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威 耿立明 孙焕良
摘要:如何在专业课融入课程思政元素,如何将立德树人理念体现在日常专业课教学中,已成为课程建设和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本文结合沈阳城市建设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介绍了数据智能处理技术教学团队在数据库系统概论课程中的课程思政案例设计与实践经验,根据数据库系统概论课程教学目标设计课程思政目标,围绕课程知识点和技能点挖掘课程思政映射点,补充完善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和思政教育载体,通过课程评价与课程思政评价,总结并开展下一轮课程建设工作。
关键词:课程思政;课程改革;立德树人;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1)16-0147-02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2017年12月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中指出“大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梳理各门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1]。
1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
牢固树立应用型办学理念,积极构建基于OBE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培养,积极开展富有学校特色的“五实”教育。
2课程目标
以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理论教学内容和难度以“基本”为标准,考虑工作岗位上所需的重要理论和基本实践能力,增加数据库和软件领域就业知识和技能的项目[2]。提升学生对数据库技术学习兴趣和自学能力。具体目标点包括:
(1)系统掌握数据库系统需求分析、概念设计、逻辑设计、物理设计、数据库实施和运行维护数据库设计全流程。
(2)熟练运用E-R模型对数据库系统进行概念设计。
(3)具备数据库系统部署能力,熟悉计算机硬件环境。
(4)熟练使用SQL语言操作数据库的能力。
(5)熟练使用SQL Server數据库管理系统完成数据库项目开发和维护。
3课程思政目标
树立正确“三观”,塑造良好人格;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自尊心、荣辱观;重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正确的情感价值取向;恪守数据库工程师职业道德,恪守IT从业者职业道德。
(1)培养高尚职业观,恪守IT从业者职业道德。
(2)界定数据库系统工程师岗位能力。
(3)透过时事热点事件,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温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学习并熟练数据库系统核心技术,提升学生自学能力,培养学生持续学习能力。
(5)巩固家国情怀,树立正确情感价值取向。
4课程思政元素设计与实践
4.1统筹数据库系统概论课程思政
2019年底沈阳城市建设学院发文建议在教学改革中启动课程思政,2020年春季学期《数据库系统概论》在线直播授课中已经引入思政元素,恰逢新型冠状肺炎病毒全球肆虐,思政元素扩充以先进人物、典型事迹、新闻报道、故事案例等,使第一轮课程思政建设体现足够的实时性。《数据库系统概论》教学内容与思政映射见表1所示。
4.2课程思政实例
(1)案例目的
在数据库系统概论课程绪论部分以“沥青滴漏实验”为切入点,说明科学精神和执着信念在科学和技术进步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体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学习IT技术类课程对改变世界、促进创新、科学精神的意义,弘扬科学观、坚持科研精神和创新意识。
(2)案例导入
在数据库系统概论课程导入部分,以“一些物质看上去虽是固体,但实际上是粘性极高的液体”这一论述为学生兴趣点,将材料工程学科与物理相关的著名沥青滴漏实验为切入点,拓展到实验方法和实验时间等相关问题。设计互动问答,引入沥青滴漏实验的意义,同时为后期其他案例融入奠定基础。
(3)思政映射点
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取得辉煌成绩,人们熟知的“两弹一星”“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北斗导航系统”“航空航天”等,这些成就都和我国科技进步密不可分,如何培养科学精神、塑造新一代科技人才是高校的育人任务。
沥青滴漏实验的思政映射点主要有两点:(1)作为科学实验,沥青滴漏实验时间必定会跨越百年,是人类开展科学实验的典型代表,引导学生对科学精神的向往、对科学技术的追逐;(2)任何科学实验或试验均离不开数据统计分析,数据库作为专门存储和管理数据的工具在数据统计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如图1所示这种在Excel工具中统计的数据未来将在SQL Server或MySQL进行存储和分析。最后,以当前国际范围内先进技术和新兴行业为例,论述计算机技术在引领科技进步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进而强化学生对本专业的学习信念。
5课程思政评价
沈阳城市建设学院网络教学平台在2019年启动运行,在线上线下教学中起到重要作用。疫情防控期间,数据库系统概论课程采用“课前布置视频学习任务”、“线上直播授课”、“课后线上作业讲解课”、“线上上机指导课”等教学形式。在这一轮授课中首次实施课程思政,开展课程思政案例授课至少8次,在结课时课程效果调查问卷中,从学生对课程思政的效果来看,77%学生认为课程思政效果较好,如图2所示。
6总结
教学团队认为课程思政如同其他教学改革一样,是不断更新不断迭代的过程,因此通过教师和学生对课程思政效果的评价,对比课程思政预期成果,结合课程特点和课程性质,形成整套课程思政改革体系将更有利于课程思政的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2017年12月6日
[2] 张利华.“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中思政元素的设计[J].计算机时代,2021(5):103-106.
【通联编辑:光文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