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生活 发展高中生地理实践力

2021-07-25 16:17陈长舟
教育界·上旬 2021年6期
关键词:乡土现象情境

陈长舟

【摘要】生活化教学源自陶行知的教育理论,它将生活元素与教学有机结合起来,通过生活元素来促进学生实践力的提升。本文首先主要分析了地理实践力的概念及培养的意义,然后阐述了高中生地理实践力现状,最后探究了生活元素的融入对高中生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重要性,以及生活元素在高中生地理實践力培养中的应用,旨在唤起教师对生活元素的关注,使其能够有效运用生活元素来提高高中生地理实践力。

【关键词】生活元素;高中地理;地理实践力

地理实践力是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学生在学习地理学科中应当具备的能力,对学生掌握扎实的地理学科知识具有重要意义。但客观而言,地理实践力的提升并非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在相应的实践中形成的。在高中地理实践力教学方面,生活元素发挥着突出的作用,以下将展开具体分析。

一、地理实践力的概念及培养的意义

在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容中,地理实践力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所谓地理实践力,是指学生在地理户外考察、社会调查、模拟实验等一系列活动中具有的行为品质[1]。地理实践力是新课程改革的目标要求,是检测地理教学成效的重要评判标准。具备一定地理实践力的学生可以在相应的辅助支持下,开展相应的地理知识实践、探究和分析,进而感知地理学科的魅力,提高地理学科兴趣和学习能力。由此看来,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二、高中生地理实践力现状

高中阶段的学生课业压力较大,而地理实践力的培养需要借助大量的实践和探究才能够养成。因此,不少地理学科教师出于高考压力,在地理教学中对学生地理实践力的培养不够重视,忽视学生地理实践力提升方法的挖掘,如缺乏对自然现象的探查、对社会现象的引入、不关注乡土资源、不注重生活情境创设等,导致高中生的地理实践力提升效果并不理想。这一现象在全国各地的高中阶段的地理教学中普遍存在。

三、生活元素的融入对高中生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重要性

高中地理实践力的培养具有一定的难度,它并非一蹴而就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讲求方式和方法。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融入生活元素的高中地理实践力教学能收到较好的效果。首先,生活元素源于实践,可以深化学生对地理学科的认知,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地理实践力是学生对地理学科知识的实践能力,因此,地理实践力需要在生活中得到实现,而生活元素正是源于实践,能够促进和支持学生地理实践力的培养。其次,生活元素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契合,能让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参与兴趣得到有效提升。地理实践力需要借助相应的场景来呈现和渗透,但不少学生对地理实践力实现场景理解存在一定的障碍,而生活元素多源自学生生活经验,所以能够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增强学生的参与兴趣。

四、生活元素在高中生地理实践力培养中的应用

(一)挖掘自然现象,激发学生兴趣

生活中,我们常见的一些神奇的自然现象其实都充满地理学知识,在地理学科中都可以找到相应的解释。因此,在高中地理学科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深入挖掘自然现象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力[2]。在深入挖掘自然现象方面,笔者认为,教师一方面需要结合学生的兴趣,选择学生最为感兴趣的自然现象来应用;另一方面需要结合教材的章节内容特点来选择自然现象元素融入教学中,而并非想当然地引入自然现象。

例如,湘教版高中地理教材必修一“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这一章节内容逻辑严密,层次感强,其中,我国的洪涝灾害是重点内容。考虑到很多学生听说过但没有真实感受到洪涝灾害的严重性,教师就可以对洪涝灾害这一自然现象进行深入的挖掘。首先,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1998年中国长江流域洪涝灾害的视频片段,让学生对洪涝灾害的严重性有直观的认知。其次,教师可以借助教具,如长江流域地形图、气候图等来引导学生探究长江洪涝灾害发生的原因,同时为学生划分学习小组,并随机提出探究问题——结合我国的气候、季节、河流与城镇分布情况等,谈谈如何规避洪涝灾害的发生。上述一系列操作,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二)导入社会现象,促进学生实践

地理实践力在社会现象中能够得到进一步的应用和体现。社会现象包罗万象,其中有很多是学生十分感兴趣的内容,这些社会现象可以为学生提供大量真实的实践材料。在地理实践力培养教学中,教师一方面可以将社会现象作为导入素材来引起学生的关注,促进学生实践力的提升;另一方面可以直接将社会现象作为主题融入学生实践中,以促进学生地理实践力的提升。

例如,在湘教版高中地理教材必修二“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这一章节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思考人类活动对大自然带来的危害,并为学生布置任务——探究人类活动所导致的环境问题主要有哪些,这些问题给人类带来了哪些危害,如何解决这一问题。通过这一个问题串,学生就可以开展自我探究和分析。比如,学生会通过查找各种文献资料,开展社会调查、实验研究等来解答问题,如针对“夏季的高温可以煎熟鸡蛋”这一现象,学生通过查找资料和观察实验,可以断定这一现象的真实性,并从中探索出原因——全球气候变暖,在调查探究中提升自身地理实践力。

(三)巧用乡土资源,提高学生探究能力

乡土资源主要指的是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具有教育价值的特有文化内涵、地域特色。乡土教育资源涵盖的内容比较多,如区域内的风土人情、文化艺术、历史、自然资源、地理环境、民宿风俗等,其中有助于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的资源都属于乡土教育资源。将这些资源融入地理教学中,一方面可以深化学生对乡土资源的认知和了解,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对家乡资源的热爱。教师可以通过三个方法来实现乡土资源在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方面的价值,一是区分资源特点,提高选择针对性;二是接轨学生特点,灵活选择资源;三是融入教学过程,提升乡土资源价值。教师可以结合实际情况灵活选择相应的乡土资源,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力。

例如,在湘教版高中地理教材必修一“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引入乡土资源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教師可以引导学生分析本地山地和平原地区的城镇分布、公路走向的特点,如借助本地区地图来让学生分析地形对聚落及交通路线的影响。通过分析,学生可以得出本地区的山区S形公路居多,人们居住分布比较零散,有的地区一座山只有一户人家;而平原地区的公路交通多为直线,同时城市村落成聚集性分布。分析的过程就是学生地理实践力提升的过程。

(四)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深研

生动的生活情境可以为学生创设真实的实践情境,这样一来,学生就可以明确具体的地理实践力主题,在真实的场景中对地理知识进行研究和分析,在真实场景中进行深入实践,从而提高实践力。具体而言,首先,教师要结合地理教材和学生的需求来创设生活情境,只有契合地理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兴趣点、发展点的内容,才有可能达到最佳的效果;其次,生活情境的创设要具有时效性,以增强情境的吸引力;最后,生活情境的创设可以借助多媒体如视频、图片、音乐等来丰富生活情境内容,促进高中生地理实践力的提升。

例如,在湘教版高中地理教材必修三“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创设如下生活情境:某地区的位置分布在XXX地区,目前该林地正在遭受荒漠化的侵袭,很多林地都已经干枯消失,假如你是XX地区的护林员,你该怎么做?在这一生活情境下,学生探究态度积极,有的通过地图分析了XXX地区的位置分布,了解了它的气候特征,以及农田、人口、工业分布情况;有的通过互联网了解了近年来XXX地区的发展动向,从中获取更全面的信息。在分析这些信息的基础上,学生系统地写出关于XXX地区荒漠化的危害和治理方案。对于学生提出的对XXX地区荒漠化的危害和治理方案,教师要进行汇总,并分析它的可信性,给学生提供更切合实际的修改与完善建议。除此之外,在高中地理教材很多章节的教学中,教师都可以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参与,进而使学生探究地理的能力、地理实践力等得到有效提升。

综上所述,生活元素能够引导学生将地理理论知识与地理实践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重视生活元素的应用,通过挖掘自然现象,激发学生兴趣;导入社会现象,促进学生实践;巧用乡土资源,提高学生探究能力;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深研等策略让生活元素成为提升学生地理实践力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钱慧琳.地理教学生活化对学生“地理实践力”提升之探究[J] .新课程(中学),2018(09):130.

庞瑛.论中学地理实践能力培养的现实困境及对策[J] .长江丛刊,2018(11):282.

猜你喜欢
乡土现象情境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善用乡土历史资源 提高史料实证素养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乡土分外妖娆
第四章光现象
你能解释下面的现象吗
猜谜语
奇异现象传真
感悟三角形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