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开梅
(东莞市黄江医院妇产科,广东 东莞 523750)
黏膜下子宫肌瘤是临床常见的女性生殖器良性肿瘤疾病,主要是指黏膜下发现了子宫肌瘤,是较为常见的妇科疾病,好发于30~50 岁女性群体,给其正常工作和生活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1]。因肌瘤表面覆盖子宫内膜,增加子宫内膜面积,会对患者月经排血产生影响,引发痛经、月经周期紊乱等问题,特别是子宫出血,是疾病的常见症状,若未能加以处理,严重者会有不孕的后果,且随着肌瘤的逐渐增大,患者腹部会有明显包块压迫症状,生命安全危险性更高[2-3]。手术是该疾病的主要治疗手段,能够快速将瘤体组织清除,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控制病情,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创伤大、术后恢复慢等问题也需要重视[4-5]。本文对于黏膜下子宫肌瘤患者,分析应用宫腔镜电切术进行治疗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和探讨,详细内容如下。
此次研究所纳入的研究对象(n=70),均为我院2019.5~2020.9月收治的黏膜下子宫肌瘤患者,根据手术治疗方式不同进行分组。宫腔镜组:患者年龄阈值范围25~51 岁,平均年龄为(34.22±5.17)岁;病程阈值范围3~11 个月,平均病程(7.26±0.74)个月:肿瘤直径范围1.3cm~4.2cm,平均(2.31±1.29)cm;肿瘤单发、多发各有患者14例和21例。开腹组:患者年龄阈值范围27~49 岁,平均年龄为(34.24±5.20)岁;病程阈值范围4~12 个月,平均病程(7.21±0.79)个月;肿瘤直径1.5cm~4.4cm,平均(2.35±1.31)cm;肿瘤单发、多发各有患者15例和20例。所有患者的各项资料对比后无明显差异(P>0.05)。
纳入标准:①此次研究所纳入的研究对象经宫腔镜、影像学检查等确诊;②瘤体不超过5cm;③患者病史资料完整;④精神状态佳,有良好的语言沟通表达能力;⑤患者及家属在医护人员健康教育下对研究内容知情,并在相关文件上签字。
排除标准:①存在手术禁忌症患者;②合并重要脏器功能恶性病变者;③有凝血功能障碍者;④既往有盆腔炎病史者;⑤合并严重精神障碍或视听障碍者。
两组手术时间为月经干净后1 周。于术前2h,服用0.6mg 米索前列醇(国药准字H20073696;0.2mg*28 片 片剂)。进入手术室后,开腹组患者,平卧位,于手术部位进行消毒,手术切口为耻骨上,暴露盆腔,观察肿瘤位置周围组织变化,确定子宫切口,后将肿瘤组织切除、取出,并缝合内膜层、子宫肌层、浆膜层,冲洗盆腔,缝合关闭切口。宫腔镜组患者,体位选择膀胱截石位,将宫口扩张,并使用氯化钠注射液膨宫,后置入宫腔镜,观察肌瘤状况,按照患者的实际情况以及操作要求设置相关数据,使用电极环切开肌瘤包膜,后切割成碎条取出,电凝止血,将肿瘤充分暴露,并用电极环进行切除,后于宫腔内注入缩宫素(国药准字H34020474;1ml:10U*10 支)20IU,挤出宫腔壁残留肌瘤,再使用环状电极进行切除,术后常规进行抗感染治疗。两组术后随访时间一致,均为半年。
记录不同手术治疗方案对临床疗效差异的影响,包括:①临床指标:术中出血量、总手术用时、术后抗生素应用时间、住院时间。②术后恢复情况:包括术后下床活动时间短、肛门排气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切口感染、宫腔粘连、阴道出血)和复发率。
研究所得数据均录入至Excel 2010 中予以校对,采用SPSS20.0 软件进行处理。(±s)表示计量资料,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计量资料用t检验,而计数资料用卡方(χ2)检验。P评定检验结果,P>0.05 提示无统计学差异,P<0.05 提示有统计学差异。
两组术中出血量、总手术用时、术后抗生素应用时间、住院时间相比,宫腔镜组均少或较短(P<0.05),详见表1。
表1 不同手术方案对临床指标的影响(±s,n=35)
表1 不同手术方案对临床指标的影响(±s,n=35)
组别开腹组宫腔镜组t P例数35 35术中出血量(ml)84.25±17.29 43.26±11.17 11.780 0.000总手术用时(min)44.29±7.24 36.13±6.19 5.068 0.000术后抗生素应用时间(h)38.22±7.16 24.19±6.33 8.685 0.000住院时间(d)6.84±1.35 3.49±0.41 14.047 0.000
同开腹组相比,宫腔镜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短、肛门排气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低(P<0.05),详见表2。
表2 不同手术方案对术后恢复的影响[(±s)/[n(%)],n=35]
表2 不同手术方案对术后恢复的影响[(±s)/[n(%)],n=35]
组别开腹组宫腔镜组t/χ2 P术后下床活动时间(h)27.15±9.34 14.25±7.16 6.485 0.000肛门排气时间(h)30.25±8.22 11.23±7.21 10.291 0.000切口感染4(11.43)1(2.86)并发症发生率宫腔粘连2(5.71)0(0.00)阴道出血1(2.86)1(2.86)
子宫黏膜下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疾病,瘤体向子宫粘膜方向生长,会让宫腔突出,增大子宫内膜面积,会影响子宫的正常收缩情况,进而会对女性的月经产生不利影响,失血严重还会危及生命安全,同时其还会让受精卵无法着床,也是造成育龄期女性不育的重要原因[6]。因医疗水平的进步和发展,手术安全性有明显提高,对于该疾病的治疗,有良好的治愈效果。
传统开腹手术方法,直视情况下能够有效切除瘤体组织,但其也有一定弊端,如手术切口较长,虽然手术区域暴露充分,但损害性也比较大,易留有明显手术瘢痕,美观性差,且手术伤口也会加重患者的疼痛感,影响伤口愈合恢复速度,增加治疗成本,手术整体效果差[7-8]。本次研究中,腔镜组患者接受宫腔镜电切术治疗方案,研究结果表示,其术中出血量少、总手术用时短、术后抗生素应用时间短、住院时间短,且术后下床活动时间短、肛门排气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5.71%,复发率低5.71%(P<0.05),充分肯定该治疗方法的应用价值。随着微创技术、腔镜器械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宫腔镜电切术治疗方案在临床应用逐渐广泛,受到了广大临床医生和患者的认可。其在黏膜下子宫肌瘤治疗过程中,具有以下优势:①于阴道置于宫腔镜,无需做开腹切口,体表无明显手术疤痕,符合女性患者对美观的需求,且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减少术后感染等并发症发生几率;②借助宫腔镜及其器械进行微创手术,能够准确观察肌瘤组织周围情况,能够清晰辨认细微组织,便于临床医生进一步对患者病情机械能准确判断,充分保障手术治疗的精准性,降低术后复发几率;③在治疗过程中,手术切口较小,能够有效保护腹腔内周围正常组织,特别是患者的卵巢功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患者的生育需求,且创伤小,出血量少,能有效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利于缩短患者的住院治疗时间;④此外手术治疗过程中,还可应用B 超监控来提高手术安全性和准确性,对于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具有积极意义[9-10]。
综上所述,将宫腔镜电切术治疗方案应用于黏膜下子宫肌瘤治疗过程中,手术疗效良好,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