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伟
[摘 要]云南山歌是云南优秀民俗文化的代表,蕴藏了云南人民的智慧与思想。新时期,云南山歌呈现出传播便利化、风格多元化和逐渐商业化与市场化的新特点,但同时面临传承力度不够、内容同质化和庸俗化、人才缺乏、未得到有效重视等发展困境,不利于农村文化的发展、农民价值观的培育和农村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对此,应嵌入优秀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续加强与其他地方山歌和民歌的交流借鉴;规范内容,去除庸俗和低俗;培养优秀的山歌人才,增强山歌发展传承的实力,从而促进云南山歌的发展。
[关键词]新时期;云南山歌;新特点;发展困境;优化路径
民俗文化既包括道德情感、民间信仰等,也包括传统表演与手工艺品等多种表现形式,它是沉淀在历史中的特殊的文化结晶,体现了农村特殊的人文关怀与精神风貌①。云南山歌是一种极具地域特色和乡土气息的文化艺术形式,是云南优秀民俗文化的代表之一。孕育于独特的山地地理形态的云南山歌,在长期的发展和演变中,形成了自己独具一格的艺术形式和表演风格,它蕴藏了人民淳朴的民风,蕴含了人民对生活的热爱与向往、对爱情与家庭的追求,表现了人民原始的性认知。云南山歌反映出勤劳的云南人民的智慧与思想,其在融入自然元素的基础上,以云南方言为基调,一般以调侃开头,即兴表演为主,内容上与人民的生产生活高度吻合,抒发人们真挚的感情,以达到消愁、示爱、求婚或交友的目的,在形式和语言风格上喜闻乐见、随意奔放,深受农民的喜爱,在农村居民日常生活和劳动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成为了农民生活的必要组成部分。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和农村社会的日渐开放,农村社会环境发生了激烈变动,传统的农耕社会逐渐转变为现代的工商业社会,扎根于农村“土壤”的云南山歌也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但同时云南山歌也遭受着现代社会的猛烈冲击,发展面临诸多困境,既不利于农村文化的发展传承,也不利于农民正确价值观的树立,更不利于农村乡风文明建设。因此,思考云南山歌发展面临的困境,提出发展建议,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一、新时期云南山歌的特点
新时期,云南农村居民对云南山歌的热情有增无减,尤其是中老年人对山歌依旧钟爱有加。山歌成为农民劳动和娱乐不可或缺的部分,其广泛存在于农村婚嫁、杀猪等庆祝活动之中,甚至在殡葬仪式上也不乏云南山歌的出现。山歌成为云南农村居民,特别是乌蒙山区人民文化娱乐的重要方式。调查发现,很多村民对于港澳内地一线大明星一无所知,但对于毛家超等山歌歌手却了解十分透彻,时常将其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资。有的人虽不识字,对文字一无所知,但也能把山歌唱得有声有色。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传统农村社会封闭性被逐步打破,手机等新媒体在农村日益普及,传统的云南山歌,不论是在传播方面,还是在风格内容等方面,均发生了一些显著变化,呈现出一系列的新特点。
(一)传播便利化
伴随着时代和社会背景的变化,农村信息传播方式、农民的娱乐和生产生活方式均发生了显著变化,以往农村“通讯基本靠吼”的局面得到根本扭转,农村信息传播更加便利,方便快捷的智能手机等新媒体逐渐流行,这给云南山歌的传播搭建了良好的平台,使得山歌传播更加便利。
1.传播渠道多样化
由于交通和通讯条件的限制,原来云南山歌主要通过在山坡上和田野间对唱或个人独唱的形式展开,传播上以口耳相传的人际传播为主,传播渠道极其有限。随着农村社会的激烈变迁,云南山歌传播渠道呈现多样化的趋势。第一,新媒体成为山歌传播的主渠道。面对面唱山歌的方式逐渐衰落,在自媒体建构的虚拟空间展开对歌日益成为主流。自媒体传播有廉价易得、简单易操作、门槛低、平等传播、互动及时等优点,“使此前在文化发展与传播中处于话语劣势的‘沉默的大多数找到了表达自我的空间、机会和载体”①,为山歌的传播提供了良好的基础。特别是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逐渐成为农民生活的必备品,随之而来的便捷的网络更是为云南山歌的新媒体传播点燃了催化剂,于是手机等新媒体成为云南山歌传播的主战场。很多人在手机上建起和加入山歌微信群和QQ群,通过群聊的方式,对唱和编唱山歌,跟群友分享自己的山歌成果。同时,抖音、快手等手机软件也被农村群众普遍使用,成为群众看山歌视频和听山歌的主要平台。在新媒体上听山歌、唱山歌、看山歌成为很多人生活的常态,这既扩大了农民交际圈,又丰富了其业余生活。第二,录制的光盘为山歌传播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电视的普及,推动录制光盘在农村的流行。录制光盘也成为农村山歌市场的一大热点,各式各样的山歌光盘抢占农村光盘市场,山歌光盘成为很多家庭的常备品。播放山歌成为很多百姓的时尚和放松娱乐的主要方式,山歌的内容和稍有名气的山歌演唱者都成为很多百姓聊天的热点话题。第三,现场山歌演唱依然占有一席之地。毫无疑问,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现场山歌演唱受到严重的冲击和打压,市场一度萎缩。但原始的现场山歌演唱有着难以替代的带入感,它能为人们提供直接的山歌体验,给人以视觉和听觉极大的触动,因此深受人们的喜爱,目前依然活跃于春节期间的游玩场所、杀猪庆祝和喜宴庆祝等活动中。
2.传播突破了地域壁垒
云南山歌面向群众而创作,大量使用方言词组,读起来朗朗上口,通俗易懂;用最为常见的事物作为意象来填充歌词和用事物的发展规律来叙述故事,其构思耐人寻味,从而唤起人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写作上极具讽刺性与对偶性,語言幽默生动②。这些特点为地方山歌的对外传播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加之传统农村自给自足的平衡状态被打破,农村社会流动性加大,地区间的交往交流日益频繁,导致农村信息传播的地域壁垒被逐渐打破,为山歌的跨区域传播带来了良好的契机。因此,山歌突破了地域的限制,不再是地方私有物,随着人员流动,或者网络传播,山歌逐渐向外区域,甚至是其他省份传播,而且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山歌的交流、交融和共享,呈现出山歌发展的新局面。
(二)风格多元化
由于农村人口交流圈子的扩大与交流频率的增加,加上农村社会的变化和农民文化精神需求的日益多元化,为了适应农民的文化精神需要,云南山歌风格也随之逐渐多元化。第一,在地域限制被打破之后,不同地区山歌之间交流得以实现。在发展过程中,根据人们自己的喜好与需求,云南各地的山歌风格日渐多元化,既包含传统元素,又融入了现代化的元素,如网络词汇、流行用语的使用,还吸收了其他地区山歌的一些内容,使得山歌风格逐渐丰富起来。第二,传统的云南山歌主要以云南方言为基础,以简单的对唱和独唱为主,哼唱风格单一。随着社会的发展,山歌风格日益多元化,形式多样,在风格上有所创新和突破,实现了单一风格向多样風格的转变,不再是以单一的方言为基础,而融入了大量普通话的成分,使得山歌更加通俗易懂,易于向外传播,进而扩大传播面和影响力。此外,山歌表演风格也与时俱进而变得多样化,烘托出时尚气息和愉悦氛围,出现了演员新潮的服饰、男女反串、劲辣的配舞等。乐器演奏方面,除了传统的笛子、二胡、锣鼓等民族乐器外,也运用现代电声乐器,还加入了DJ的风格①。
(三)逐渐商业化与市场化
由于云南人民,包括以部分贵州人为代表的外省群众对山歌的喜爱,因此广大农村群众对云南山歌有着极强的消费心理,使云南山歌文化消费需求大,山歌市场广阔,云南山歌隐藏着巨大的商机。需求逐渐催生了市场,在市场的运作中,山歌日益商业化。很多企业和山歌歌手看准山歌商机,开始抢夺山歌市场。一些唱功扎实、表演天赋高的山歌歌手,为了提升自己的知名度与人气,以得到丰厚的报酬,经常参加各种商业和公益演出。一些山歌歌手推销自己的作品以扬名获利,并渴望拍山歌剧、出专辑。一些山歌歌手时常在快手、抖音等直播平台开山歌直播,吸引粉丝,提高自己的知名度。与此同时,山歌文化市场孕育而生,一条以包装、策划、销售、制作山歌产品的文化产业链就此形成。一些私营影视文化公司、艺术传媒工作室、影碟制作公司瞄准了山歌这一商机,找山歌歌手拍摄山歌剧、录制专辑,后期合成制作成光碟、唱片发行销售。
二、云南山歌发展的现实困境及其后果
改革开放以后,农村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农民间交流的日益频繁,极大促进了云南山歌的发展,在一些地方出现了很好的发展局面。然而,必须看到,由于历史和现实等多重因素,云南山歌发展面临诸多困境和挑战,不仅成为云南山歌发展的制约因素,而且对农村的发展和农民的进步产生了极大的消极影响。
(一)山歌发展困境
目前,云南山歌在发展方面,面临许多现实困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传承力度不够
当前,农村的传统文化不断遭受城市文化冲击,农村文化发展位于尴尬的处境,如庙会、灯会等文艺活动逐渐式微,清明、端午、春节等传统节庆文化活动日益淡化。相反,一些城市消费型文化,如娱乐歌舞厅、网吧等,却大量出现在农村,对农村年轻人影响很大②,使得年轻人娱乐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加上流行音乐的强烈冲击,导致传统的云南山歌传承状况不容乐观,山歌队伍老龄化问题非常严重。一方面,很多年轻人忙于工作和学习,在农村生活的时间很少,与山歌没有充分的接触,缺乏学习山歌的机会与时间。另一方面,很多年轻人兴趣转向了流行音乐,对山歌失去了兴趣,宁愿去KTV唱流行歌曲,在手机上听流行音乐和去网吧消遣时间,也不愿唱山歌,导致农村年轻人普遍不懂山歌、不唱山歌,山歌传承成了中老年人的事,长此以往,山歌传承后继乏人。有部分年代久远的传统山歌,未进行很好地整理、收集和保护,导致一些古老的山歌濒临失传。伴随为数不多会唱这些山歌的民间老艺人的离世,很多优秀的山歌日后将不复存在。
2.内容同质化和庸俗化
当前,云南山歌发展中另一个严重问题是创新不足,山歌内容同质化和庸俗化严重,这严重影响着山歌的品质,给云南山歌的发展和传播带来了非常不利的影响。一是山歌内容同质化、千篇一律问题严重。虽然不同地方山歌实现了一定的交流,呈现内容风格多元化的良好局面,但内容陈旧和同质化的问题依旧普遍存在,具体表现为:有的山歌没有很好地融入新元素,进行相应的创新,陈词滥调泛滥,“老掉牙”的现象普遍存在;有的地方的山歌缺乏自己的特色,山歌内容过度相似,区分度不大,内容上高度同质化,没有生命力可言,对民众没有吸引力。二是山歌庸俗化问题严重。由于缺少严格的把关环节,加之群众价值观和认识的错位,导致有的山歌一定程度上出现了色情化和过度庸俗化的问题,大量“调戏”“偷情”“出轨”等内容出现在山歌中,对山歌的发展造成了很恶劣的影响。如“荤段子”在一些山歌中被广泛利用;有的山歌的对话中,充满了邻里吵架、夫妻斗嘴时骂的脏话与粗话;有的山歌录像作品存在演员衣着暴露、床戏频繁等问题;有的山歌作品中存在隐晦的淫言秽语。
3.人才缺乏
年轻人是建设乡村文化的主体,也是山歌传承和发展的力量之源。但受城镇化的影响,很多农村年轻人都外出打工,有文化、有知识的精英人士只出不进。在农村留守人员多为老弱病残幼,农村空心化问题十分严重,导致农村文化建设缺乏必要的文化精英与人力资源①,也导致山歌发展人才匮乏,发展动力严重不足。退一步讲,目前虽然有许多农民依旧唱山歌,很大程度上也只供群众娱乐之用,处于初级水平,谈不上对山歌发展有多大的促进作用。总之,农村人才的大量流失和很多唱山歌的人层次不高,加上年轻人对山歌不感兴趣,更加剧山歌人才缺乏的困境,农村难以挑选或直接挑选不到优秀且喜爱山歌的人才,农村唱演和传承山歌的优秀人才缺乏,优秀的山歌带头人少之又少,严重限制了山歌的影响力、传播力,制约了山歌的可持续发展。
4.山歌未得到有效重视
一直以来,很多人,包括部分云南人,对云南山歌采取排斥态度,认为云南山歌上不了台面,唱山歌是伤风败俗的事,在很大程度上完全否定了云南山歌。当然,不排除山歌本身中存在一些糟粕和不合理部分,如有的山歌色情过度和格调低下,容易使人反感。但从综合来看,山歌之中不乏一些积极向上的优秀作品,它们对农民的生活起到了重要作用。从这个层面来看,山歌理应得到重视。但真实情况恰恰相反,山歌没有得到很多人,尤其是相关部门负责人的重视,他们没有充分认识到山歌的作用,也没有关注山歌的发展,社会上随意贬低山歌和排斥山歌的现象普遍存在,导致山歌发展停滞,徘徊不前,云南山歌文化日渐式微乃至消亡的势头已经初见端倪。
(二)产生的后果
云南山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如不加以改变,长此以往,将产生以下几个不利影响。
1.不利于农村文化的发展
作为民俗文化代表的云南山歌已经扎根于群众之中,成为群众生活不可分割的部分。经过长期和云南人民生产生活的糅合,云南山歌成为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云南农村文化的有机构成部分。山歌发展困难重重,将极大制约云南山歌文化事业的发展,进而影响到整个农村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对农村文化的繁荣发展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不利于云南农村文化振兴。
2.不利于农民价值观的培育
山歌已经很好地融入群众的生活,潜移默化影响着农民价值观念。若山歌宣传正确的价值观念,将对培育农民价值观和孕育良好的农村社会风气大有助益。但目前有的山歌传播的依旧是陈腐落后、男尊女卑等错误价值观念,内容色情、恶俗,长久以往,将扭曲农民价值观,极大不利于农民正确价值观念的培育。
3.不利于农村社会良好风气的形成
有的山歌一定程度上透露了社会不正风气,如争名夺利、自私自利、出轨偷情、相互谩骂、打击和调侃,把人性不好的一方面展现出来。这些低俗和恶俗山歌内容的传播,将对农村守望相助、邻里团结、讲人情、守秩序等文明乡风的建设产生很大的冲击,不利于农村传统美德的传承和农村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最终不利于农村乡风文明建设。例如,有的山歌中宣传的错误的婚姻观和随意的两性观念会被意志不坚定的人所接受,这就有可能引发出轨、离婚等严重的社会问题,严重败坏农村社会的风气。
三、云南山歌发展优化路径的思考与建议
在农村社会的转型时期,面对流行音乐和农村社会变化的冲击,云南山歌生存和发展空间一度受到挤压,山歌市场存在萎缩的风险,山歌文化有减退乃至消亡的势头。由此,促进云南山歌的发展,探寻云南山歌发展的路径,给予云南山歌发展以理论上的回应,显得尤为重要且必要。
(一)嵌入优秀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文化作为社会必不可少的部分,其发展必须适应时代的变化,满足时代的需求。农村“社会变动很快,原来的文化并不能有效地带来生活上的满足时”①,创新文化就势在必行。习近平指出,“传统文化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受到当时人们的认识水平、时代条件、社会制度的局限性的制约和影响,因而也不可避免会存在陈旧过时或已成为糟粕性的东西”,为此要“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共同服务以文化人的时代任务”。②山歌作为乡俗文化和传统文化的代表,也不可避免会存在一些糟粕。在新时期,应正确对待山歌,做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加以继承”③,并创新性地发展山歌,为山歌嵌入新元素,使山歌发展顺应时代变化。第一,将优秀文化嵌入山歌中,使山歌拥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基础。进一步对山歌进行改造,把如经典诗词、戏曲等传统优秀文化适度融合在山歌中,让山歌成为展现传统文化魅力、弘扬传统美德的新载体,从而赋予山歌新魅力。第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嵌入,让山歌成为新时代弘扬正确价值观念的新阵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新时期全体人民普遍认可的价值观念和行为理念,凝聚了全体人民的广泛共识,是符合时代、深得人心的优秀价值观。在山歌中,应适当加入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或者推出以核心价值观改编的优秀山歌,把山歌改造为宣传和凝固核心价值的新歌。
(二)继续加强与其他地方山歌和民歌等的交流借鉴
文化需要一定的交流和借鉴,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当前云南山歌虽然突破了地域限制,但与其他地方山歌和民歌的交流并不十分充分,有效交流较少。即使交流,也多浮于表面,流于形式,没有实现深层次的交流,也就没有很好促进云南山歌的发展。因此,当前应继续加强与其他地方山歌和民歌的交流,在内容和风格上借鉴其他山歌或民歌,特别是优秀的山歌和民歌,如对客家山歌、湖南山歌、广西壮族民歌、陕北民歌等的学习借鉴,在表现风格和内容上可在不失本味的基础上,充分模仿,把其他音乐的元素充分融入山歌中,用其他歌曲的演唱方式和歌词书写风格对山歌进行适当改编,以增加云南山歌的包容性和内涵,赋予云南山歌新的生机与活力,使云南山歌获得更好的发展。另外,充分借鉴《刘三姐》成功经验。1960年电影《刘三姐》通过影视媒介与民间“传播领袖”的勾连,完成从幻象到现实的形象、从传说到银幕的完美转换,创新整合并传播独具魅力的少数民族文化形象④,很好地宣传了广西壮族山歌,迅速提高了壮族山歌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也为其他山歌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因此,云南山歌应学习《刘三姐》经验,进一步丰富表演形式,在小品、相声、电影等作品中适当穿插优秀的山歌作品,进而实现山歌的多维度发展。
(三)规范内容,去除庸俗和低俗
诚然,正如学者张鸣所说,“黄色戏和淫歌,虽说格调不高、肉欲横流,但其中包含着农民大胆追求性爱、冲突压抑的情感”。①同样,云南山歌一定程度上承载着人民的性观念和狂野的性追求与性幻想,是农民缓解性压抑的方式之一。从这个角度考虑,山歌中适当“奔放”的内容存在一定的合理性。但很多山歌内容过度表现这一方面,反倒使得山歌内容色情化,加之其他大量不合理,甚至恶俗内容的表现,致使有的山歌过度庸俗和低俗。因此,规范云南山歌的内容,去除其中庸俗和低俗的部分,极为必要。首先,应加强对山歌演唱者的规范和约束,对演唱者进行一定的教育,培育其正确的演唱理念,从源头上规范山歌内容。其次,以法律为依据,对山歌发行和传播过程实行强有力的监管和规范,对不符合要求、内容低俗、质量差的作品不予发行,对已发布的不良山歌及时删除,对不法传播分子依法依规严惩,切断传播途径,阻止其继续传播,防止造成更大的不利影响。另外,正如习近平所强调,社会主义文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进行无愧于时代的文艺创造”。要“加强现实题材创作”,“倡导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抵制低俗、庸俗、媚俗”。②因此,云南山歌在内容上要高度与时代接轨,与新时代环境有机融合,多站在农民的位置,用农民的眼光诠释世界,多创作一些反映人民生活和社会状况、承载人民新期待和抒发人民心声的作品。进一步提高山歌作品质量,制止恶意、低俗和变味的山歌改编,实现云南山歌从古老到现代的有机衔接。如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云南各地推出的疫情防控山歌,内容极其丰富,包含了疫情常识、防范措施、国家防疫政策等,不仅具有较高的娱乐价值,而且具有一定的普及疫情知识、教育民众防疫、推进农村疫情防控工作的作用。
(四)培养优秀的山歌人才,增强山歌发展传承的实力
人才是山歌获得进一步发展的基础,而山歌发展后继无人、缺乏优秀的人才则成为这个基础的最大威胁。对此,政府应加大对山歌的重视程度,注重山歌人才的扶持和培育力度,培養山歌发展强有力的“领头羊”。第一,注重本土山歌人才的挑选。本土山歌人才最接地气,传播和传承山歌较为容易,传播发展山歌优势明显。鉴于此,应从本土山歌歌手中挑选出综合素质高的人进行培育,重点培养,进一步提高其综合素质,让其成为山歌传承的主要力量。第二,引进外地人才参与山歌的发展和传承,加大山歌发展的力量支撑。虽然本土人才具有显著优势,但也存在诸多弊端,如本土人才文化程度低,演唱天赋、表演能力有限,影响力低,没有使山歌对外传播的足够能力。而外来优秀的人才可以很好地克服这些弊端,特别是具有高影响力的音乐人,无疑为山歌发展传播锦上添花。对此,在山歌发展中,应注重外来人才的引进和吸收,通过工资、住房、居住环境和高福利等有吸引力的条件招揽外地人才来发展云南山歌,从而壮大山歌发展的实力。
此外,应加大对云南山歌的宣传力度,给予山歌一定的正面宣传,邀请著名导演、演员为云南山歌代言,制作出精美的山歌宣传片,并定期举办山歌节、山歌大赛和山歌表演等活动,增加山歌的趣味性,让民众广泛参与山歌活动,扬起山歌传播的热潮。例如,云南晋宁在2019年2月19日在宝峰街道宝峰民族文化广场举办的“2019云南·晋宁第22届宝峰闹春调子会”山歌活动,吸引了周边4万余人前来观赏,山歌活动成为当地群众正月十五闹元宵的一大亮点,也成为当地的一个文化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