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崇霜
(广西河池市南丹县人民医院 口腔科,广西 河池 547200)
牙源性上颌窦炎属于牙科中常见疾病,是指由牙齿相关因素所引发的上颌窦炎症,通常由根尖周炎、根尖感染、外伤、上颌骨病变等因素诱发,其中上颌牙齿根尖周炎属于最为主要的感染因素,也是诱发牙源性上颌窦炎的关键因素之一,可促使炎症扩散,波及上颌窦,最终导致上颌窦炎,患者临床表现出颌面部疼痛、压痛等。若未及时诊断、治疗,炎症反复发作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降低其生活质量[1]。临床上在治疗此病时主张先拔除患牙,清理上颌窦,并给予抗生素消炎,如保守治疗未达理想效果,则施以上颌窦手术。既往多选择柯-陆氏传统手术,但其在清除病变组织时会破坏上颌骨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对患者产生的创伤较大,术后需较长恢复时间,复发率高,预后不佳[2]。因此,不断地探索一种更加科学高效的疗法十分必要。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根尖周炎引起的牙源性上颌窦炎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本次实验以2018年10月至2020年11月为时间截点,共纳入76例根尖周炎引起的牙源性上颌窦炎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按照编号单双数分为2组,各38例。对照组中男20例,占比52.63%,女18例,占比47.37%,年龄19~64岁,平均(41.56±8.23)岁。观察组中男24例,占比63.16%,女14例,占比36.84%,年龄20~62岁,平均(41.02±8.19)岁。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均保持同质性(P>0.05)。
1.2 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柯陆式手术治疗,经牙尖窝路径彻底清除上颌窦内病灶组织,切除窦腔内乳头状黏膜、炎性肉芽,尽可能保留窦腔内正常黏膜。观察组采用鼻内微创手术,具体为:实施全麻或局麻,经尖牙窝将长为5 mm的导管穿刺针刺入上颌窦,必要情况下可在距尖牙窝5 mm处钻1骨孔,用于内窥镜检查,依据Messerk-liner法切除钩突,打开前中组筛房,扩大上颌窦安口,确保其直径>10 mm,经尖牙窝钻孔、中鼻道开口,留置0°、30°、70°鼻内窥镜,交替使用,全方面观察上颌窦、病灶异位牙、牙根等位置,彻底清除病灶。尽可能保留肥厚黏膜,尤其是窦口周围黏膜,避免导致窦口瘢痕性狭窄。留置上颌窦套管针钻孔处3~5 d,用于冲洗处理窦腔,冲洗液使用甲硝唑。术后1~2 d完全抽出鼻腔填塞物,当患者病灶牙、异位牙特别严重时,予以拔除,常规应用抗生素7~10 d。
1.3 观察指标。①临床疗效。显效:治疗后经鼻窦腔CT扫描显示异常,无嗅裂、鼻道脓涕、鼻甲肿胀等发生;有效:治疗后经鼻窦腔CT检查显示轻度模糊,头痛轻微,鼻塞、黏脓涕、鼻甲肿胀症状显著改善;无效:治疗后经鼻窦腔CT检查显示模糊,患者症状未得到改善甚至加重;②相关治疗指标。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采用鼻内镜检查量化评价法(Lund-Kennedy)评估症状改善情况,该量表涉及鼻腔内结痂、水肿、瘢痕等维度,总分10分,分值与鼻腔内恢复效果呈反比;统计拔牙率、术后2年复发率;③并发症发生率。本文考虑并发症包括上牙槽酸痛、面部肿胀、面部麻木。
1.4 统计学分析。本研究均采用SPSS 20.0软件分析,无序分类资料以率(%)表示,并实施χ2检验;数值变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实施t检验,检验标准:P<0.05。
2.1 临床疗效。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7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95%(P<0.05)。详见表1。
表1 临床疗效对比[n(%)]
2.2 相关治疗指标。治疗后,观察组Lund-Kennedy评分、拔牙率、复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表2 相关治疗指标对比
2.3 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8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6.32%(P<0.05)。详见表3。
表3 并发症发生率[n(%)]
根尖周炎引起的牙源性上颌窦炎属于临床上常见与多发的一种难治性疾病,患者临床上常表现出上颌牙齿疼痛、头痛、鼻腔堵塞、鼻腔异味等症状,病情严重者甚至可能导致牙齿丧失,严重影响患者日常进食与语言表达,需尽早诊断并采取有效措施治疗[3]。传统口腔检查可发现牙槽瘘管,多为上颌龋齿、残根为病灶;经鼻窦腔CT检查显示鼻窦冠状位上颌窦腔呈现出中密度阴影,仅有少数为窦底牙影,窦底黏膜增厚;经鼻镜检查或鼻内镜检查可发现中鼻内道形成息肉以及明显的黏膜水肿等。既往传统手术为了确保医护人员术中有足够的术野,需切除患者大部分上颌窦前壁,彻底清除上颌窦黏膜,促进分泌物引流,最终实现治疗效果。但该种术式存在较多弊端,在清除黏膜后易造成炎症迁延,加大细菌隐藏概率,导致上颌神经分支受损,减小了手术引流作用,治疗效果不佳[4]。鼻内镜微创手术近几年来在牙科治疗中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大量实践研究显示,鼻内镜微创手术在鼻窦肿瘤、鼻窦炎、鼻结构异常、鼻中隔穿孔、鼻中隔偏曲等疾病中均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具有安全、无痛、创伤小等优势,操作更精细,治疗效果更为彻底[5]。上颌牙与上颌窦底之间具有密切关系,根尖感染可致使窦腔黏膜发生炎性水肿,引发感染并扩散至上颌,进而导致上颌窦炎。鼻内镜可方便医护人员检查患者单侧中鼻道,冲出其中的黏稠块状物,实现有效诊断。在鼻内镜下实施微创手术,以鼻窦黏膜生理学、病理学为指导,最终实现有效清除窦腔病变、恢复及重建鼻窦功能的治疗目的[6]。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7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95%(P<0.05);治疗后,观察组Lund-Kennedy评分、拔牙率、复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提示与传统柯陆式手术治疗相比,采用鼻内镜微创手术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病情,降低拔牙率以及病情复发率,促进患者早日恢复健康状态。此外,鼻内微创手术提倡在尽量减小对正常组织创伤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保留肥厚黏膜,通过扩大窦口进行分泌物引流,留置胶管冲洗上颌窦促进炎症得到尽快吸收,避免感染,充分地突出了手术术野清晰、术中出血少、创伤小、术后不良反应少等优势[7]。故本文中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8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6.32%(P<0.05)。提示鼻内微创手术治疗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在根尖周炎引起的牙源性上颌窦炎的治疗中,采取鼻内微创手术治疗可取得良好效果,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