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婧
摘 要:随着信息时代变革的逐渐深入,核心素养的培养逐渐与教育联系起来,为了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的劳动能力和素养,在大学期间培养学生吃苦耐劳、主动劳作的精神品格,能够进一步推动大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因此,本文从核心素养视角下探究当前大学生劳动教育的价值和主要特点,并针对当前大学生学校劳动教育的现状和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究,逐一提出解决对策,希望全面促进核心素养视角下大学生学校劳动教育全面发展,为大学生步入社会打下能力基础。
关键词:核心素养;大学生;劳动教育;对策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21.032
0 引言
随着改革开放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深入发展,社会对人才需求的不断变化,高校教育应强化对大学生进行劳动教育及核心素养培养,以满足社会发展对大学生人才的需求。然而当前很多高校对劳动教育始终有所忽视,劳动教育定位不明确偏离正常轨道,没有充分发挥出其真正价值。基于此,本文旨在通过探究核心素养视角下大学生学校劳动教育的现状及相关对策,进一步推进大学阶段劳动教育价值的实现,并为当前大学劳动教育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1 强化大学生学校劳动教育的价值
将劳动与教育进行结合,尊重劳动、知识、人才及创造,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才,这与我国新时期的教育目标是一致的。从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可知,劳动教育是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强化大学生的劳动教育,将其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五位一体”协同培养,将全面提升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面貌,引导大学生崇尚、尊重和热爱劳动,并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养成辛勤劳动的良好习惯,提升劳动技能,并在劳动中学会创新,从而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然而,当前高校针对大学生的劳动教育在定位、劳动教育的内容以及劳动教育的开展形式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其深度和空间有待拓展。强化大学生学校劳动教育,探讨其开展路径及策略,并将其与教学及实践相结合,则能更好地渗透工匠精神,潜移默化中提升大学生的劳动能力及综合素养。
2 大学生学校劳动教育的主要特征
在核心素养的视角之下,强化学校劳动教育能够促进大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二者之间相互联系,劳动教育主要表现出长期性、融合性和历史性的特点。
2.1 长期性
劳动教育并不是短期相互隔绝的教育形式。相反,劳动教育能够贯穿人一生的工作生活和学习,是一项长期的教育活动。马克思主义认为教育起源于我们的生产劳动,杨贤江也曾认为教育起源于社会生活实际多方面的需要。我们的生产劳动从人类社会诞生并发展至今,劳动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劳动推动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的發展,也可以认为正是因为劳动才有效推动了人类社会的飞速进步,在现代信息化的背景下也是如此。因此在核心素养的视角之下,大学生学校劳动教育也体现出了长期性的特点,高校需在长期坚持中促进大学生劳动意识和核心素养的健全完善。
2.2 融合性
大学生学校劳动教育的融合性主要在于劳动教育的包容性很强,并且其作为较为特殊的教育体系,能够与其他类型的学科充分融合并实现渗透。特别是在核心素养的视角之下,能够通过劳动教育实现大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让他们树立良好的劳动意识、逐渐养成热爱劳动、尊重劳动成果和劳动人民的良好态度,始终保持以劳动创造财富的重要价值,并逐渐提升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促进大学生的社会化发展。除此之外,在劳动教育过程中,大学生也能更多的接触人文和社会传统,增强人文底蕴,并在劳动中锻炼身体,增强个人体质。
2.3 历史性
大学生学校劳动教育并不是单一传统的,反而劳动教育也会跟随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产生改变和变革,在传统的劳动教育中,只是单纯的教授部分劳动技能和劳动手法,让人们掌握更好的劳动技巧,而在当今飞速发展的现代化社会之中,大学生学校劳动教育也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在核心素养的推动和培养之下,促进劳动教育同步发展和进步。
3 核心素养视角下大学生学校劳动教育现状
3.1 高校在劳动教育理念上存在偏差
当前很多高校仍然忽视劳动教育,并没有将劳动教育当作大学生素质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忽视了劳动教育的价值和意义。特别是近年来很多大学生面临学习、考证和就业等方面的巨大压力共同影响,很多家长和学校都认为提高大学生的成绩、促进大学生拿到更多证书,培养其特长,才能够真正实现其发展,但是这样的思想和理念过于片面。虽然当前教育资源较为丰富,但如果抛弃劳动教育,转而以其他形式的教育资源推进大学生能力素质的提升,将不利于大学生的未来发展,让他们在劳动思想等方面存在一定的误差。除此之外,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常常以学习成绩、课堂表现等作为是否参加劳动的依据,这样的劳动教育理念难以让大学生形成正向的劳动观。
3.2 劳动教育中核心素养体现不足
在我国教育领域中越发重视核心素养的培养和提升,但是在大学学校劳动教育中却很难见到核心素养的体现和渗透。很多人片面地认为劳动教育的教育性不足,甚至有些高校并没有强化劳动教育中的核心素养培养。学校的教育目标、教育途径和教育评价等体系相对分散单一,并没有发挥出劳动教育对学生的正向推动作用,甚至有些大学生并没有具备基本的劳动能力,在参加劳动时敷衍应付,甚至请人代劳,这样的大学劳动教育现状难以适应当前大学教育中核心素养培养的发展。
3.3 学校缺少必要的劳动教育资源
一些学校在劳动教育的开展过程中,并没有配备专业的劳动教育课教师,大多是由各班的辅导员或思想品德课教师兼职担任。一方面,他们本身的教学压力较重,兼职开展劳动教育力不从心,有一定的难度。另一方面,由于不是专业的劳动教育老师,其开设的劳动课程较为单一、时间短,学生对劳动教育的理念理解不透彻。加之开展的劳动教育活动多是以劳动技能训练及社会实践为主,劳动教育场地相对单一,如教学楼、操场、食堂等劳动教育基地外,并没有更加丰富的劳动教育场地,比如绿化校园、打扫卫生等,缺乏创新,很多学生在参与时都流于形式,不能真正让大学生在劳动中得到锻炼和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