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探索与实践

2021-07-23 05:30朱卓妍
学校教育研究 2021年12期
关键词:学习素养小学数学

朱卓妍

摘要:为了适应时代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我们的教育观也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本文立足小学数学教材,从不同的角度阐述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如借助情境创造,凝练乐学品质;实施动手探索,践行勤学精神;应用对比教学,塑造乐思能力;借助合作学习,提高参与意识;巧设问题驱动,激发学习能动。

关键词:小学数学、素养、学习

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我们需要的是全面发展的人才。做为一名基础学科的教师,我们的教育观要定位高,格局大。我们不仅要传授数学知识,更要注重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做好铺垫。

一、借助情境创造,凝练乐学品质

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的情感随着教学情境的改变而转变、升华,达到“情随境转”的境界,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品质。如《认识千克》这节课,在讲授1千克=1000克的时候,我用铅笔自制了一个简易天平,然后演示实验:在“天平”两端分别放净含量为1千克的面条和净含量为500克的两袋盐。学生观察“天平”,发现“天平”平衡,证明1千克的面条和1000克的盐同样重,得出1千克=1000克。取生活素材,创设情境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又如《图形的运动》这一课,书本36 页的13题,题目是这样的:“用镜子照一照”。这道题与物理的”平面镜成像“有点关联,我尝试唤起学生回忆生活中的“照镜子”情境,学生对这一习以为常的生活现象顿感兴趣,接着,在学生的热烈讨论中,既加深了学生对“轴对称”这一概念的认识,也使学生再次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二、实施动手探索,践行勤学精神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是小学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更加明学理、懂方法。例如《乘法的初步认识》这节课,教学的难点是“几个几”概念的建立。我用课件展示“小飞机”的例子,接着提出问题:“每架小飞机有()人—都是()人—有()个3?”我要求所有学生都伸出自己的右手,跟着老师的指示完成以下动作:“把3个小朋友圈一起,一个个的数,接着写上数字3”。学生一边完成这些动作,课件上一边展示“圈、数、写”的过程。初步建立“几个几”的概念后,我要求全班学生按照同样的方法,动手实践,解决下面的“小火车”、“过山车”题目。

又如《认识图形二》这节课,学生比较难区分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我要求学生在平行四边形中画一画、剪一剪、拼一拼,找出其中的长方形和三角形。通过动手操作,学生能更好的理解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的区别和联系。实践证明,唯有“多动手、勤实践”,方能“出真知”。

三、应用对比教学,塑造乐思能力

应用对比教学,可以打破学生的固有思维,激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引起学生的积极思考。如《混合运算—小括号》这节课,我跟学生一起回顾书本47页的题目2×8÷4,我设置了两道新的题目:“(2×8)÷4,2×(8÷4)”。学生计算完这三道题目后,我引导他们思考:“请观察这三道题目,你发现它们有什么相似之处和不同的地方?”学生通过对比分析,发现相同的地方:“三道算式中的数字,数字位置,运算符号都是一样的,运算结果也是相同的。”以及不同的地方:“第一道算式没有小括号、后面两道算式有小括号,但小括号位置不一样,而且最后一道算式的运算顺序不相同。这时,我让学生思考:“算式中含有小括号,改变了什么,它有什么作用?”这时,学生又进入新一轮的思考当中。

又如《乘法的初步认识》这节课的“小火车”题目,书本只是列举了4个6相加的情况。我设置了一个动态课件进行对比教学,课件上刚开始只有4节车厢,接着一节车厢行驶过来。之后我设置了以下教学环节:“师—开来的车厢上有几人,生—有6人,师—现在有几个6,生—5个6。”接着不断有车厢行驶过来,课件的最后变成8个6相加。我再让学生展开想象:“假如有20节车厢,50节车厢了?”学生回答完几个6相加后,我要求学生把20个6、50个6用加法算式表示。部分学生显出很为难的表情,于是我继续提问:“那还可以怎样表示?”学生异口同声的回答还可以用乘法算式表示,接着我又引导学生思考:“通过对比,你觉得哪种运算方式更简便?”学生经过思考讨论后,发现乘法算式比加法算式更简便。利用旧知引出新知,新旧知之间进行对比教学,可以拓宽学生的思维度,学生学习起来也会比较得心应手。

四、借助合作学习,提高参与意识

采用小组合作探索新知,是数学教学中常用的模式,有些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形式主要出现在新知的探索过程中,其实小组合作应该贯穿于整节课,服务于整节课。譬如,当学生完成练习后,教师一般都会展示某些同學的答题情况,然后让全班同学分析、思考,部分学生评讲。我觉得这里缺少了一个全班同学“讲一讲”的环节,学生的参与度不够高。因此,在学生做完题目后,我都会让他们互相对答案,互相讨论交流,让所有学生都参与“疑—问—答—听”的环节。学生通过质疑对方,自我反思,完成了知识的巩固和运用过程,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参与度也得到一定的提高。

五、巧设问题驱动,激发学习能动

各学科之间有很多相通的地方,我们可以巧妙的设置关联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例如《认识克》这一节课,我在介绍一些很轻的物体,例如羽毛时,会让学生“掂一掂,说一说”,有些学生掂完后,用“轻飘飘”来形容羽毛很轻,这是他们在语文课中学过的词语。我趁机问学生:“语文课中,我们会用“轻飘飘”等词语形容物体很轻,那么这个物体究竟有多轻了?你能说得具体一点吗?数学中可以怎样表述?”通过一系列的设问,将学生熟悉的知识内容转换成“克”这个质量单位的学习,激起学生进一步探究学习的欲望

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当前课堂教学的一个研究热点。本文结合数学教材,探索与实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以此促进学生高效学习,快乐成长。

猜你喜欢
学习素养小学数学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试论在高校“产、学、研”中发展现代传统手工艺文化
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家庭习得环境对初中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研究
创设探索情境,让学生在“探”中“学”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