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营口市着眼于人才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根本任务,不断完善工作机制,推动人才工作更好地服务本地区重点产业、重大项目和企业发展需求,实现人才工作与经济社会融合发展。
完善服务发展运行机制。完善领导小组议事协调等工作机制,连续3年召开人才工作述职评议会,压实各级党委(党组)及其主要负责人抓人才工作责任。连续6年组织开展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依据考核结果进行通报表彰,形成了“考核、反馈、整改、提高”的一体化推进机制。
完善服务发展导向机制。每年编制发布《人才需求目录》,确保人才引进培养有的放矢。连续两年举办“高层次人才营口行”活动,先后邀请院士、国家级人才项目入选专家等47位高层次人才与企业对接洽谈,签订技术开发、人才聘用等合作协议30份,助推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出台《“营口英才计划”管理办法》《“营口英才计划”项目管理办法》。到2020年年底,全市专业技术人才、技能人才总量分别达到29.7万人和26.1万人。
完善服务发展保障机制。出台《引进高层次人才十条措施》《人才智力柔性引进工作实施办法》等政策文件,保障和推动用人主体加强人才(柔性)引进使用工作;研究起草《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为符合条件的创业人才提供最高100万元的“人才投”资金支持;投贷联动为人才企业提供5.1亿元投融资扶持。成立营口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形成了互联网与项目运营、人才交流、大数据、企业结算相互融合、相对完整的生态体系,举办招聘活动163场,引进各类人才7239人,解决就业2.6万人,完成营业收入38.2亿元、税收2.5亿元。
完善服务发展实施机制。发挥组织部门牵头抓总作用,引导和支持各级党委(党组)紧扣产业转型升级对人才的需求,整合人才力量和资源服务振兴发展。近3年来,全市共实施人才工作项目111个,列支项目补助经费269万元重点支持49个市级人才工作项目,带动各级财政、社会力量投入资金3.2亿元用于人才资源开发。比如,实施“企业·博士双创计划”项目,市人才专项资金列支合作项目支持经费261万元,促成大连理工大学、辽宁大学等高校与辽宁东盛、康辉石化等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辽宁科技学院帮助五矿营口中板公司每年创造直接经济效益7500万元。
完善服务发展宣传机制。开展“寻找身边最美人才”“振兴发展靠人才”等多个主题宣传活动,大力宣传在引领创新驱动发展和重大任務攻关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人才典型,引导和激励人才在转化成果解难题、创新创业谋发展中实现人生价值。一年来,通过媒体宣传创新创业典型及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等重大任务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各类人才100余人次,在全社会形成了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