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萌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江苏 南京 210023)
缂丝,作为我国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世界级非遗。近年来,由于党和国家不断加强对非遗手工艺的保护和宣传,在媒体的推动下,缂丝这项特殊的织造工艺逐渐被社会大众了解。希望人们都能继续弘扬中华民族传统工艺与文化,扩大各项艺术作品的市场,使其更加符合当代审美,为大众所用。
中国的“缂丝”源于西汉时期的西域和古埃及(“缂毛”工艺)[1],因缂丝织物的制作工艺繁复耗时,唐代主要用于制作皇家贵族的生活用品、装饰品、宗教物品,宋代则发展于江南。两宋期间,随着文人墨客的绘画与书法的兴盛,摹缂的书画作品规模远超前代,而且工艺比唐代更精细。明清时期,缂丝工艺发展到顶峰,种类繁多,创造了绣、画、缂三者结合的作品,还增加了丝、毛混织的工艺。其中,以龙袍的制作最为特别,材料上加了金银线和孔雀羽毛。到了近现代,这项古老技艺陷入了后继无人的窘境。随着国力的增强,在国家的大力扶持下,沈金水、王茂仙这两位缂丝名家通过生产和收徒,使得古老的缂丝技艺得以恢复;俞家荣、王金山等多位缂丝大家也充分继承和发扬了传统手法和工艺,并不断进行创新。
近几年,缂丝工艺的发展也是蒸蒸日上。2006年,苏州缂丝大家王嘉良与北京故宫博物院合作,用金线、银线和孔雀彩色羽毛线成功复制了明朝万历皇帝的华丽龙袍。2016年,青年服装设计大师范炜焱同样因“KE”系列极具创意的缂丝作品一鸣惊人。2006年7月,由中国上海国际时装联合会组织创办的“定制专业委员会”,以缂丝作为首要设计元素的定制时装产品,被全球各大媒体选入世界十大时装之都的巴黎,举行为期一周的国际定制产品展览,让全球各个国家都对缂丝有了新的认识和了解。缂丝已然融入各种创新设计作品,进入人们的生活。
缂丝作为传统手工织造工艺的一种,有“织中之圣”的美誉[2]。与其他手工织造工艺有所不同,缂丝的工艺特点是:缂丝的经线是不显现的,图案通过有色纬线缠绕经线来进行呈现。经线完整地贯穿画面,张力保持一致,幅面平整。纬线根据色块与色块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填补,色块与色块之间衔接自然,所以需要十几个甚至几十个舟形小梭,同时在画面上对色块进行填补,这就是“通经断纬”,也是缂丝的精髓。色块与色块之间会产生肉眼难以看见的空隙,也就是古人所谓的“雕镂之象”,像用刀刻出来的一样,有立体的效果,因此也叫“刻丝”。缂丝的最大魅力就是:织工能够根据图案色彩的需要,随意变换织造技法。缂织的技法种类繁多,常用的技法有平缂、戗、搭梭、长短戗、包芯戗等。根据图稿需要,可以组合搭配运用,正反两面如一,如“双面绣”一样,堪称中国传统工艺史上的瑰宝。
从缂丝作品的艺术风格来看,传统宋代缂丝作品讲究与传统艺术的融合。和传统绘画、书法的结合,使得缂丝题材不断推陈出新,这也与宋代文人画的盛行有着必然联系。宋徽宗赵佶酷爱研究中国传统绘画,曾在当时缂丝名家朱克柔的《碧桃蝶雀图》上亲笔题诗,足以说明缂丝在当时的地位。后来,北方缂丝的技艺转移到了南方,主要集中在苏杭一带,并流传至今,就是现在以苏州缂丝为代表的“明缂丝”。
“明缂丝”风格受宋代文人画影响颇深,讲究内容真实、生动自然,写实与装饰融合。不管是动物的神态表现,还是鱼虫花鸟等动植物的生活动态和形体造型,均栩栩如生。织造工艺细密适宜,设色古朴典雅,反映了当时文人雅士的审美品位。当时的代表性缂丝作品有朱克柔的《莲塘乳鸭图》[3]和沈子蕃的《梅花寒鹊图》。《莲塘乳鸭图》中莲花盛开的池塘、乳鸭嬉戏、奇山怪石等自然景致浑然天成,形象逼真,分色过渡自然细腻,巧夺天工。沈子蕃的《梅花寒鹊图》画面生动、疏朗古朴,画面中的审美元素表现出山水的恬静幽美以及文人的闲逸高雅之情。此后,吴门艺术名家画作成为缂丝艺术的主导题材,先后出现了吴圻等缂丝名家,作品包括《瑶池献寿图》《沈周蟠桃仙图》等。在工艺上,不断升级创新;在材质上,添加了孔雀羽绒;在织物制作方法上,创造了凤尾戗等新型技法,至今仍被广泛应用。彼时,人物题材的缂丝作品也开始出现,如吴圻缂织的沈周所著《戏婴图》等,显示了吴圻缂织技艺的独特风彩。随着缂丝技艺的普及,缂丝作品由原先的观赏性陈设逐渐发展为实用产品,开始为皇帝制作龙袍衮服、生活用品等。由于缂丝面料生产和制作的特殊性,能够充分彰显尊贵的地位,开始用于制作官服上的官补。从明朝万历年间至清朝康乾年间,能够完成这种高难度工艺的,唯有当时的“江南三织造”,即江宁织造局、苏州织造局和杭州织造局。
除了广为人知的“明缂丝”,还有一种鲜为人知的南通地区产生的缂丝风格,叫“本缂丝”,传承人为王玉祥大师。“本缂丝”作为最古老的缂丝流派,相较于姑苏的“明缂丝”,装机的经线更粗、张力更大,成品表面显现“瓦楞地”的特殊纹理,平整挺括,质地厚实,与“明缂丝”的轻盈手感不一样。“本缂丝”主要用于制作唐卡、袈裟、屏风、和服腰带以及手袋类产品,整体风格高雅尊贵,适合装饰点缀,与“明缂丝”的工艺及表现风格相比,各有千秋。由于“本缂丝”年代久远,一些生产技术在中国已经消失,古代从唐朝传到日本后,在日本被称为“本缀”。在历史上,“本缂丝”属于缂丝的早期产品,但有耐人寻味的艺术气质。“本缂丝”与“明缂丝”除了直观上的差异,在技艺上也有很大的不同,但通经断纬是两者共有的技法。
由于历史的原因,缂丝技艺在苏州、杭州、南京一带得以发展至今。在南京,有一位“80后”的缂丝艺术家—张磊。张磊从19岁开始接触云锦和缂丝技艺,一直从事至今。其作品主要以花鸟等文人画为题材,延续了宋画风格,皆为亲自设计、缂织而成。作品所呈现的细腻工艺,既充分借鉴了传统云锦的织金加工手法以及姑苏的刺绣工艺,又充分发挥了自身的缂丝技术优势和创意想法,并针对传统工艺的独特性进行了技术创新。作品注重色彩的运用搭配,把缂丝作品的古典之美表现得淋漓尽致。作品的涵盖面很广,涉及缂丝团扇、缂丝折扇、缂丝汉服、缂丝插屏、缂丝画作等,是一位非常有创新能力的传统工艺缂丝织造师。图1~2为张磊的作品《初春桃花斑鸠图》,整体色调古朴高雅,形象生动传神,织工精致,纹理均匀,不失缂丝艺术的诗情画意,堪称精品。
图1 缂丝成品
图2 斑鸠细节
缂丝技艺的传承与发展历经千年,经过时光的抉择与积淀流传至今,是民族文化思想和观念的高度融合。回顾中国丝绸工业的发展史,缂丝作为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织造工艺,充分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价值,凝结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也正是由于缂丝作品完全符合当代大众的独特眼光和审美情趣,这项能够代表手工技术最高层次的古老技艺才得到了继承和发展。手工艺人深刻理解其重要性,始终不忘初心,有过挣扎、有过放弃,最终还是在日积月累中,打造出令世人惊艳的缂丝艺术。也正是有了这一群人的坚持,缂丝技艺才能延续下去,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