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珍妮
18世纪法国歌剧演员阿德里安娜·莱科芙露尔(Adrienne Lecouvreur,1692~1730)被许多人视为当时最伟大的演员。她不仅以美貌和表演风格上的创新而闻名,也因与萨克森伯爵莫里斯(Maurice comte de Saxe)的恋情及神秘死亡而广为人知。尽管有不同版本的传言认为她是被情敌布伊隆公爵夫人(Duchess of Bouillon)毒死的,但至今未能證实。
法国戏剧家欧内斯特·勒古维(Ernest Legouvé)和欧仁·斯克里贝(Eugène Scribe)以莱科芙露尔的生平为题材,于1849年创作了悲剧《阿德里安娜·莱科芙露尔》(Adrienne Lecouvreur)。莱科芙露尔的故事也为其他一些戏剧家以及歌剧作曲家带来创作灵感,其中意大利作曲家弗朗切斯科·奇莱亚(Francesco Cilea)的歌剧《阿德里安娜·莱科芙露尔》(Adriana Lecouvreur)最为出色和持久,脚本是阿图罗·科洛蒂(Arturo Colautti)基于斯克里贝悲剧的缩编。科洛蒂除写歌剧脚本外,还是记者和辩论家。尽管歌剧中有真实的历史人物,但情节在很大程度上是虚构的,如有毒的紫罗兰导致了莱科芙露尔之死。这一情节通常被认为是现实主义歌剧中的最不现实的情节,也有批评说它是有史以来最令人困惑的舞台表现之一。
故事在法国喜剧院的后台展开,演员们正忙于准备演出。舞台总监米雄内一直爱慕阿德里安娜,当人们离开、米雄内试探性地向她表述自己的感情时,阿德里安娜说她已有一个情人莫里齐奥,是萨克森伯爵麾下的士兵。她并不知这位莫里齐奥其实就是伯爵本人。莫里齐奥来到,向阿德里安娜表达了自己的爱,二人约好演出后见面,她给他几朵紫罗兰。布伊隆亲王带来女演员拉杜克洛给莫里齐奥的信,她要求当晚与莫里齐奥在亲王别墅会面。信事实上是亲王夫人布伊隆公主借拉杜克洛之名所写,她也爱慕莫里齐奥,也知道他就是萨克森伯爵,二人亦曾一起卷入某种政治纠葛。亲王是拉杜克洛的仰慕者和赞助人,在得知女演员约见莫里齐奥后心中不悦,决定与朋友阿贝突袭他们的聚会。莫里齐奥见信后取消了与阿德里安娜的约会,后者准备也去参加聚会,因为希望借机与萨克森伯爵谈谈关于莫里齐奥的晋升之事。
当晚,莫里齐奥来到亲王别墅,见到的是布伊隆公主而非拉杜克洛。当她问起插在他上衣扣眼里的紫罗兰时,莫里齐奥说谎是阿德里安娜为感谢法庭上对她的帮助送的,同时承认不再爱她。布伊隆公主猜测他另有情人,但莫里齐奥没有透露。当亲王和阿贝突然来到时,公主慌忙躲起来。阿德里安娜来到后,莫里齐奥告诉了她自己的真实身份,并说出于政治原因他们必须设法让一个女子逃走。阿德里安娜表示愿意帮助。在他离开之后,阿德里安娜熄灭了蜡烛,房间一片黑暗,于是敲开公主藏身的房门说她可以逃跑了。但两个女人开始互相怀疑,并激烈争吵。
亲王和公主邀请朋友在宫殿小剧场欣赏芭蕾舞和戏剧片段演出,阿德里安娜和米雄内也来了。公主迫切希望发现情敌的身份,言谈中她辨认出了阿德里安娜的声音,于是谎称莫里齐奥在决斗中受伤以作试探,受到强烈刺激的阿德里安娜昏倒了。但不久莫里齐奥出现时,阿德里安娜立刻欣喜若狂,公主的怀疑得到了证实。两个女人都渴望莫里齐奥的爱,开始互相挑战。当公主明确要求阿德里安娜在舞台上背诵“被遗弃的阿里亚德涅(古希腊神话中克里特岛的公主,她爱上了雅典英雄忒修斯,后来同他一起逃离克里特岛。她的结局说法不一,有说她被抛弃后愤而自缢身亡)”中的一幕时,阿德里安娜则依照亲王的建议,表演了“费德拉”(亚马孙希腊神话中忒修斯的妻子,爱上了忒修斯强奸亚马孙人女王希波吕忒后生的儿子希波吕托斯,但他拒绝了她。为了报复,她告诉忒修斯说自己被希波吕托斯强奸,然后自杀)中的片段,借用其中的最后几句台词对公主进行猛烈攻击。公主决定报仇。
阿德里安娜为愤怒和嫉妒折磨,次日米雄内来看望她,剧院的演员们也来看望她,希望她早日恢复并回到舞台。有人送来一个精美小盒子,她欣喜地看到有莫里齐奥的便笺。但当打开的盒子里现出褪色枯萎的紫罗兰时,她感情受到巨大伤害并立即感到身体不适。之后莫里齐奥来到,说自己并没有将花送回,还告诉她自己已同公主决绝并向阿德里安娜求婚。在他们拥抱时,阿德里安娜开始颤抖、说胡话,米雄内和莫里齐奥意识到是公主在紫罗兰上下了毒。阿德里安娜在莫里齐奥怀中死去。
演出史与轶事
歌剧《阿德里安娜·莱科芙露尔》1902年11月6日首演于米兰利里科剧院(Teatro Lirico),女高音安吉莉卡·潘多尔菲尼(Angricica Pandolfini)和男高音恩里科·卡鲁索(Enrico Caruso)领衔,抒情男中音朱塞佩·德·卢卡(Giuseppe De Luca)饰演舞台总监米雄内。同年卡鲁索在作曲家本人的钢琴伴奏下,演唱录制了歌剧最后一幕中的二重唱“不,更高贵”。歌剧1907年1月5日在美国新奥尔良的圣卡洛歌剧院(San Carlo Opera Company)演出之后,同年11月18日在大都会歌剧院首秀,领衔的是卡鲁索和意大利女高音丽娜·卡瓦列里(Lina Cavalieri)。新版制作于1963年和1968年在大都会上演时,多明戈两度出演了男主角。2009年2月,多明戈又与女高音雷纳塔·苔巴尔迪(Renata Tebaldi)在大都会联袂主演了该剧。
阿德里安娜·莱科芙露尔这一角色,一直为嗓音强有力的女高音们所喜爱,虽然角色演唱的高音没有达到极限范围,但需要强大的音量以满足剧中极富戏剧性表演的挑战,尤其是莱科芙露尔在背诵戏剧片段和死去一幕时的表演。许多著名女高音都饰演过莱科芙露尔,其中包括雷纳塔·苔巴尔迪、蒙特塞拉特·卡芭耶(Montserrat Caballé)和琼·萨瑟兰(Joan Sutherland)。
2010年安吉拉·喬治乌(Angela Gheorghiu)与乔纳斯·考夫曼(Jonas Kaufmann)在英国皇家歌剧院首演了歌剧导演戴维·麦克维卡爵士(Sir David McVicar)的新版本后,乔治乌又分别于2014年和2015年在维也纳国立歌剧院和巴黎歌剧院首秀了这部歌剧。2017年,作为在皇家歌剧院演出25周年和第150场表演的庆祝,乔治乌在复排版中再次出演莱科芙露尔。
科文特花园舞台上的制作及演员
麦克维卡爵士2010年的新版制作,是歌剧自1906年以来首次搬上皇家歌剧院舞台。英国导演兼舞台设计师查尔斯·爱德华兹(Charles Edwards)在舞台上再现了与18世纪法国喜剧剧院(Comédie-Fran?aise)相似的巴洛克式剧院,德国服装设计师布里吉特·里芬斯特的奢华服装则令人赞羡。辉煌壮观的制作使整个舞台弥漫着难以抗拒的醉人魅力。
2017年2月,歌剧再次上演,复排版导演为澳大利亚歌剧导演贾斯汀·韦(Justin Way)。韦给剧中主要角色和包括仆人的其他各色人物安排了更多的活动和表演,使舞台上的气氛更加生动,并出色地增强了故事的戏剧性。
阿德里安娜的原型才华横溢。虽然在当时的法国社会中,演员的地位甚至不如妓女,但她毫不认为自己卑微。我看了几遍麦克维卡爵士2010年时的首演制作,女高音乔治乌饰演的阿德里安娜以其形象和气质、对角色出色的诠释、优美的演唱和令人震撼的戏剧表演,呈现出一个真实、充满生命力与魅力的阿德里安娜,可以说乔治乌就是典型的“阿德里安娜”。她微妙而生动地表演出一个沉浸在艺术中无忧无虑的年轻女演员,在误会被爱人背叛后,为嫉妒、失落和苦涩所吞噬的短暂一生。乔治乌是一位杰出的艺术家,她的完美表演倾倒了无数粉丝。
优美的音乐和感人的故事,让我没有错过英国皇家歌剧院2017年的复排版演出。适逢乔治乌科文特花园舞台生涯25周年之时,她再次出色地演绎了阿德里安娜与艺术相纠缠的生活和悲剧。乔治乌的声音优美、温暖而柔和,演唱行云流水又富于弹性,尽管音量稍逊。复排版演出同首演相比,她的嗓音,特别是低音,失去了昔日的力度,尤其表现在与情敌布伊隆公主对峙,需要托斯卡般燃烧的愤怒和激情时,她的声音显得有些脆弱。不过在羞辱情敌、吟诵“费德拉”片段的高潮场面中,虽然语调不够扎实有力,但她的戏剧表演还是十分震撼的。最后一幕中满怀悲凄的咏叹调“可怜的花儿”(Poveri Fiori),她精致细腻的演唱极为感人。
美国男高音布莱恩·贾格德(Brian Jagde)首次饰演莫里齐奥。贾格德2015年首秀皇家歌剧院,饰演《蝴蝶夫人》中的平克尔顿。在这一演出季里除《阿德里安娜·莱科芙露尔》外,他还出演了《卡门》中的唐·何塞。在2021-2022演出季中,贾格德将饰演《托斯卡》中的卡瓦拉多西。贾格德具有运动员般强健的体魄,他的莫里齐奥极其敏锐又充满魅力。他音色明亮清晰,高音演唱时极为有力并充满耐力,低音低沉柔和,极富美感,在一个完整乐句中将音量逐步增强的能力,令人赞叹。贾格德同时也很聪明地选择着力于一些看似他的音量几乎不可能达到的唱段,将其诠释得成功而完美。他的表演亦十分出色。贾格德与乔治乌之间的“磁力”,使人联想到托斯卡和卡瓦拉多西——乔治乌和剧中的阿德里安娜都是明星,但完美无瑕的“情人”贾格德首战告捷,抢走了风头。
首秀皇家歌剧院的乌兹别克-俄罗斯女中音卡萨妮娅·杜德尼科娃(Ksenia Dudnikova)饰演的布伊隆公主同样极为出色。杜德尼科娃的歌喉和演唱令人赞叹,低音丰厚有力,高音演唱时体现出的角色个性和性情,完美而无懈可击。杜德尼科娃以自己的雄厚实力,轻松而完美地驾驭并超越了奇莱亚为这一角色所写的挑战性乐符。表演这一远非微不足道的角色,是一项艰巨的挑战。布伊隆公主对莫里齐奥专注的浪漫激情受到来自阿德里安娜的竞争,情绪极不稳定,她在第二幕开始时的咏叹调“苦味的愉悦,甜蜜的折磨”,既暴露出公主在感情受到威胁时产生的恶毒心理和复仇欲望,也表现出她的脆弱温柔和少女般的兴奋,使人体会到她对莫里齐奥情感之深厚诚挚,也感到身为贵族的公主并不仅仅是一个被爱和嫉妒变成的“小人”,因为面临情敌威胁,她会同其他女人一样绝望并产生报复欲。才华横溢的杜德尼科娃被认为是一个非常有天赋、不容忽视的歌剧演员。剧中的公主败给了情敌阿德里安娜,但舞台上的杜德尼科娃比乔治乌更加出彩。
加拿大低男中音杰拉尔德·芬利(Gerald Finley)在剧中首演舞台总监米雄内。芬利1989年首秀皇家歌剧院出演威尔第《唐卡洛斯》中唐卡洛斯的朋友罗德里格后,又在数部歌剧中出演主角。芬利在国际歌剧和音乐界中享有盛誉,活跃于世界一些著名歌剧院并定期举办巡回演唱会。剧中深爱阿德里安娜的米雄内较她年长许多,自然只被阿德里安娜视为一个可倾吐心曲、又可如女儿般撒娇的好友。尽管怯懦的男人角色在歌剧中一般难以引人注目,但是芬利以全身心投入的这一角色层次丰富,真诚善良,实在太动人和富有吸引力了。伤心欲绝的米雄内对阿德里安娜痴情的无望不仅引不出嘲笑,反而令人同情心碎。芬利的声音深沉厚重、柔和润泽,演唱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表现力。他细腻精致、出神入化的表演,是支持主要角色和故事发展绝佳的支持。
剧中的次要角色均十分出色。饰演亲王的匈牙利男低音巴林特·萨博(Bàlint Szabó)具有十分强劲的低音。萨博2009年首秀于皇家歌剧院的一个音乐会,演唱了多尼采蒂歌剧《夏莫尼的琳达》(Linda di Chamounix)中的选段。在这一演出季中,他还饰演了罗西尼的《塞密拉米德》(Semiramide)中的大祭司奥罗。波兰男高音克里斯蒂安·亚当(Krystian Adam)饰演亲王的朋友阿贝。亚当2014年首秀皇家歌剧院,饰演莫扎特歌剧《伊多梅纽》(Idomeneo)中的大祭司之后又饰演了《费加罗的婚礼》(Le nozze di Figaro)中的巴西利奥。正如舞台上的朋友亲王和阿贝一样,萨博和亚当是一对完美的组合。他们在整个故事中增添了一些气氛轻松的喜剧性气氛,并协助营造了舞台上快速节奏以及戏剧与情妇的疯狂世界。
“青年艺术家项目”的演员弗拉达·波罗夫科(Vlada Borovko),安吉拉·西姆金(Angela Simkin),托马斯·阿特金斯(Thomas Atkins)和西蒙·西巴姆布(Simon Shibambu)饰演的剧院演员戴维诺(Jouvenot)、丹格维尔(Dangeville)、泊松(Poisson)和奎诺特(Quinault),均十分生动而充满个性。女中音西姆金尤其令人印象深刻,她丰美的嗓音和强大的音量堪比杜德尼科娃,令人印象深刻。
优美微妙的指挥及巧妙迷人的舞台设计
以色列指挥家丹尼尔·奥伦(Daniel Oren)仿佛对奇莱亚优美微妙、充满丰富意义的音乐语言谙熟于心。歌剧院乐团在他指挥下的旋律,和谐、富有韧性和活力,又具有震撼人心的激情。倘若剧中的洛可可式音乐再加一些轻盈、使人能更多领略那种音乐特殊的光彩和优雅,就更完美了。
歌剧的舞台、服装和照明设计师的出色制作,为观众视觉带来的极大愉悦。身为歌剧导演兼舞台设计师查尔斯·爱德华兹(Charles Edwards)的巴洛克式剧院舞台和亲王宫殿内的小剧院,十分迷人巧妙。木制的剧院舞台是根据法国喜剧院的模式设计的,能够旋转。爱德华兹在谈到自己的创意时说,“它使人感觉就像是阿德里安娜的玩具剧院,从现实逃离到的一个梦想世界”。根据剧情的发展,四幕歌剧中观众可以看到舞台的前、后和侧面。这一十分聪明的设置,不仅为剧中主要人物的活动、感情纠葛和强烈冲突,提供了一个引人注目的绝妙框架,也使其他场景更加生动和富于娱乐性。如第一幕场景利用大部分舞台作为戏院的后台,同时现出一部分戏院舞台的侧翼和背面。幕拉开后,人们看到演员们在后台一面忙碌做登台准备、一面打情骂俏。舞台上也有阿德里安娜的化妆间,米雄内正在与她倾心交谈。德国服装设计师布里吉特·里芬斯特(Brigitte Reiffenstuel)用天鹅绒和丝绸制作的巴洛克式服饰美轮美奂,再加上美国灯光设计师亚当·西尔弗曼(Adam Silverman)的巧妙照明,使这一弥漫着浓郁浪漫气息的悲剧更加诱人。
歌剧中一般都有一些舞蹈,用以烘托剧情、活跃舞台气氛或作为一种调剂,这一歌剧也不例外。第三幕中亲王宫殿小剧场上演的芭蕾舞“巴里斯的审判”(Judgement of Paris),是威尔士编舞安德鲁·乔治(Andrew George)和澳大利亚舞蹈家亚当·普德尼(Adam Pudney)编排的。舞蹈富于喜剧色彩、和婉优美,使其与弥漫在公主和阿德里安娜之间互相仇视、剑拔弩张紧张气氛之戏剧性对比,更加强烈。
奇莱亚的《阿德里安娜·莱科芙露尔》是他所有音乐中最成功的作品,歌剧中一些颇为伤感的长乐句十分迷人,尤其是阿德里安娜第一幕中的咏叹调“我是艺术谦卑的女仆”和第四幕中“可怜的花儿”,莫里齐奥的咏叹调“甜美的微笑肖像”则深情、大气而优雅。第三幕中芭蕾舞音乐精美优雅,而阿德里安娜充满愤怒激情的“费德拉”片段吟诵和演唱,强烈冲击耳鼓和震慑人心。
这一根据真实故事制作的三角恋悲剧,富有逃避現实的浪漫主义色彩。歌剧音乐优美,剧情摇撼心旌,充满激情的爱、嫉妒、阴谋诡计、背叛和谋杀的戏剧场面在观众眼前展开。正如麦克维卡爵士的其他作品一样,这部歌剧的细节准确而无懈可击。他导演的“戏中戏”,想象丰富又真实感人,是一个了不起的杰作。设计团队令人赞叹的豪华制作和歌剧明星的成功演出,引发了人们对这部一百多年以来一直被低估的歌剧的强烈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