法,通过对比表现形象的二维平面美术。二者同源分流、一脉相承[12]3。
传统撕纸艺术是指以单一材质、颜色的纸张为表现材料,运用撕、扯、掐等技法,对纸张进行镂刻,通过镂空部分与保留部分的对比,塑造具有主题意义的视觉形象,表达艺术思想的表现形式。撕纸作品造型拙朴、朱白对比强烈,表现形象以内心认知为主,认知观念遵循中国传统的文化认知。
撕纸、剪纸在民族传统思想的影响下,形成了写意性的艺术观念,表现客观世界时并不是简单地看其在三维空间中长、宽、高的大小形状,而是以自我为主体的五维时空观察。这种观察方式在撕纸作品中通过挪让、变形、减少和增添等表现原则,使所有的物象都是完整的、无缺损的形态。还会将不同时间内发生的行为表现在同一个画面中,撕纸作品中有的人脸上有三只眼睛,是为了表现人物转头的时空动作,有的人有三只以上的手臂,是为了表现手臂的挥动过程。也会用减少的方式将相同的物象合并,以简代繁。靳之林说“中国的剪纸是主观意象的造像、主观意象色、主观意象的多点透视、表现自己心中的五维心里时空,概括来说,它是一种观念造型艺术,表现自己观念的主观意象造型、主观意象色彩和主观意象构成。是以哲理观念代替自然直观透视,也以本质代替自然视觉。”[13]216传统撕纸也是在这种以哲理观念代替自然视觉的理念下,在物象剪影基础上,进行简单的镂刻而形成的平面艺术。
最早的剪纸记载出现在《宋书》中是公元五世纪的刘宋朝。最早的剪纸作品发现于新疆阿斯塔那,剪制的时间是公元四—六世纪。传统剪纸的史料记载和实物的出现在时段上是吻合的。撕纸最早的记载出现在《苏东坡文集》中是公元十一世纪的北宋朝。依据史料分析,撕纸作品也应在同时期出现,但目前尚无实物佐证,只停留在推理层面。现在我们看到的最早的撕纸图案发现于1958年。撕纸的记载与撕纸实物的出现在时段上不吻合。总体上,撕纸晚于剪纸。
剪纸制作时需要剪刀、刻刀等工具;撕纸制作不需要工具,徒手完成。剪纸作品造型边缘平滑,只有色纸与衬纸两种颜色,色彩对比鲜明;撕纸作品造型边缘毛糙,这种毛糙的边缘是撕扯纸张、拉伸扭曲了纸中的纤维而形成的。在色调上,毛糙的边缘形成不同于色纸及衬纸的第三种色,因而撕纸作品有三种颜色,造型粗犷、拙朴。
早期的剪纸应用于祭祀。建国初新疆阿斯塔那北区的306 号墓同时出土了祭祀用的不规则剪纸纸块和完整的剪纸作品,两者不能拼合,不能组成同一张纸。这种现象说明在剪纸祭祀中,没有预设的(有内心诉求)剪与有预设的剪是同时存在的。随着剪纸艺术的发展,剪纸作品在唐代出现在居室装饰、服饰及屏风上;在宋代出现在瓷器等生活用品上;元明之后,剪纸作品出现于各种民俗活动中,融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早期的撕纸作品普遍应用于祭祀活动,至1958年《撕纸》图案才提出,撕纸作品可以应用于建筑、纺织等图案设计中。现今撕纸作品成为室内装饰画的一种,常出现在室内装饰环境。
撕纸艺术产生后,撕纸演示及撕纸作品多应用于民俗活动。民族英雄于谦在诗中写“自笑中年强随俗,买饧裂纸祀厨神。”[14]613文学家蒲松龄在《聊斋志异·湘裙》中写“遂裂纸作数画若符,于门外焚之”。1642 年,满族有一位巫师叫荆古达,他祭祀时剪纸人九个,捧至北斗星下,半焚半埋之。1620 年,朝鲜人李民寏在《建州闻见录》中记载“(满族人)疾病则绝无医药针砭之术,只使巫觋祷祝,杀猪裂纸以祈神。故胡中以猪纸为活人之物,其价极贵云。”[15]473满族的祭祀过程说明,祭祀中的剪纸和撕纸是同时存在的。祭祀过程中,撕纸作品的样式与撕纸的流程是不同的,根据不同的环境、不同的祭祀者或者巫师所进行的撕纸方式也是不同的。有的是不预设的,比如控制眼皮跳的撕纸;有的是精心预设的,撕出需要的造型,精心预设的撕纸能够表现神鬼、鸟兽、衣食器物等形象。
明清及民国时期传统撕纸艺术在民众中广泛流传,流传方式主要有依托血缘及师徒关系的明线传承和依托传统民俗习惯的暗线传承。
传统的农耕自足生活中,女性承担着纺纱织布等劳动,需要掌握花纹图样来装饰;在养育幼儿方面也需要众多的祭祀、治病的方法,因此女性大多掌握着剪撕的技艺。辽宁铁岭许桂兰的撕纸技艺得自于自己姥姥,吉林通化倪友芝的技艺也得自于自己的姥姥。女性在传统技艺的传承链中承担着重要的角色。撕纸也有男性传承,在传统社会形态下男性传承者在人际交流、花样流通、宣传推广等方面比女性传承者更有优势,很多传统的花样都是男性传承者在走乡串巷的货物售卖过程中完成的。徐州翟家大院的撕纸在其家族内传承,至今已传承六代。在传统的自给自足的农耕生活中,撕纸技艺的流传在亲族、同乡、师徒等具有血亲关系的熟人之间完成。
在相同的文化观念下,人们形成了相同的认知观念和塑造方法。纵观传统撕纸艺术不难发现,在不同的地域存在相同的传承模式。长白山里的吴宝玉19岁参加工作,先后任小学教师,小学校长。清末,吴宝玉的先辈因生活困顿,率领宗族人等迁回老家辽宁省新宾县凤凰城。后来,他爷爷这一支继续向长白山里迁徙,在四棚乡的土窑沟定居下来,他本人即出生在土窑沟。吴宝玉的母亲能撕会绣,是村里的“乌梁人儿”(聪明手巧的人)。他小时候多次看见母亲在做活时用手撕纸,能撕出鞋样儿、绣样儿、窗花等。吴宝玉在讲述时还随手拿起纸片,想着他母亲撕纸的样子,给我们撕了一个鞋样儿和一个犁杖。虽然吴宝玉并不擅长撕纸,但他的这种通过回忆,拿起纸就能模仿的行为,就是传统艺术的暗线传承。浙江的包三毛、北京的常恒强、中国香港的李昇敏都是没有师父教授的,他们或是在自己的生活中有感而发,或是为了解决问题自学撕纸技艺。他们的作品体现着传统习俗的文化内涵,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呈现。这种传承方式是各个历史阶段中传统艺术传承的一种方式。平凡的生活中总会有人出于自身的热爱,从兴趣出发,去研究并掌握撕纸技艺,通过撕纸创作满足生活中的物质或是精神需求,也使得撕纸这一造型技法历久弥新,在中华大地上长期流传。
撕纸艺术自宋元产生以来,经过近千年的发展,撕纸技法日趋多样,作品风格越来越地域化、个性化。各具特色的撕纸技艺越来越多地被发现,撕纸艺人越来越多地被人们所熟知。从东北的黑龙江省至西部的西藏自治区,从北部的内蒙古到南部的中国台湾,全国各地均有撕纸艺人存在。据统计,我国现有杰出的撕纸传承人53人,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当代国内撕纸艺人统计(截止:2020年12月31日)
撕纸艺人们所处的地域不同,生活习惯与民俗习惯有差异,他们的撕纸技法也不同,最终使得他们的撕纸作品呈现出不同的艺术特色。
从纸张的处理方式角度分为干撕法和湿撕法。中国台湾的邱春皇撕纸采用的是土产宣纸,这种纸纤维长,撕制时需要用清水将纸打湿,平铺在玻璃板上,用手或硬物将纸拨离,作品中造型边缘的毛茬呈现规律的排列。这种撕纸技法叫湿撕法。内地的撕纸技法多采用干撕法,即不用把纸打湿,直接进行撕制。黑龙江的倪秀梅与香港的李昇敏都采用干撕法,且擅长撕纸技艺演示,他们都是将纸拿在手中,略一审视,便构图完成,折叠,撕制,三五分钟就能完成创作,作品纸张完整,连接紧密,造型生动、对比鲜明。
从采用纸张数量角度分为单纸撕纸和多纸撕纸。传统的撕纸多以单纸为材料,在纸面上镂空,利用对比来塑造形象,这种撕纸作品讲求连接,即在镂空后要保持纸张的完整。山西的武四新撕纸就是这一类型的。武四新更擅蒙眼撕纸,所撕出的吉祥图案均衡富丽。现代出现了多张纸为材料,撕制轮廓后,通过拼摆组合来塑造形象的单层撕纸和多层撕纸,这种撕纸作品不需要连接,不需要保持纸张的完整。陕西的李运正就是这一类型的,他的撕纸作品多色块拼合表现出浓郁的陕北民风民俗。
从纸张的色彩角度分为单色撕纸和多色撕纸。单色撕纸作品色彩单一,吉林的陈维珍就是这一类型的,陈维珍撕纸作品造型小巧、特征突出。多色撕纸作品色彩丰富多样,江苏的华禹谟就是这一类型的,华禹谟采用旧挂历纸为材料,进行撕纸创作,作品色彩艳丽。
从纸张的使用次数分为一次纸作品和多次纸作品。一次纸作品是指创作所用的纸张为第一次使用的。贵州的黄国祥就是这一类型的,黄国祥的腊纹撕纸表现苗族民俗,民族特征鲜明。多次纸作品是指创作所用的纸张为第二次使用,或是多次使用之后的。如学生的作业本,书刊纸等。江苏的胡立德就是这一类型的,胡立德的撕纸作品造型夸张,视觉冲击力强。
从撕纸作品的内容分为文字类与图形类。图形类主要包括动植物、人物和吉祥纹样。辽宁的孙继平、天津的辛凌宇、安徽的蒋劲华都擅长撕字,将书法的韵味融入到作品中,撕出来的字形与书法字体相合,气韵生动。孙继平的撕字作品法度严谨,书味浓郁;蒋劲华的撕字作品灵动多变,大气磅礴;辛凌宇擅撕篆书,有金石刀味,古意盎然。北京的常恒强、山东的孙枫玲、上海的华兴富、内蒙古的要红霞都擅长表现图形及传统纹样,他们各自的作品都突出了地域特征和民俗习惯。常恒强撕纸作品古拙中蕴含吉祥寓意;孙枫玲撕纸作品选用黑色宣纸,以剪影为主,拼摆组合,主题突出;华兴富撕纸作品形式多样,主题丰富,上海民俗民风在他的作品中一览无余;要红霞撕纸作品草原特征浓郁。
综上所述,撕纸艺术出现于宋代,至元代已经成为一种具有独特制作方式和艺术效果的艺术表现类型,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撕纸与剪纸是同源分流、一脉相承的平面艺术,撕纸更率性,更本色[12]。撕纸是传统美术的一个类型,其独特的技艺在民众中代代相传,在民族文化的影响下,其艺术造型、艺术特色及艺术主题都遵循民族意识、具有中华民族的民族特征,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撕纸艺术具有本质的区别,是能够代表中国的一种艺术类型。在当代撕纸艺人的推动下,撕纸的传播越来越广泛,受众越来越多,尤其是撕纸成为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中美育教育及劳动教育的一个内容,在教育层面发挥着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