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月华
积分、户口、报名时限……这些萦绕在整个招生季的关键词让沪上非沪籍的家长们操心不已,但这个招生季对于海外回来的上海交大医学院博士后姚先生来说,很笃定。经过黄浦区教育局学前教育科工作人员的政策讲解后,家中女儿入幼所需材料都准备周全了,不用再茫然无措为孩子入学事宜焦虑了。
去年,由黄浦区二届人大代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黄雷教授牵头,黄浦区瑞金二路街道代表组10位代表,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博士后子女学前教育问题上所碰到的困难,提交了一份建议。在与提出代表反复沟通交流后,该建议当年办理结果被列为“留作参考”。今年,在持续的跟踪中发现建议中的“博士后子女”学前入园仍存在实际困难,在政策无法就特定对象调整的前提下,区政府办公室、区人大常委会代表工作室积极搭建平台,区教育局主动人性化服务,为落实承办好该份建议、服务好黄浦高端人才献智出力。
博士后子女选择幼儿园“没方向”?
作为黄浦区唯一的一所高校,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近年来在上海市和黄浦区人才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吸引了大量海内外优秀、高端人才加入。
“目前,我院有4位非沪籍博士后的孩子年满3周岁,有入幼儿园上学的需求;还有7位博士后小孩不滿3周岁,有进入幼儿园托班的需求。”黄雷代表表示,随着大量高端人才的加入,如何服务好他们子女教育的需求,特别是学前教育的问题成了难点问题。
海外归来的姚先生便是遇到了同样的难题,正在国外接受学前教育的小女儿跟随他来到黄浦区后需要插班进黄浦区的幼儿园。“孩子要插班进幼儿园,我需要准备哪些材料?” “我目前可以打多少分,孩子是否可以就读公办幼儿园?”3月初,他打通了自己所就职的上海交通大学基础医学院人事办的电话焦急地询问。“3月6日,黄浦区教育局来学校举行政策宣讲,你一定要来参加,听完或许就明白了。”人事办郑莹的回答让姚先生吃下了“定心丸”。
跨前一步将政策送上门
事实上,这场精心准备且“送上门”的宣讲会,正是黄浦区人大常委会、区政府、区教育部门在收到黄雷代表的建议后落实承办的第一步。
鉴于博士后子女们的学前教育中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区教育局在今年幼儿园报名尚未启动前,主动走进代表所在选区,为他们举办了博士后子女入园政策宣讲会,将户籍、打分、报名材料……这些博士后们最关心的政策和内容提前送到他们身边,让他们“心中有底”。
现场,区教育局学前教育科工作人员向大家介绍了2021年黄浦区幼儿园招生入园政策,就入学条件、入学流程、材料准备等进行了系统说明,提示博士后们应在政策规定的时间前做好入学准备。这一番贴心的讲解让博士后们茅塞顿开。“自从那次宣讲会后,打电话来咨询我入学政策的人比去年少多了。”交大基础医学院人事办郑莹对这场宣讲会赞不绝口。
因政策限制,虽然代表建议留作参考,但黄浦区教育局兑现了主动服务的承诺,得到了黄雷代表所在选区和相关人员的充分理解和高度认可。
据悉,下一步,区教育局将更多地关注相关部门关于人才工作的最新政策,在上海市教委关于幼儿园招生工作的总体要求下,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逐步优化入园方案,为生活、工作在黄浦区的优秀人才提供更加良好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