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龙新
(高邮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放射科 江苏 扬州 225600)
脑卒中临床又称其为中风、脑血管意外等,是一种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是因脑部的血管突然破裂,或是血管阻塞,导致血液无法进入到大脑而引起的一种脑组织损伤性疾病,包括出血性卒中、缺血性卒中,因此,脑卒中是一种综合征,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致残率与死亡率,且复发率较高,发病原因较为复杂,但有多数学者认为,脑卒中的出现离不开以下几点,如脑部疾病、心脏疾病、遗传性疾病等[1]。目前,临床越来越重视对脑卒中的诊治,有效的诊治对提升治疗效果与促进患者尽快康复具有积极作用[2]。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深入,在脑卒中诊断过程中,影像学诊断方案的应用能极大地提升脑卒中的诊断效果,特别是MRI检查,效果显著[3]。MRI检查具有较高的分辨率,特异性与灵敏度均较高,可为临床诊治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本次研究为了探究MRI对脑卒中的诊断价值,特取60例脑卒中患者开展此研究,现将流程做如下报告。
选取我院2020年1月—12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60例,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加以回顾性分析。60例患者中男性与女性分别38例、22例,年龄最小的为36岁,年龄最大者为81岁,平均(58.58±10.56)岁,病变部位:颞叶病灶、基底节病灶、额叶病灶、其他部位病灶,分别有20例、25例、10例、5例。纳入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并签署同意书。同时将精神障碍者、意识不清者、不愿参与研究者等均排除。
60例患者,均开展CT检查、MRI检查等。
CT检查:对60例患者,均开展头颅CT扫描,应用GE Optima 520型号16排多层螺旋CT仪,开展扫描检查,层距设置为5.0 mm,层厚设为5.0 mm,电压为120 kV,对患者开展逐层扫描检查,之后将CT扫描的结果实施统计分析。
MR检查:60例患者均开展全脑MRI扫描检查,应用GE SIGNA Creator 1.5T核磁共振仪,首先开展常规MRI检查,之后实施FLAIR、DWI检查,前者的TR为7 800,TE为91 ms,后者的TR为6 000,TE为105 ms,同时将FOV设为230 mm,层距定为1.5 mm,层厚为5.0 mm,对患者进行细致的扫描,同时对所有取得的MRI检查结果实施统计分析[4]。
以上检查操作,均由两名以上具有丰富经验的医生完成,同时将检查结果交由经验丰富的阅片医师进行观察与分析,最终得出相应的结果。
对比两组检查诊断符合率,同时对比不同病变直径检查结果与不同发病时段检查结果。
不同病变直径:直径<2.0 cm、直径2.0~4.0 cm、直径>4.0 cm三种。
不同发病时段:发病时间<6 h、发病时间6~24 h、发病时间>24 h三种。
采用SPSS 24.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经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经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经相关检查,CT检出病灶50例,诊断符合率83.33%(50/60);MRI检出病灶59例,诊断符合率98.33%(59/60),组间对比MRI检查诊断符合率高于CT检查,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检查诊断符合率比较
经病理检查,病灶直径<2.0 cm者15例,病灶直径2.0~4.0 cm者25例,病灶直径>4.0 cm 20例。MRI检查不同病灶直径<2.0 cm、2.0~4.0 cm、>4.0 cm上的病灶检出率明显高于CT检查,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 不同病变直径检查结果比较[n(%)]
经病理检查,发病时间<6 h者35例,发病时间6~24 h者15例,发病时间>24 h者10例。MR检查在不同发病时间<6 h、6~24 h、>24 h上的病灶检出率明显高于CT检查,差异显著(P<0.05),见表3。
表3 不同发病时段检查结果比较[n(%)]
脑卒中是多发病、常见病,其也是急性脑血管病,多因脑部血液循环出现障碍,致使脑功能在短时间内出现异常所致,对于脑卒中轻度者,经治疗后患者可恢复正常,重度脑卒中者,会引发瘫痪,严重时还会使患者死亡[5]。因此,对脑卒中做好相应的诊治,对提升疗效具有积极作用。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上升,糖尿病、高血压、脑动脉硬化、高血脂等均成为了目前临床最常见的一种疾病,而以上疾病又是引起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6]。临床统计,每天我国约有200万左右的新发脑卒中患者,且每年脑卒中的发病率递增速度可达13%,复发率高达18%[7]。因此,如何快速了解病灶,使患者在短时间内得以救治,采取有效的诊治措施,对提高预后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目前,临床在脑卒中的诊断中,主要采用了影像学检查技术,其中常用检查手段有CT、MRI检查。CT检查属于最常用的一种检查方式,其在脑卒中检查诊断中具有快速、准确、经济等特点,当CT确诊后,需要及时开展针对性治疗。如经CT检查发现特殊情况时,需要及时增加MRI检查,以此来确诊病情。本文结果得出,MRI检查诊断符合率显著高于CT检查(P<0.05);MRI检查对不同直径病灶、不同发病时间的病灶检出率显著高于CT检查(P<0.05)。脑卒中出现后,因脑缺血达到阈值,细胞外液中的钙、钠会进入到细胞内,形成细胞水肿,此时的缺血区含水量不会增加,通过MRI弥散成像检查,其相应的序列也不会出现异常,只有水分子运动下的DWI才会出现异常现象。水分子在细胞内的运动形式会慢于细胞外,水分子细胞内的弥散系数会低于细胞外。经研究发现,ADC下降水平与细胞毒性程度呈线性关系,在小细胞毒性水肿下,会增加细胞内的水分,故而引起细胞肿胀,导致细胞外的间隙变小,减少了细胞内的水分,导致整个脑梗死区的水分子运动变慢,ADC值变小,使DWI为高信号区,ADC为暗区[8]。随着缺血程度的增加,血管水肿与细胞坏死出现后,细胞外的水分子也会相应地增加,故而会使T2WI信号上升,DWI变为等信号。ADC与DWI是MRI检查脑卒中的主要参数,其也是细胞毒水肿的一项指标,通过测量病灶中心区的ADC值,可以了解脑组织的缺血程度,血管狭窄较轻者,即便ADC值增加,病灶中心的ADC值下降值也不会太明显,反映为侧支循环较差,即使在脑卒中范围内,病灶中心的ADC值也不会下降,治疗后预后也不良。因此,ADC值下降,可以评估脑缺血的病理表现。
综上所述,MRI检查在脑卒中病人诊断中,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