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祖常,肖平,林蔚,杨少江(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广东 佛山 528000)
贫血是血液科常见疾病,由于机体外周血红细胞生成减少或溶血导致其容量低于正常范围下限,引起头昏、耳鸣、失眠等症状[1]。资料显示[2],贫血按发病机制和病因可分为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再生障碍性贫血、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缺铁性贫血和巨幼细胞性贫血等。其中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是一种较为典型的获得性红细胞异常性溶血性病症[3],临床主要表现为阵发性血红蛋白尿,该病具有发病隐袭和病程迁延等特点,不易被诊断发现。既往采用酸溶血试验诊断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但其特异性和敏感性较低。因此,寻求一种有效的指标对治疗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有积极的指导意义。相关文献指出[4],红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表达的补体调节蛋白CD55+和CD59+可作为其有效指标。流式细胞仪可有效检测出外周血红细胞的CD55+及CD59+,是目前较为常见的检测方式。本文将我院收治的90例贫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外周血CD55+及CD59+,以期探讨其临床意义。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8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90例贫血患者设为研究组。另选入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40例健康正常人作为对照组,其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15~75(40.15±4.51)岁。其中男55例、女35例,年龄14~70(38.45±4.15)岁。纳入标准:(1)符合贫血相关疾病诊断标准;(2)临床资料完整;(3)患者及家属知情本次研究并同意。排除标准:(1)合并心、肝、肾等脏器严重障碍者;(2)有严重精神疾病无法配合本次研究者;(3)白血病等严重血液疾病者。根据临床诊断对研究组进行分组: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组22例,再生障碍性贫血组10例,缺铁性贫血组24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组25例,巨幼细胞性贫血组9例。两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采用BD FACSCantoII流式细胞仪,直接荧光元素标记的CD55+及CD59+单抗均购自美国BD公司。于早晨采集所有研究对象的外周血液4~5ml,根据试剂盒检测说明书进行红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检测。红细胞检测:置入乙二胺四乙酸(EDTA)2μl抗凝,加入8μlCD55+单抗,混匀后室温避光孵育15min,孵育完成后加1ml生理盐水洗涤,离心去上清,最后加入PBS0.5ml悬浮细胞,使用流式细胞仪进行检测,CD59+同上步骤。中性粒细胞检测:100μlEDTA抗凝,加入8μlCD55+单抗,混匀后避光孵育15min,再加入溶血素2ml,300r/min离心10min,去上清加入生理盐水2ml洗涤,最后加入PBS 0.5ml悬浮细胞,使用流式细胞仪进行检测,CD59+同上步骤。
1.3 统计学处理数据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所有研究对象CD55+、CD59+检测结果比较对照组外周血中红细胞和中性粒细胞中的CD55+、CD59+均大于95%;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组检测结果为31.25%~72.67%;再生障碍性贫血组检测结果为81.35%~98.67%;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组检测结果为90.79%~99.27%;巨幼细胞性贫血组检测结果为92.34%~99.91%;缺铁性贫血组检测结果均大于95%。见附表。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是由于个别造血干细胞获得性PIG-A基因突变引起的非恶性克隆性疾病[5]。CD55+为衰变加速因子,而CD59+为反应性溶血膜抑制物,两者同时参与调节补体介导的溶膜反应。临床资料显示[6],PIG-A基因突变可导致糖基磷酸酰肌醇(GPI)合成出现异常,从而导致CD16、CD55、CD59等缺失,引发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一般将CD55+、CD59+表达缺失的细胞命名为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细胞,大量研究表明[7,8],部分干细胞疾病患者外周血存在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细胞,且骨髓增生异常、淋巴增殖性疾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也存在该细胞。
附表所有研究对象CD55+、CD59+检测结果比较
丁磊等[9]对80例健康正常人的外周血进行了检测,发现不同类型的血细胞CD55+、CD59+的表达不同,分析了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的诊断指标和发病机制。徐永新等[10]对120例贫血患者进行了外周血CD55+、CD59+的表达检测,发现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患者CD55、CD59+异常表达为100%,而再生障碍性贫血CD55+异常表达为10%、CD59+为50%,肯定了流式细胞仪的可靠性。本研究结果中,对照组外周血中红细胞检测和中性粒细胞检测的CD55+、CD59+表达百分率均大于95%,而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组CD55+、CD59+表达百分率均小于75%(红细胞:31.25%~72.31%,中性粒细胞:39%.92~72.01%),提示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患者较正常健康人CD55+、CD59+表达百分率有明显下降。而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组和巨幼细胞性贫血组较对照组,其红细胞的CD55+、CD59+有不同程度的缺失,且其程度较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组轻。再生障碍性贫血组外周血中红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检测的CD55+、CD59+表达百分率为81.35%~98.67%,提示再生障碍性贫血也有克隆性造血。缺铁性贫血组与对照组相同检测结果均大于95%,提示CD55+、CD59+表达百分率与正常人无法区分。
综上所述,贫血患者外周血CD55+、CD59+表达可有效区分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与其他贫血症,对贫血患者治疗有积极的临床意义,可正确分型再生障碍性贫血与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