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晗
垃圾其实是人类祖先留给后世的物质遗产之一,人们所拥有的与所丢弃的,往往比他们自身更能精确、详尽、真实地说出他们过往的生活。垃圾考古学分析古人的垃圾并从中了解认识他们的社会关系与行为习惯。
经济持续的增长导致消费膨胀,与此同时,也引发大规模的浪费,带来生态资源锐减以及环境污染,这正是美国社会学家施耐博格在上个世纪80年代提出的“苦役踏车”。城市化进程和工业化迅猛发展也加速生产与消费的恶性循环。无处安放的垃圾、肆意排放的污水、不断蔓延的新型病毒……在与废弃物共存的年代,人类在逐渐适应恶劣生存环境的同时,也在竭力改变现状,然而面对大自然的咆哮发威,人类扭转局面的力量显得微乎其微。
如果说从一个人读过的书能看出他的品味,那么从一个人生产的垃圾也能了解他的生活方式。不少人对待垃圾都是随手一丢,眼不见为净,但他们不曾察觉的是,垃圾其实是人类祖先留给后世的物质遗产之一,什么样的人产出什么样的垃圾,人们所拥有的与所丢弃的,往往比他们自身更能精确、详尽、真实地说出他们过往的生活。如果人类能充分了解自身所丢弃的东西,便能更加了解置身其中的世界。垃圾考古学便由此诞生,分析古人的垃圾并从中了解认识他们的社会关系与行为习惯。考古学家艾弥尔·豪瑞在谈到美洲西南部的原始垃圾堆时,就曾如此断言:“无论人们怎么看这些土墩,视它们为讨厌的垃圾堆或是生活方式的象征,它们都比其他东西透露出更多的信息。”事实也正是如此,英国考古学家雷纳德·乌里就是从一条连接几个最大土墩的沟渠判断这是倾倒垃圾的地方,继而从它暴露出来的底层判断出整个卡尔基米什古城的年代。
对于考古学家而言,所谓的“物质文化”始终占据着研究重心,他们寻觅古人遗址或垃圾堆,试图从古人的器物和食物中找到蛛丝马迹。器物能穿越时空的阻隔解读不同时代人类的生活画面,也就能建立起实物证据或环境与特定的思考模式、习惯或个人特质之间的关联性,并以此作为划分阶级的依据。人类生来就以制造垃圾表明其存在的痕迹,罐头、瓦楞纸盒、包装材料都是垃圾掩埋场的常客,在被遗弃的废品中,人类与垃圾之间有着相对固定的关联模式,甚至能追溯到人类群体的特质及其行为习惯,考察出使用者对不同品牌的忠诚度,再由特定垃圾的数量跨越到对人口的估量,这些文明碎片最终拼凑出一张社会历史图景。然而,垃圾考古絕非轻而易举之事,最辛苦的莫过于垃圾考古人员置身于垃圾掩埋场的恶劣环境中,以螺旋钻深入垃圾场的不同部分,再从选定的几层去处理垃圾样本,还要在不同地点、深度重复进行,此外还需微生物学家和土木工程师将样本放置于无氧的密闭容器中以便日后分析。
美国考古学家基德第一个揭示出古代废墟与垃圾的重要性。人类本能地将垃圾与自身所居之地划分开来,当居室固定后,要从此移除的就是垃圾了,也就是说,是垃圾的危机迫使人类行为模式的改变,从此迈向了文明之路。随着时间推移,被填埋的垃圾也逐渐堆积起来,它们被考古学家称为“冢”,其中“不可分解”的垃圾最为顽强,而且占有较大比重,层层覆盖,导致城市地势上升,从古特洛伊城的地理剖面图就可以看出这座城市处理垃圾的方法。即便如此,人类处理垃圾的方式在本质上毫无新意:倾倒、焚化、回收、减小物品的体积。然而这四种方法也并非权宜之计,更令人瞠目结舌的是,垃圾同时透露出人类行为模式往往本性难移,肆意浪费,不断推陈出新地制造垃圾也是社会的不幸。“喜欢、厌恶、丢弃”,以此循环,制造与发明产品无异于制造垃圾,一次性消毒手套和塑料用品的初衷原本是保证病人不被细菌感染,却制造了堆积如山的垃圾。
垃圾掩埋自古就有的做法是以泥土同化垃圾,控制气味。旧掩埋场填满,新掩埋场难寻,即便是科技不断更新,也并不存在完美的垃圾处理方式。“先进的科技不是避孕药,而是催生剂。”无纸时代的到来并不能缓解人类对垃圾的焦虑,计算机的盛行并没有使纸张从此绝迹,反而令制作冗长的文件比以往都容易,因此书本纸张成为历史陈迹的神话从未得以实现。
当人们为遍地垃圾大感绝望时,美国弗莱士河公园的落成令人叹为观止——这座上世纪40年代末占地约9平方公里的垃圾填埋场,自从变身为生态公园,始终承担着纽约的固定生活垃圾填埋任务。如今,这座堪称世界最大的垃圾填埋场已经转变为集休闲娱乐、文化教育等为一体的生态景观公园,成为纽约市最大的城市公园。英国纪录片《垃圾勇士》呈现了建筑师雷诺深入新墨西哥州沙漠荒地30多年,收集被弃的瓶瓶罐罐和轮胎建造房子,由各种玻璃瓶构建起的透明屋顶在白天收集了阳光,靠天然的雨水和风能自给自足,从生活方式上彻底践行环保,他的观念也影响到身边的一批人跟随他变废为宝。可见,世界上没有垃圾,只有放错地方的宝藏。垃圾哲学揭示了人与物的真相,能留下来的才是最好的。“买买买”的背后是“扔扔扔”,从被动之物到能动之物,资源的再利用不仅是可持续发展的源泉,也给人类提供了重新看待城市过度消费的契机。
纪录片《塑料海洋》直击塑料垃圾遍布的海洋,即便分解为碎片,仍然附着有害物质,大量鱼类食入后死亡,人类最终逃不开食物链的圈套,名副其实地自食其果。就像爱默生所说:“我们优雅地享用我们的正餐,血腥的屠宰场被精心地隐藏起来。”人类为满足私欲对其他物种实施屠杀,那些枉死的冤魂正在暗处实施着报复。污染多是如同幽灵般存在。19世纪中叶的伦敦,上百万居民将废水倒进了泰晤士河,在盛夏高温下河水泛起了“大恶臭”,被熏得晕头的维多利亚女王临时取消了泛舟游玩的计划。
在小说《艰难时世》中,狄更斯这样写道:“这是一个充满着机器和高耸烟囱的城市,城市之外永远笼罩着无尽的恶毒的烟灰,永不会开散。还有那么多毒瘤一样的建筑物,满墙的窗户内整天响着咔嗒咔嗒振动的声音,蒸汽发动机的活塞单调地上下运动着,就像一头患了忧郁症而发狂的大象脑袋。”工业城市中高耸烟囱冒出的烟雾,昭示着社会正常运转,同时也默认了污染在肆无忌惮地侵蚀着人的呼吸。环境污染是否与疾病暴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阿瑟·卡特新闻研究院“科学、健康和环境报告项目”主任丹·费金在长达15年的记者生涯中专注对癌症流行病学的调查研究,成书《汤姆斯河——一个美国“癌症村”的故事》。他以非虚构的纪实手法记录化工企业的全球扩张,探访政府、企业、环保组织以及汤姆斯河镇上的无辜受牵连者,着重以数字和实例追溯污染事件的进程。
汤姆斯河鎮曾是美国新泽西州的一个小镇,如果没有污染和疾病的侵袭,那里的人们本该过着平静美好的生活。但这个美梦在上世纪50年代化成了泡影,随着世界3大化工巨头——汽巴、嘉基和山德士的进驻,一方面推动了小镇的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却是在其后的5年,镇上的供水系统出现了异常,然而,化工企业绝不可能在追逐利益的路上停下脚步,因此对污染物的处理便转入地下秘密进行。他们把含砷废水排在了附近的河道中,将未经辨别、不加处理的废物倾倒在露天矿井和无防渗措施的排污池里。过去的将近一个世纪中,向莱茵河、俄亥俄河和其他水域排放的污染早已证明,染料生产是一个污染密集产业,但即使以染料业的低标准来衡量,还原染料的生产还要更糟。化工行业的一大准则就是,生产过程增加的每一步都会降低效率,增加废物。
19世纪中期,诸多欧美城市都采用煤气和焦炭代替了蜡烛、动物油脂和木材作为主要的光热源和燃料。煤气和焦炭都是煤炭在缺氧状态下高温燃烧获得的,这个过程中会产生黏稠而难闻的棕色液体,被称为煤焦油。但不经蒸馏,煤焦油密封性能不佳,其毒性在于直接烧掉会产生有害的黑烟,填埋后周围会寸草不生。煤焦油中有一种有毒成分,它后来在汤姆斯河镇扮演了重要角色。如今,借着煤焦油中碳氢聚合物的模板,化学家们开始构建一个新材料的世界,比大自然提供的更强大、更迷人、更廉价。染料、涂料、溶剂、阿司匹林、甜味剂、泻药、洗涤剂、墨水、麻醉剂、化妆品、粘合剂、显影剂、防水膜、树脂和早期的塑料,这些都出自化学工业的源头——煤焦油。
汤姆斯河牵动着当地经济和居民健康的神经。化工企业纷纷依河而建以便排放污水和处理废物,花在污染控制上的钱是能省则省,当地居民冒着牺牲健康的危险而投身于化工厂,当地水务公司和化工厂达成秘密协议,并发布“饮用水绝对安全”的调查结果。一切都悄无声息,直到镇上接二连三爆出儿童患癌,发展到90年代全体居民对癌症的恐慌,汤姆斯河镇从经济发展的楷模沦为名副其实的“癌症村”。在环保组织“绿色和平”介入调查下,排污管道破裂,所有真相都浮出水面,汤姆斯河镇化工厂就此寿终正寝。
弗莱士河公园的生态变化,已经引来鸟类栖息筑巢。
弗莱士河公园管理者在检查海龟的生存能力。
弗莱士河公园中的水井,用来收集被埋葬废物所释放的气体,气体处理后用于为当地家庭供电。
弗莱士河公园的前身是上世纪的生活垃圾填埋场,今天它已经变身为生态公园。
这场旷日持久的环境保卫战是默默无闻的科学家和当地民众们不断追踪事实真相的结果,吉利克一家就在其中扮演了揭开汤姆斯河镇秘密历史的角色:深夜以密林做掩护肆意排烟,公司无底线地追求利益,政府对环境污染熟视无睹……但令人遗憾的是,汤姆斯河镇的案例无法完全满足科学性的要求,因为没人能确切知道1962年到1996年间水里和空气里有什么化合物,浓度是多少。水可能是有味,烟可能是有颜色,但确切原因永远都是个谜,因为那时很少进行环境监测。汤姆斯河镇的民众如温水中的青蛙,在看不见摸不着,有时甚至闻不到的毒物中失去戒备,他们被浸泡在一个盛放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化学废物的容器中,从弥漫空气中的五彩烟雾,从地下污染物的羽流扩散、渗透到血液中,都成为了众声喧哗中的无声证词。
全球变暖、能源短缺、空气污染……一系列的环境问题逼退着人类理想生存环境的锐减。1962年,《寂静的春天》的出版唤起了人类对全球环境的关注,自然的萎缩和衰竭日益侵犯着生活的细节,甚至呼吸都变得谨小慎微,而大多数人却听不到自然倾诉的真相,即便能够深切感受到原本美好的环境遭受侵蚀的痕迹,也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出口,束手无策。然而,正如美国前副总统阿尔·戈尔在该书的序言中所说:“既然我们忍受了,就应该有知情的权利。”
作为研究鱼类和野生资源的海洋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逊 强忍病痛写下了《寂静的春天》,该书问世所产生的影响远远超过了一本环保题材的非虚构著作给人类的启示,在引发公众和舆论对环境问题关注的同时,也促使了各国政府部门对这个问题的重视:环保组织纷纷建立,环境保护署成立,联合国在1972年于斯德哥尔摩召开了人类环境大会,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寂静的春天》播下了新行动主义的种子,并且已经深深植根于广大人民群众中。1964年春天卡森逝世后,一切都很清楚了,她的声音永远不会寂静。她惊醒的不但是我们国家,甚至是整个世界。《寂静的春天》的出版应该恰当地被看成是现代环保运动的肇始。”1992年,《寂静的春天》被选为近50年来最具有影响的书,蕾切尔·卡逊身体力行的调查研究,为后世留下了一部自然启示录。
電影《永不妥协》剧照。
电影《黑水》剧照。
然而,有勇气站出来的总归是少数——电影《永不妥协》里为受污染困扰的居民们讨回公道的单身母亲,《黑水》中对化工巨头杜邦公司提起诉讼的辩护律师。2018年的纪录片《恶魔你知我知》再次将矛头对准了杜邦,这家有着200多年历史的老牌公司产品线遍及人们的日常生活,公司一面在公众面前展现良好的声誉和优越的生产力,一面却干着见不得人的勾当,将有毒物质C8的废水不经处理随意排放,公众心目中的名牌不过是戴着面具的魔鬼。
在维权的道路上,越来越多的民众敢于揭露资本利益链条引发的环境灾害。蕾切尔·卡逊也是其中一员,自《寂静的春天》出版以来,质疑声就从未间断过,而且当这本书广为传颂之时,反抗的力量愈发强烈,化工公司百般阻挠,评论者不分青红皂白地攻击,甚至还有人将讽刺的矛头直指蕾切尔·卡逊的性别,可谓荒唐至极。即便直面万箭穿心的场景,卡逊依旧信心百倍,一边是尊重事实的态度,一边是非凡的勇气。当人类的生存和自然的平衡之间出现了失衡,民众的无动于衷无异于慢性自杀,环境关乎每个人的利益,是全体地球人的自我拯救。当下的环境已经使人类处于危险之境,如她所言:“我们正遭受着暴露的化学药品的全面污染。动物实验已经证明它们极具毒性,很多情况下它们的效果还会积累。这种侵害在出生时或出生前就开始了。如果不改变我们的方法,这种侵害会贯穿整个生命历程,没有人知道结果会怎样,因为我们未曾有过这样的经历。”
蕾切尔·卡逊描绘了一副被恶劣环境吞噬的城市面貌:成群的家禽牲畜被神秘莫测的疾病袭击,新型病种蔓延到各家各户,清脆悦耳的鸟鸣声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寂静覆盖着的田野和树林,干涸的鱼塘、濒死的植物,到处是死神的幽灵。农药、杀虫剂、废气以及具有释放性的元素(如“骇人死雨”)寄居在土壤里,进入到生长的谷物之中,然后通过饭食渗透进人的身体之中。这一系列毒性链条只是众多污染源的一个缩影,仿佛石子投进了平静的水塘,不断扩大的死亡波纹由此扩散开来。恐怖的是,它们通过一些不为人知的化学作用,在转换和叠加的相互作用下产生新的难以破解的毒性,正如阿伯特·斯切维泽所说:“人们恰恰很难辨认自己创造出的魔鬼。”
2019年初春,马来西亚当地有人向河流中倾倒化学废料,在高温的作用下,毒气在一周内持续扩散,近千人因中毒送医,数百多所学校无限期停课。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深入,化学药物在日常生活中触手可得,然而随之而来的是,人类对相关常识欠缺、肆意滥用而造成灾难。这样的病症起初并不显著,也并非大规模暴发式的天灾,而是在药物积累的作用下对人体造成危害,长期潜伏,趁虚而入攻破防线,与此相关的亚健康问题屡见不鲜,相关精神疾病也正是由于化学药物摧残着神经系统引发的。人类亲手将社会改造成他们期望的样子,大自然却在这个过程中经受着难以言喻的痛楚,用来对付害虫的化学武器在不经意间正转而侵害着人类自身。人类在向着自身所宣告的征服大自然的目标前进时,已写下了一部破坏大自然的记录。
蕾切尔·卡逊的书写警醒着过于乐观的大多数,如她所说:“我们长期以来一直行驶的这条道路使人容易错认为是一条舒适的、平坦的超级公路,我们能在上面高速前进。实际上,在这条路的终点却有灾难在等待着。这条路的另一个叉路——一条‘很少有人走边的叉路——为我们提供了最后唯一的机会,让我们保住我们的地球。”当代人日常中直接或间接吸收了许多化学物质,为了不让人类的身体中充斥着一张元素周期表,在观点和行动上趋于可持续发展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