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之后,中国仍有青年在爱你”

2021-07-22 19:35张锐
南方周末 2021-07-22
关键词:陈独秀南方周末

南方周末记者 张锐

在2021年的热播剧《觉醒年代》中,陈独秀(中)的形象引起了许多年轻人的兴趣。   资料图

2021年5月-7月,到安庆市独秀园参观的人比往常多了许多。

视觉中国 ❘图

★陈独秀在《驳康有为致总统总理书》里,名为驳斥,开头却大谈康有为的影响:“天下之敬爱先生者,无不为先生惜之。”沈摇由此打趣:“低情商:我要驳你了。高情商:我觉得你很可惜。”

2021年5月27日,陈独秀忌日,于依安所在的粉丝群给独秀园的工作人员打电话,拜托为先生送上两束花,一束代表向阳而生的向日葵,一束代表热烈炽热的红玫瑰。“我们送的不是传统的菊花,因为觉得他是极有少年感的人,我们这些喜爱他的人也不能俗套,要送一些不一样的东西给他。”

人们对“陈独秀”的兴趣超过了以往任何时候。2021年5月-7月,陈独秀一词的百度搜索指数达到历史新高,资讯指数同比增长993%——这源于电视剧《觉醒年代》的热播,演员于和伟饰演了一个特立独行、极具个人魅力的陈独秀。

那段历史时期的陈独秀,有多重文化和政治身份,他是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旗手,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也是新青年的偶像和精神领袖。

2021年7月,西安某教育机构的初中语文老师陈舟琪带着鲜花,专程来到一千多公里外的安庆独秀园拜谒,看到巨大的石雕刻着《敬告青年》:“自主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进取的而非退隐的,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实利的而非虚文的,科学的而非想象的。”

安庆独秀园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南方周末记者,这段时间,前来参观人次较往常多出了三分之一,独秀园二期正在规划中。

2018年,陈独秀的名字成为网络流行词。1914年11月,陈独秀开始使用“独秀山民”的笔名时,好友汪孟邹便误会其有一枝独秀之意。据陈独秀解释,该笔名其实源于家乡安庆的独秀山。

一百多年后的互联网时代,人们延续了这种字面意义上的“误会”,创造出许多无厘头的名梗:“陈独秀的秀”“陈独秀都没你秀”“陈独秀同学请坐下”——用于称赞精彩的网络评论。不过,这次由流行语引发的“陈独秀热”很快衰退,人们尚无意继续探究这个已经逝世七十余年、颇具争议性的历史人物。

2021年2月,《觉醒年代》开播,剧中的陈独秀形象引起了许多年轻人的兴趣。山东大学的大三学生文棠看到剧中的仲甫先生嗑瓜子、吃涮羊肉、办《新青年》筹款成功后开心地趴在雪地上,不禁向朋友感叹:“这个人跟我想象的不太一样,历史上是这个人设吗?”

“以前会感觉历史人物离得很远,他们所作的贡献和付出都非常沉重,但是看到剧中的陈独秀,感觉非常鲜活有趣,于是对历史上真实的陈独秀产生好奇心。”在杭州某私企工作的95后沈摇对南方周末记者说。

一开始,沈摇进入陈独秀的微博超话,发现头像竟是一个用以戏谑调侃的表情图片,互动者寥寥。此后进来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如今已有上千人,话题也演变为讨论陈独秀的生平故事。有粉丝说,随着了解的增多,产生了“类似于现在追星的感觉”。

历史上的陈独秀在他们面前徐徐展开,包括《觉醒年代》剧情之外的丰富面貌:1915年之前,出身富贵,东渡日本,创办报纸,参加革命;1921年之后,政治颠沛,身陷囹圄,被诬叛国,最终病死他乡——不仅与剧中的陈独秀一般拥有热烈和朝气的前半生,又因后半生的悲剧命运令人扼腕唏嘘。

“像孩子一样纯真热烈”

上海海事大学翻译专业的大二学生于依安,自从看到电视剧中的陈独秀,便被“人格魅力征服,开始疯狂阅读他的一些文章”。于依安读到陈独秀十八岁时写成的《扬子江形势论略》,七千余字讲述了长江布防的国防构想。于依安“震惊了,以前的陈独秀先生在我心里只是一个文人形象”。

史料上的陈独秀逐渐走到于依安身边来——陈独秀前往南京参加江南乡试,见到来自徐州的一个胖子,辫子盘在头顶,身上一丝不挂,穿着破鞋捧卷在巷子里踱步念文章,忽道一声“好! 今科必中”。

陈独秀呆呆看了一两个钟头,心想:“这班‘动物得了志,国家和人民要如何遭殃……因此又联想到国家一切制度,恐怕都有如此这般的毛病。”这次所见所闻直接促使陈独秀投身康梁派。

于依安从陈独秀的书信中读到“可爱的一面”,她读到陈独秀拐着弯关心胡适的身体,以自己不会再刊登胡适的文章相逼,让他好好休息,还劝他不要再抽烟;又读到陈独秀与章士钊互为诗友,章士钊忘记应和,结果陈独秀赌气又写了一首诗,表达自己的不开心。

沈摇也为陈独秀有趣的一面所感染。刘半农曾给陈独秀寄信和索要报纸,都没有回应,但是有人要送吃食给刘半农,却在上海被陈独秀半路截胡了,刘半农因此调侃“这东西真顽皮该打啊”。

文棠印象最深的细节是,一次毕业合影时,陈独秀坐得很豪放,将脚伸到了梁漱溟前面。相片洗出来,陈独秀说“照得很好,就是梁先生的脚伸得太远一点”,结果被人戳穿“这是你的脚”。

吉林市某药厂的95后化验员曹趁,形容陈独秀“傲娇又顽皮”。学生代表与他交涉:“我们非达到目的不可,你答应吗?”“我决不答应。”“有什么理由?”“我不必与你们讲理由。”“你太野蛮了。”“我是野蛮,我已经野蛮多年了。”(据唐宝林《陈独秀全传》)灯灭后,陈独秀赶紧在黑暗中悄悄溜走。

坦荡、热情、幽默——这些品格贯穿了陈独秀的一生。“之前我觉得政治人物很复杂,所以对他们始终是避而远之的态度,但是陈独秀如果抛开政治人物的身份,也非常有魅力。”华东政法大学大四学生付涵对南方周末记者说。

于依安最喜欢的是五四运动时期的陈独秀,“那时先生已经四十多岁了,按理说是一个很成熟的人了,可是身上还在燃烧着少年时期的火焰”。此时的陈独秀度过了政治改良和直接进行政治革命的阶段,已经投身思想启蒙,在举起了科学和民主大旗后,成为全国新青年的偶像。

1919年6月8日,于依安清楚记得这个日期,那天陈独秀写了一篇深刻的文章《研究室与监狱》:“世界文明的发源地有二:一是科学研究室。一是监狱。”四天后的晚上,陈独秀便穿着一身塞满传单的白色西装,十分扎眼地在新世界商场屋顶花园散发《北京市民宣言》,随后被密探逮捕。

“他的性格就像孩子一样纯真和热烈,不计后果、飞蛾扑火一样地做事,是罗曼·罗兰那样的英雄主义。”于依安对南方周末记者说。

合肥某中学老师严丽说,由于路线不同,陈独秀的身份一直在转变,但是始终有朋友在身边支持他。

1933年4月20日,这是陈独秀的第五次入狱。为了帮其洗脱罪名,章士钊在法庭上作了53分钟的辩护。陈独秀却推翻了辩护:“章律师之辩护,全系个人之意见,至本人之政治主张,应以本人之文件为根据。”结果,陈独秀被判有期徒刑8年。

法庭辩护中,严丽印象深刻的是陈独秀的一句话:“予固无罪,罪在拥护中国民族利益,拥护大多数劳苦人民之故而开罪于国民党已耳。”谈及此处,严丽甚至为陈独秀的遭遇而哽咽。

2021年5月27日,陈独秀忌日,于依安所在的粉丝群给独秀园的工作人员打电话,拜托为先生送上两束花,一束代表向阳而生的向日葵,一束代表热烈炽热的红玫瑰。“我们送的不是传统的菊花,因为觉得他是极具理想主义和少年气的人,我们这些喜爱他的人也不能俗套,要送一些不一样的东西给他。”

“好为人师陈仲甫”

陈独秀初次与沈尹默相见时,差点得罪沈尹默。当时,陈独秀自我介绍“我叫陈仲甫,在陆军小学任教”,然后话锋一转,“(你的)诗写得很好,但字俗入骨,流利有余,深厚不足”。粉丝因此戏称其为“好为人师陈仲甫”。

沈摇逐一列举仲甫先生的才华——这位“平平无奇的安庆蛊王”善笔墨、能绘画、明语言,是天生“老师”。

文棠喜欢陈独秀的诗,能够随口背诵,“他年轻时候可以写‘酒旗风暖少年狂,又可以写‘英雄第一伤心事,不赴沙场为国亡,就像辛弃疾一样,既是潇洒的文人,又有拳拳的爱国心”。

发现陈独秀与苏曼殊一起翻译雨果的《惨世界》(即《悲惨世界》)后,于依安特地找来几段文字。由于革命需要,原著在翻译时被大篇幅改写和再创造了,但是“翻译的质量非常高”,陈独秀多语种的天赋令她感到惊喜。

这段时间,沈摇整理了陈独秀的一些作品笔记,文笔活泼,口吻亲切。陈独秀谈论“敬菩萨”,称如果菩萨不打醮去请便会降下灾祸的话,“像这样的混蛋王八蛋的火神,还应该敬重他吗”;又提到轻贱戏曲演员的观念,“世上人的贵贱,应在品行善恶上分别,不在执业高低”……

陈独秀在《驳康有为致总统总理书》里,名为驳斥,开头却大谈康有为的影响:“天下之敬爱先生者,无不为先生惜之。”沈摇由此打趣:“低情商:我要驳你了。高情商:我觉得你很可惜。”

沈摇笑称还要向陈独秀学语言艺术。陈独秀曾痛斥章士钊:“章士钊拿黄兴的钱办《甲寅》,也只能算是放狗屁;后来,拿段祺瑞的钱办的《甲寅》,便是狗放屁了;现在拿张宗昌的钱办的《甲寅》,更是放屁狗了。”

翻开陈独秀的文集,文棠感受最多的就是“字里行间似乎都带着感叹号,强烈抒发着个人的情感”。有一篇分析青年的文章《青年底误会》,放在如今二极管式的互联网上似乎仍不过时。“他的意思是青年人容易走极端,你劝他们多多参与社会活动,他们就会荒废学业;劝他们婚姻自由,便把找异性朋友放在首位。这样下去青年算是进步还是退步?”

很多粉丝感慨,陈独秀像是一个穿越者,一个生活在当代的人,与他跨时空交流没有任何隔阂感。陈独秀写《妇女的装扮》时说:“唉,各位姐妹们,不要动气,我也是一片好心,要劝劝你们拿这些装饰首饰的费,改做读书的本钱,要有益处多了……受了许多苦处,装扮得似蝴蝶儿一般,到底是给他人看呢,还是自己看呢?”

“如果说这是今天某一个教授或者学者说的,也没有什么违和感。”西安外国语大学的大三学生苏毅笙对南方周末记者说。

“内皆武器,来者小心”

1937年11月11日,陈独秀在《宇宙风》发表了《实庵自传》,开头提到“一生差不多是消耗在政治生涯中”,甚至认为自己“大部分政治生涯之失败”。

当时,陈独秀已经被提前释放,走出了待了四年的南京老虎桥监狱。陈独秀曾在法庭自辩:“弱冠以来,反抗清帝、反抗北洋军阀,反抗封建思想,反抗帝国主义,奔走呼号,以谋改造中国者,于今三十余年。”

出狱后,陈独秀拒绝了国民党的拉拢,也没有回到共产党队伍,他谢绝胡适去美国的建议,从政坛彻底退回到书斋,最终定居在江津县(今重庆江津区),五年后因病辞世。

鲁迅曾形容:“假如将韬略比作一间仓库罢,独秀先生的外面竖一面大旗,大书道:‘内皆武器,来者小心,但那门却开着的,里面有几枝枪,几把刀,一目了然,用不着提防。”瞿秋白等人亦有过相似的看法。

文棠记得陈独秀说过:“我愿意说极正确的话,也愿意说极错误的话,绝对不愿意说不错又不对的话。”她还念起了陈独秀晚年的诗句“行无愧怍心常坦,身处艰难气若虹”。

陈独秀认为自己的性格部分源自母亲的影响:“我和我的母亲同样缺乏严肃坚决的态度,有时简直是优容奸恶,因此误过多少大事,上过多少恶当,至今虽深知之,还未必痛改之。”

“如果说有什么让我特别爱陈独秀的地方,就是为他所做的一切感到惋惜和痛心,但是如果他不这么做,他就不再是陈独秀了。”沈摇说。

网友为陈独秀争论不休。曹趁总结了几种常见的话题,包括“私德”“右倾”“托派”“叛党”等,有的争论会发展为网络“倾轧”。

“拉李大钊先生踩陈独秀先生,拒绝‘南陈北李,拉延年乔年踩先生,‘至死不与先生相认,说什么先生不配。”曹趁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不知道为什么戾气这么重,为他发声就会招来‘群殴。”沈摇曾为此难过,发过相关澄清的帖子,希望能吸引有见解的人平和交流,后来放弃了,“因为很多人是跑来吵架的,也讲不出什么有用的信息”。

可以预见,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围绕陈独秀的争论仍会继续。90后新媒体工作者陈易思愿意等待,他高中时便对陈独秀的生平产生兴趣。十年来,他看着陈独秀在网上从无人问津到表情包再到如今的讨论热,“和新文化运动一样,首先大众慢慢感兴趣,然后有人自发地来改变一些刻板印象和想法”。

▶下转第20版

猜你喜欢
陈独秀南方周末
一份来自南方周末的特别邀请
更多评论,请见南方周末APP
更多评论,请见南方周末APP
更多评论,请见南方周末APP
更多评论,请见南方周末APP
更多评论,请见南方周末APP
陈独秀的三位夫人
陈独秀之妻:我生君已老
HOW TO REANIMATE A SAGE
陈独秀为何玩失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