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艳峰
【关键词】 “两山”财富观 幸福观 发展观
【中图分类号】D61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619/j.cnki.rmltxsqy.2021.08.012
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是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重要制度安排;以绿色为导向,推动生产消费、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的绿色化、高端化、智能化改造,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成为新发展阶段的风向标;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作为重大国家战略,就是要正确处理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关系,破解社会与自然的不和谐问题,进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解”。因此,以哲学视角深入理解认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两山”重要论述,探究其科学内涵和特征要旨,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与实践价值。
“两山”重要论述的科学内涵
2013年9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演讲时提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1]这整体阐明了“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兼顾论、优先论和转化论的辩证统一。“两山”重要论述是新的时代条件下关于财富、幸福和发展的创新思想,是关于高质量绿色发展的创新思想,其中蕴含着绿色财富观、绿色幸福观和绿色发展观。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体现了绿色财富观。传统财富观把人造资产视为财富,重“金山银山”、轻“绿水青山”,重物质追求、轻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把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排除在财富之外,甚至牺牲资源环境以获取物质财富。绿色财富观则认为,生态环境作为良好的自然生态系统本身就具有价值,绿水青山本身对人类有着直接的或间接的功能、有形的和无形的功能、现实的可量化的和潜在的不可量化的功能,所有这些服务功能本身就说明其具有价值,就是财富。绿色财富观超越了传统财富观,是由单一财富观向全面财富观的转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山在”是“有柴烧”的先决条件,“绿水青山可带来金山银山,但金山银山却买不到绿水青山”[2]。因此在财富评判上,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3],看重生态长远的、整体的、综合的效益,而不只是一味地向自然环境索取财富的短期效益。绿色财富观要求财富的生产与创造是绿色的,将绿色财富指数与生产力发展、社会进步、人类幸福有机结合起来。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体现了绿色幸福观。人的幸福是自然需要与社会需要的统一、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的统一、物质幸福与精神幸福的统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通俗地讲,就是既要生态美,又要百姓富,是良好的生态系统与活跃的绿色经济的统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人的生存来说,金山银山固然重要,但绿水青山是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内容,是金钱不能代替的。你挣到了钱,但空气、饮用水都不合格,哪有什么幸福可言。”[4]试想,“绿水青山”的调洪蓄水功能缺失,城镇的街道就会变成“内海”;净化环境功能缺失,就会出现空气污染指数超标,人们的生活受到严重影响;生物多样性破坏,就会出现美国生物学家卡逊在《寂静的春天》中所描绘的死气沉沉的生存境遇;疫病流行,人不能自由出行,不能自由交流,过着孤岛式的封闭生活。此类情景,何言幸福?幸福不仅仅是物质需要的满足,也包括优美和生机勃勃的生活环境,还包括人对于精神世界的呵护与尊重。当前,我国人民群众的基本物质文化需要得到满足的情况下,自然地就由关注人的物质需求转向关注人的精神世界、幸福指数和现实生活世界,更加追求美好的自然家园、社会家园与精神家园。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体现了绿色发展观。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往,因机械发展观的错误导向,人为制造了“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二元对立。我们号召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更多突出的是作为劳动者发展生产、创造物质财富的一面,忽视了生态产品同样具有自然价值,因此在开发利用自然的时候,没有了底线的约束,造成对自然环境的严重破坏,导致今天我们饱尝雾霾、水污染、土壤污染、重金属污染等苦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5]他进而强调,“纵观世界发展史,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6],这赋予了“绿色生产力”全新的内涵。保护自然就是保有并增值自然价值和自然资本,是承认自然在财富形成中的基础性作用,也是对社会主义本质——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丰富和发展:我们既要解放和发展人的劳动生产力,还要解放和发展自然生产力。因此说,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是辩证统一的。经济发展不能竭泽而渔,生态保护也不能缘木求鱼,二者应在发展与保护的互动中实现。当我们掌握了生态优势与经济优势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客观规律,变竭泽而渔为蓄水养鱼,变缘木求鱼为活水固本,就是一种浑然一体的更高境界,是一种导向美好生活的发展境界。
“两山”重要论述的基本特征
“两山”重要论述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内容和理论特质,标志着习近平总书记绿色发展理念的基本形成。这一重要论述旨在实现人与自然和諧共生的现代化,从“人—自然—社会”整体意义上认知和思考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呈现出时代性、民族性与实践性的基本特征。
“两山”重要论述体现了时代性。探求“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有效转化的路径,是新发展阶段的新课题。当前,中国处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人民群众对于生活质量的需求提档升级、国际国内形势呈现新的挑战与机遇。对“两山”重要论述认识的深化与发展,遵循“社会主要矛盾—时代课题—主要任务—历史使命”的逻辑演进变化过程。实践证明,中国走绿色、高质量发展之路,是符合时代大势的正确选择。
“两山”重要论述体现了民族性。我们要建设的生态文明,立足中国现实、彰显传统文化元素,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在新时代中国的具体实践。传统中国的农业社会,有诸如人畜粪便作为主要肥料还田,动物粪便风干后作为能源的原料等很多天人相谐的活动方式。中国传统的生态文化讲求“天人合一”的宇宙本体论和整体观,强调遵从天道生成万物,讲求仁民爱物、万物一体,注重节俭适度、知行合一等。经过中国传统生态智慧的演化,“两山”重要论述成为走出西方学者“主客二分”思维传统,逐步走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宝贵思想来源,也是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具体体现。
“两山”重要论述体现了实践性。“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首先是具有问题导向的实践活动。当前,现实生产生活中资本逻辑盛行,生物多样性、环境污染与资源能源危机加重。实质上,生态环境问题的背后是发展的结构问题、社会动力机制的度量问题,更深层的是人与自然关系背后的人与人、人与自身的关系问题。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提出了“革命的”实践观,“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7]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唯物主义从本体论的角度看待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实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历史观的辩证统一。“两山”重要论述充分展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思想,即实践塑造着人的自然属性,生成着人的社会属性,展现着人的精神属性。
“两山”重要论述的时代意义
“两山”重要论述为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中国指明了方向。“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于2015年3月24日被正式写进中央文件,此后,“增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意识”被写入党章,“两山”重要论述成为全党的共识。
“两山”重要论述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观的基本思想。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自然界为满足人的需要提供了直接来源,马克思称之为“自然富源”,因其自身具有经济价值,对人类具有良好的服务功能。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提出,“当他通过这种运动作用于他身外的自然并改变自然时,也就同时改变他自身的自然”[8]。这句话告诉我们,不要把自然当作人的外部环境来看待,人是自然的有机身体,自然是人的无机身体,自然本身就是人类生命的有机组成部分,二者处在不断的物质交换过程中。在此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揭示了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关系,深化了人类社会与自然界内在关系的认识,提出了加强自然保护与生态建设的方法论。这就矫正了用“他者”的眼光来看待自然和生态的错误思想,将绿色理念融入和渗透到生产力发展的各方面和全过程,为科学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找到了理论与实践的支点。“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思想是对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观的丰富与发展,是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观的最新理论成果。
绿色发展理念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我们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随着生活水平的整体提升,新的需求产生了,人的幸福已经不能单纯靠物质财富的增加来获得,对于生态产品供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成为客观事实。新发展阶段,社会主要矛盾的解决需要努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高质高效、公平公正与更可持续的绿色发展。当前,绿色化、生态化是先进生产力的重要标志和显著特征,将生态化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环节、各方面和全过程,成为现代社会的发展方向。人民美好生活的实现需要以绿色发展理念为指导,发展生态生产力,实现“生态现代化”为核心的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的良性互动,从而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两山”重要论述要求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为破解世界生态环境难题提供了中国样板。从全球视野来看,构建以绿色发展为内核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维系地球与全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成为各国的共同课题和责任。从全球化趋势看,世界联系越来越紧密,各国的相互依存程度在不断加深,每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在全球问题面前独善其身。从世界发展阶段看,西方工业文明在资本逻辑的推动下,其所倡导的生产、生活与消费方式将手段作为目的,对工人和自然进行双重盘剥,埋下了社会危机和自然危机的种子,造成了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和生态危机。西方走了一条“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如今西方发达国家本国环境与生态问题的改善实质是以其他国家的环境与生态的恶化为代价的,其国内治理也是治标不治本的外部治理模式。西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失去了率先建设生态文明的机会。
中国的发展,有西方的前车之鉴,有传统中国生态文化中“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仁爱万物”“重义轻利”等文化基因和东方智慧,中华民族有条件也有可能率先走上生态文明的建设之路。中国不但不会重蹈西方的覆辙,而且在发展中走绿色高质量发展之路的中国必将为人类的发展提供新的选择和发展方案,从而为人类的发展做出新的伟大贡献。因此,“两山”重要论述与实践,关注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既具有世界范围的共性特征,又具有中国特色和中国元素,既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要求,又是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无疑会为全世界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本文系2020年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马克思自然范畴的百年争论及其现实困境与出路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XZX001)
注释
[1]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演讲时的答问》,《人民日报》,2013年9月8日,第1版。
[2]习近平:《之江新语》,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5年,第153页。
[3]习近平:《在云南考察工作时的讲话》,《人民日报》,2015年1月22日,第1版。
[4][5][6]《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第4、36、4页。
[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02页。
[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08页。
责 编∕马冰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