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笋

2021-07-25 16:32杨志艳
新青年 2021年6期
关键词:笋子野山家乡人

杨志艳

我的家乡盛产竹子,每年春至柳树发芽、春雷阵阵之际,满山遍野百花次第开放,春雨像温柔的母亲用一双粗糙的手轻抚着大地万物。竹林里的笋宝宝早就渴了,按捺不住内心小小的激动,争先恐后地冒出了头。

刚出土的笋宝宝着一身黑褐色的外衣,欣欣然张开了双眼,好奇地打量着这个世界,怯生生地不肯多露出一点儿小脸。但钻出地面仅仅一天一夜的工夫,它就熟悉了周围的环境,于是采阳吸露后个头儿开始突飞猛进,蹿得飞快,迫不及待地向大地展示着它的与众不同。事实证明它足够引人注目,因为每到春黄不接、食之无味的时候,嫩笋的横空出世妥帖地抚慰着人们熬了一冬的期盼,终于可以在春回大地的时候沾点儿新、尝点儿鲜了。由此可见,竹笋唤醒了人们崭新的味蕾。

小时候常常与农家孩子结伴而行到她们家后面山上去掰笋子,我们背着她家自制的竹篾子背篓高一脚低一脚地走在山岗上。掰完笋子,小伙伴们喜欢去采那些野花儿做成简单的花环戴在头上,然后再一起到瀑布下面洗把脸,摊开稚嫩的小手掬把清洌的甘泉水喝一喝,感觉困乏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如若碰到一丛金银花我是断然不会放过的,小伙伴们定会帮我采摘一些。说来采金银花也是有点小学问的,花开了就不能要了,采的花儿非要含苞待放的那种,回家后洗净,然后就着电饭锅蒸一蒸,最后放在太阳下晒干。母亲喝茶的时候总喜欢放一点儿,茶中有花的香气,不仅增加了芬芳的口感,而且金银花还能下火,具有清热解毒、疏利咽喉的功效,一箭双雕,何乐而不为呢?

笋子掰回家后,我们要把它的外壳去掉。每次拎着笋子的头须我就不免想起电视剧《三毛流浪记》中的“三毛”,那3撮头发挺像笋宝宝顶端的发,只不过我们要把它的外衣以及顶部的毛发层层剥掉,最后只剩下淡黄色的“内核”了,但凡中间有竹节的部位就有一圈白色镶嵌其中。笋宝宝从小就有宁折不弯的个性,剥光衣服了依旧直挺挺地躺在大木盆里。人对于食材加工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只见炊烟升起,灶里烧起大火,大铁锅里开水翻滚,我们把大木盆里的嫩笋统统倒进锅里焯水。笋子一遇沸腾的水就没了脾气,质地开始发生变化,起锅沥干水后洒上盐放到农家晒粮场的水泥板上炙晒。笋子在光合作用下水分一点点丢失,从绵软状态又慢慢恢复到刚直的富贵黄,完全晒好的笋子我们常常用棕叶捆绑,一般用来烩腊肉招待前来拜年的亲朋好友。当然,焯水后的新鲜嫩竹笋炖肉或煸炒五花肉都是不错的选择,即使是不沾荤腥的清炒那也是又香又脆,吃起来回味无穷。

不管是晒干的竹笋还是新鲜的竹笋,家乡人只吃野山竹,那种粗壮的家竹从来不挖,也不掰来吃。据我母亲讲,野山竹口味颇佳,那些家竹别看外表厚实光鲜,可吃起来不是苦就是麻,非要煮后在凉水里漂上几天才能去味。生在山区,地大物博,野味众多,家乡人当然有资格挑三拣四的了。

参加工作后,我对掰笋子依旧有着深深的情结,于是某年春季邀友人到高大险峻、曲径通幽的深山密林里掰竹笋。要知道越是荒无人烟的地方,竹笋越是肥厚,可是真正地踏入荆棘密布的林子后却害怕熊出没,蛇出行,所以只是沿着路边掰,没多久就掰了3大麻袋。可是掰得太多,离停车的地方又太远,于是就尴尬了。还是友人脑子灵活,就地寻到一个阴凉处动手剥笋。幸亏她还随身携带了一把小刀,只见她先用刀子从头至尾轻轻一划,然后按着笋子的头顺时针一扭,层层笋壳就开始自动分离,于是她划我拧,3麻袋竹笋经我们剥壳后就缩减成了2袋,我和她正好一人扛1袋。回来的路上她还告诉我,家里的小锅小灶不适宜给这些笋宝宝焯水,无非是多费一些盐,把这些盐子放在大盆里一层层地排,然后一层层地洒盐,晒出来的笋子比焯过水的还要好吃。有了她的经验传授,我到超市里买了好几袋盐腌嫩笋。那些大胶盆里的笋子经过盐的浸泽,光渗出来的水就有小半盆,倒掉多余的盐水,捞起笋子迎阳暴晒。笋干儿储存至寒冬腊月、大雪封山之际,再把它们与猪蹄炖一锅,邀上几位好友欢聚一堂品着小酒,吃着人间美味真是喜不自胜。如同李商隐笔下的描述:“嫩箨香苞初出林,於陵论价重如金。”

又一个繁花似锦的春天如期而至了,儿时的伙伴大多迁居城市,时下饭桌上的菜品豐盛,已没多少人愿意去干掰竹笋的苦行。家乡的雨后春笋是不是又一如往常正在节节高升了呢?

猜你喜欢
笋子野山家乡人
扯笋子
陈吉瑞:创业有成不忘根 致富情系家乡人
挖笋子
我忘了这是冬天
千斤顶压笋子
家乡记
兔子做的事
野山椒里淘真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