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小清
小学是学生学习生涯开始的重要阶段。这一阶段,学生刚刚开始系统地学习知识,并开始接触思想道德教育,学习习惯以及思维习惯也逐渐成形,这些对学生后续的学习生涯以及人生走向都有着深远意义。
一、当前小学德育教学的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1.德育意识不足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相关教师往往将德育视为一个仅关于礼貌思想品德的辅助教育。同时,部分小学教师往往会忽视对学生心理健康、价值观、人生观等方面的教育。一些地方性规模不大的小学,如在乡村或者发展比较落后的城镇小学中,部分教师的综合素质参差不齐,师资力量不足,小学德育课程也大都由体育教师或者音乐教师代为上课,从而造成了小学德育教学工作滞后。
2.德育模式简单
当前小学德育教学依然停留在课堂上,教师很少会在日常生活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学,将德育教学局限于德育课堂上,教师也往往采用自己说、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方式来向学生灌输相关德育知识,导致学生积极性不高,极易产生厌倦情绪,教学效率也较为低下。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新时期小学德育教学的发展进步。
3.家庭参与度过低
家庭的参与在小学德育教学中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些特别的教学内容不仅要依靠教师来完成,还要家庭的配合。要想提高德育教学的质量,家庭的参与必不可少。学校与家庭两者之间的教育理念也应该保持一致。有的学生虽然在学校学会了德育内容并养成了较好的品质,但回到家庭后这种品质却被逐渐淡化。基于此,家庭的配合与积极参与也是小学德育教学良好进行的关键一步。
二、小学德育教学策略
1.提高德育重视程度
学校有责任也有义务贯彻执行国家关于德育工作的教育方针。学校要不定时地对教师开展相关的学习与培训工作,提升班主任对德育工作的认知。如可将德育工作纳入到班主任综合考核中,以提升教师对德育工作的热情。班主任平时要充当好学校与学生以及家长间的沟通桥梁,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发展带来的便利,在班级的教育教学群中定时发送关于德育的文章,不定时地向学生家长推送相关德育材料,并利用相关技术平台设立家长德育反馈机制,让家长明白德育的重要性,从而积极性参与其中。
2.丰富德育教学内容和形式
小学德育教师要做好与其他各个学科教师的联系工作,及时向其他教师了解学生动态。从学生方面了解相关教师的教学模式和内容特点,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沟通处理。
如一位教师在讲解袁隆平当年树立的“让全世界人民免于饥饿”理想与信念内容时,就可以结合课外实践,将学生带入到当地的农场或者养殖场进行体验活动。学生通过对真实劳动场景的感受,从而明白食物来之不易的道理,感受到粮食的增收需要科技的投入,需要人才的投入,而人才的形成需要不断学习新知识,并不断地进行实践锤炼,进而焕发学习的热情。当学生已经初步形成了自身的基本价值观与人生观时,班主任就需要在其自身特性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引导。
3.营造良好的德育环境
校园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之一,营造良好的校园德育文化氛围对小学德育工作的开展也十分重要。如可以在校园中较为醒目的位置设立校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的宣传栏,或者在班级内部布置有关自我德育感悟与社会实践活动作业等。以这样的形式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还可以定期评选学校德育工作标兵,对一些有着良好思想道德修养并付诸努力的学生进行表彰,充分发挥榜样带头作用,为学生提供模仿对象等。不断从文化上、形式上丰富学生对德育工作的认知,拓宽德育教育的工作范围,让学生在良好的德育环境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朝着理想出发。
家庭是学生日常生活的主要场所,由此,在小学德育教学过程中,家庭的配合必不可少。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许多学校教师会使用微信群、家长交流会等形式来加强家校间的沟通。学校可以构建一个家长之间的交流平台,让家校交流更畅通。同时,教师也可以通過开展德育家访活动、德育亲子游戏、德育家庭教育主题交流会等多种方式,提升家长对小学生德育建设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只有提高教师、家长对小学德育工作的重视程度,丰富小学德育教学的内容和形式,营造良好的德育环境,才能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最终实现提升小学生思想道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