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与美的生命之舞
——唐三彩童子叠置伎俑

2021-07-25 12:21撰文并摄影张瑞芬
陕西画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唐三彩小童博物院

撰文并摄影/张瑞芬

◁唐三彩童子叠置伎俑,国家一级文物,2002年西安市长安区郭杜乡31号唐墓出土,所属年代唐中期,现馆藏于西安市博物院

△在西安博物院广场,以唐三彩童子叠置伎俑为原型的铜铸雕塑受到游客的喜爱

“摸爬滚打穿顶扛,飞车蹦跳舞刀枪。”杂技艺术在中国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是中华民族珍贵的优秀文化遗产。而唐三彩童子叠置伎俑生动形象,是目前仅见的此类题材唐三彩作品,反映了中国1000多年前的杂技艺术。

唐三彩童子叠置伎俑,也称唐三彩陶叠置伎俑,2002年西安市长安区郭杜乡31号唐墓出土,现藏于西安博物院,国家一级文物。通高40.8厘米,由7人分5层组成。

活灵活现的童子杂技,童趣盎然,天真无邪,每个人衣服呈现出的蓝、绿、黄等各种颜色为这些年龄小但技艺高超的孩子们平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最底层为1个少年大力士,他双目圆睁,袒胸露腹,双脚开立,张臂握拳,表现出力挺千钧之势;第二层是2个童子,单臂拥抱在一起,单腿并立在一块,脚踩少年头顶,其余的手臂和腿脚呈伸展状,童子面含微笑、憨态可掬;第三层是1个童子,双脚站立在下面两童子的肩上,双臂平伸,双手握拳;第四层有2个童子,各用一足立于下面一童子的双肩上,造型与第二层相同,但看上去更为惊险;最高一层是1个小童,站立在下面两童子的肩上,小童活泼可爱,站在高高的人梯上,还调皮地做撒尿状。整个雕塑形象逼真,眉目传情,再现了中国唐代杂技艺术的生动场景。

◁杂技对体操、蹦床等体育运动影响深远。2021年6月20日, 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艺术体操项目测试赛举行,运动员们大气与柔美兼备的姿态让人赞叹

△现代杂技《星光灿烂之如梦长安》精美绝伦雷建 摄

唐三彩是一种盛行于唐代的陶器,黄、褐、绿为基本釉色,以造型生动、色泽艳丽和富有生活气息著称。唐三彩的诞生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了,它吸取了中国国画、雕塑等工艺美术的特点,采用堆贴、刻画等形式的装饰图案,线条粗犷有力。唐三彩童子叠置伎俑将唐三彩和叠置伎相结合,把唐代杂技艺术重现在人们眼前,虽历经多年,却依然生动多彩。

中国杂技在汉代称为“百戏”,汉代画像石、陶俑、绘画石等艺术作品中,有爬高杆、跳剑丸、走绳索、说唱艺术等几十种。隋唐时叫“散乐”,唐宋以后为了区别于其他歌舞、杂剧,才称为杂技。杂技到了唐代又有发展,当时许多著名诗人的诗中都有反映。白居易的新乐府《西凉伎》中有描写“舞双剑,跳七丸、袅巨索,掉长竿”的诗句。叠置伎为唐代杂技节目,即叠罗汉,俗称“码活”,由二人以上的人层层叠成各种样式,人上架人,是体操、杂技表演项目之一,一般常出现于马戏团特技表演、拉拉队表演以及舞蹈表演等之中。唐人观走绳伎诗有“重立肩接三四层”的描写,是将“叠置技”用到高空走绳上。到了宋代,杂技艺术已有了40多个节目,那时,有人能表演挑一担水在绳索上行走的绝技。可见,当时的杂技艺术水平之高。

▷敦煌莫高窟晚唐壁画《宋国夫人出行图》杂技表演“顶竿”

唐三彩童子叠置伎俑是大唐杂技艺术的缩影,更是唐三彩中罕见的反映杂技活动的珍品。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该文物作为中国唐三彩艺术的代表在中国馆参与展出,受到世界游客的喜爱和好评。由于其俏皮可爱的形象,西安市还制作出唐代“撒尿小童”雕塑,以期成为陕西乃至全国的一个文化亮点。

近年来,我国许多杂技艺术团先后出国访问,并屡获国际大奖,成为世界著名的杂技大国。杂技对于跳水、花样游泳、蹦床、吊环、艺术体操等现代体育运动项目也有着深远影响,很多杂技体育项目成为奥运会比赛项目。体操、蹦床等列为2021年十四届全运会比赛项目。

猜你喜欢
唐三彩小童博物院
唐三彩烧制技艺
梅花依旧向阳开
——吉林省博物院建院及开放七十周年书画专题展
山西博物院推出“鸟尊”雪糕
春意
歌颂伟大的新时代
“唐三彩”是哪三彩
视觉
书里掉出来一幅画
一批分离66年唐三彩文物跨海重逢
不放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