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腊生
◆摘 要:新课程标准提倡数学教学以“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拓展反思”的基本模式展现内容,让学生从学习中获得数学体验,知识感悟。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对创设问题情景的真实性,挑战新,互动性及趣味性进行阐述。
◆关鍵词:问题情景;数学教学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新课程标准提倡数学教学以“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拓展反思”的基本模式展现内容,让学生经历“数学化”和“再创造”的过程。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合理、巧妙地创设情境,提供适当的问题,激发学生去思考,使他们在迫切要求解决问题的欲望下展开思维,从而以高度的注意力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笔者认为,创设合理的问题情境要注意这样几个问题:
一、问题情境要具有生活性
一位数学教育家曾经说过:“数学是现实的,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再把学到的数学应用到现实中去。”在教学中,如果密切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问题情境,学生乐于接受也容易掌握。
案例 在教学《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时,教师可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小明上美术课时不小心把一块三角形玻璃调色板打破成三块,若要再配一块同样的玻璃,是否必须三块都带去?只带一块去行吗?为什么?这样一个联系实际的问题情境,激起了学生思维的浪花,学生对这一富有生活气息的问题倍感亲切,饶有兴趣,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他们积极动脑思考,得出解决方案,由此引入新课。
二、问题情境要富有挑战性
数学课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要认真创造情境,提供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使学生达到“愤”、“啡”状态,从而以高度的注意力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
案例 在教学《勾股定理》时,首先创设这样一个问题情境:某楼房三楼失火,消防队员赶来救火,了解到每层楼高3米,消防队员取来6.5米长的云梯,如果梯子的底部离墙基的距离是2.5米,请问消防队员能否进入三楼灭火?问题设计具有一定的挑战性,目的是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教师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也就是“已知一直角三角形的两边,如何求第三边?”的问题.学生会感到困难,从而教师指出学习了今天这一课后就有办法解决了。这样创设问题情境,不仅扣人心弦,引人入胜,同时也体现了知识的发生过程,而且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一个“数学化”的过程。
三、问题情境要具有互动性
现代建构主义数学学习观认为,数学课堂教学不是学生对于教师授予知识的被动接受,而是学生以已经具备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的建构过程,是在每个学生已存在的不同的数学世界里,通过自身的内化重组、操作和交流,主动地进行建构的过程。老师应该创造合适的条件,让学生在实际过程中,发挥自己“再创造”的潜能,探索出属于他们的成果。
案例 在学习《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时,可以通过这样的对话来创设问题情境:先让学生解一个二次项系数是1的一元二次方程(x?+3x-4=0),然后给学生提出问题:“请同学们观察所解的这个一元二次方程,它的根与系数之间似乎有怎样的关系?”这样,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就被调动起来了;进而再让学生解一个二次项系数不是1的一元二次方程(2x*+3x-4=0),并让学生观察找出根与系数之间的关系,使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进入第二个高潮。由于这两个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的表现形式是不一样的,于是老师给学生提出第三个问题:“能不能把这两个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统一起来呢?”这就使学生的思维积极性进入第三个高潮。通过分析、比较、归纳这两个方程的根与系数之间的关系的共同规律性,从而得到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实践证明这样的教学不仅使学生达到既定的目标,而且对学生的探究能力的提高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四、问题情境要具有趣味性
很多学生怕数学,甚至讨厌数学。因此,著名数学家陈省身提出了“数学好玩”的新观念。的确,在教学中,如果教师能设置深动有趣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能使学生体验“玩”数学的乐趣,在“玩”中学习数学。
案例 在教学《用字母表示数》时,可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
师:大家喜欢唱歌吗?我们一起唱首歌吧。我先唱——
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
两只青蛙两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
大家接着往下唱——
生:三只青蛙三张嘴,六只眼睛十二条腿
四只青蛙四张嘴,八只眼睛十六条腿
……
师:怎样算青蛙的嘴数、眼睛数、腿数呢?
生:嘴数=只数,眼睛数=只数×2,腿数=只数×4。
师:有任意只青蛙这句怎么唱呢?
生:任意只青蛙任意张嘴,2任意只眼睛4任意条腿。
师:这句好听吗?怎样唱好这句呢?今天我们这节课的学习就能解决这个问题。
唱一首几歌《青蛙》,活跃一下课堂气氛,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儿歌内容也符合本节课的主题,自然而然地导入本节课的教学。
五、结束语
总之,教师在教学中,着意创设合理的问题情境,以趣激情,对实现课堂整体教学目标,营造积极向上的教学氛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袁振国.教育研究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