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映纯
(汕头市澄海区妇幼保健院 超声科,广东 汕头 515800)
胎儿先天性畸形是引致胎儿出生缺陷的“罪魁祸首”,常以胚胎内部异常为主导因素,可导致胎儿发育受限、结构与形态不正常。针对胎儿畸形超声诊断国内文献报道较多,但截止目前产前超声检查模式及规范并未有确切的结论,一些基层医院甚至无可行性规范指南[1]。既往常规胎儿超声检查对孕妇无确定的检查时间,随机性较大,对早期胎儿畸形缺乏有效、准确的诊断,再加上检查观察数据较少,难以从根本上达到胎儿畸形筛查需求。随超声技术的不断进步及发展,彩色多普勒超声走进医学视野,视相关规定中6种胎儿先天性畸形为核心,参考国际超声学会孕中期胎儿检查标准进行中孕期超声检查的规范化、标准化运用[2]。本文对500例中孕期孕妇规范化产前超声检查效果回顾分析,现作如下报告。
1.1 一般资料。以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于本院实施产前超声技术检查的孕妇为研究对象,统计500例。视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为对照阶段(常规超声检查),视2017年2月至2018年1月为观察阶段(规范化产前超声技术);纳入对象中年龄22~36岁,平均(29.03±2.11)岁;孕周19~38周,平均(28.51±2.33)周。纳入标准:孕妇知情并同意研究;无重大精神疾病。排除标准:并发妊娠期糖尿病;自身免疫系统障碍;罹患精神疾病。实施前后一般资料比较,P>0.05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本院自2017年2月实施规范化产前超声技术:采取GE VolusonEE8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仪,探头频率设定3.5~5.0 MHz。依据国际妇产科超声学会孕中期胎儿超声检查标准进行妊娠中孕期超声检查。测定胎儿双顶径、后颅窝池、侧脑室、头围及小脑横径、腹围、肱骨、股骨及胎盘、羊水、脐动脉频谱。观察头颅丘脑、侧脑室、小脑平面及面部冠状、矢状切面、脊柱纵轴切面、四腔心,左右室流出道及三血管切面、腹部胃泡,脐门静脉,胆囊切面,腹部脐带插入处切面,双肾纵、横切面,膀胱切面、四肢切面、心脏彩色血流图、胎盘脐带入口切面,留存规范化图片。依据相关顺序检查,自头部、颜面部、脊柱、心脏、胸部、腹部及四肢、羊水、胎盘。
1.3 观察指标。筛查出疑似为异常胎儿转入具产前诊断资历的医院进行进一步确诊,并经专人以微信、QQ等方式进行病例的随访追踪。统计分析规范化产前超声技术实施前后胎儿异常检出率,同时分析胎儿异常类型。
1.4 统计学分析。通过SPSS 22.0软件对研究数据数据实施处理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以t进行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以χ2验证,P<0.05具统计学意义。
2.1 胎儿异常检出率。采取规范化产前超声检查孕妇共有500例,其中胎儿异常检出率为7.20%(36/500),常规超声技术胎儿异常检出率1.40%(7/500),两组比较P<0.05(χ2=20.437,P<0.001)。见表1。
表1 胎儿异常检出率(n,%)
2.2 胎儿异常类型。胎儿异常主要涉及结构异常、不明缘由水肿、胎儿附属物异常;畸形类型包括中枢神经系畸形、泌尿系畸形、胎儿水肿综合征及消化系、心血管系畸形。详情见表2。
表2 胎儿异常类型
据报道,自二胎政策全面开放后,达到生育条件的女性50%年龄均在35岁以上,随年龄的增加,胎儿并发染色体与结构异常风险随之升高。我国是出生缺陷概率最高的国家之一,每年新发异常新生儿占全世界范围的1/5[3]。产前超声检查有益于早期诊断并筛查胎儿畸形,是当下检测出生缺陷的首选检查手段。伴随医学事业发展,尤其是高频率、高分辨率超声的涌现,产前超声检查能够获取更多的胎儿器官结构、发育状况的信息及内容,能够对各断面像实施清晰显示,在胎儿畸形诊断中意义重大。妊娠早中期检查有机结合使解剖异常检出率高达80%。自彩色多普勒超声运用后,院方进行了胎儿超声检查标准化、规范化操作培训学习,与此同时制定规范化程序,使胎儿异常检出率自2017年1.4%提高至7.2%,大幅度减少出生缺陷概率[4]。另外,胎儿异常检出时间也发生较大变化,自30周提前至24周,但较广州等地区,胎儿异常检出孕周要大2周左右,原因有二,其一,部分孕妇因自身或其他因素使胎儿畸形筛查最佳时间错过;其二,基层医院医疗水平有限,增加漏诊风险,需引起各医疗机构的重视,不但要强化产科、超声科医生专业水平,对孕期超声检查频率、时间及项目作出统一的规范,且要提高宣传力度,使孕妇知晓检查时间及所要检查的项目[5]。
通过数年的临床工作体会到,孕周满22~24周做超声筛查最好,但针对心脏畸形尤其是大血管畸形,其诊断最佳孕周应在26~28周。为最大化减少围产儿出生缺陷概率,医学领域未来工作重点应放在中孕期超声畸形筛查中[6]。中孕期实施超声检查,其结果显示为正常,而在孕晚期实施复查时却发现异常情况,如脑积水及肾积水等,提示孕晚期超声检查于胎儿迟发性畸形及主要内脏器官检查中均占重要地位,且此项检查亦可判断出胎盘功能及脐带血流状况。胎儿四腔心切面为心脏病筛查的重要切面,几乎有2/3先心病会在此切面出现异常信号,然而在大动脉异常类先心病筛查中漏诊率较高,因此基于四腔心切面基础上进行大血管扫查可有效提高先心病筛查率[7]。文章借助四腔心切面、心室流出道级三血管切面总计发现心脏异常7例,证实孕中期为胎儿心脏检查的理想时间,不仅如此,产前超声技术亦可对胎儿多种心脏畸形实施鉴别筛查,使复杂心脏畸形状况于胎儿时期得以诊断,有助于提高人口素质。对于心脏迟发性畸形,考虑孕28~30周再行胎儿心脏畸形筛查。本研究中,实施后胎儿异常检出率达7.20%(36/500),相较于实施前1.40%(7/500)明显升高P<0.05;规范化产前筛查胎儿异常类型包括胎儿附属物、中枢神经系畸形、泌尿系畸形及消化系、心血管系畸形等,其中位居首位者为中枢神经系畸形,其次为泌尿系、消化系及心血管细畸形等,证实规范化产前超声技术有助于将出生缺陷降至最低。但需要注意的是,产前医学不断发展,超声运用率逐渐升高,可对胎儿结构异常做出早期发现,准确性较高,即便是一些微小畸形,亦可尽早发现,然而超声亦具一定的漏诊率,在检查中仍有部分正常胎儿存有染色体异常表现,所以,染色体检查极为重要,无创DNA至关重要。对于超声软指标孕妇建议做更为细致、个性化基因筛查,从而完善产前检查[8]。
综上所述,采取规范化产前超声技术能够提高胎儿出生缺陷检出率,倡导规范化检查时间,严格按照规定顺序检查,同时规范标准断面图像采集,使内容更为完整及清晰,针对未来发现的病变进行有依有据的比较,确定漏诊原因,总结经验与教训,降低医疗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