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

2021-07-22 18:15冯可华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73期
关键词:语言艺术小学语文课堂

冯可华

【摘要】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教师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利用教学时间的重要条件。由此可见,教师语言的准确与否在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上有很重要的影响,这也直接关系到了教育教学的最终效果。优美的语言往往更能启迪学生的心灵,陶冶他们的情操,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语文学科是一门科学美与艺术美高度统一的学科。驾驶在课堂上,若想实现教学目标,必须要彰显语文学科美的高度统一,而这一价值的重要载体便是课堂教学语言。基于此,本文在立足当前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实际的基础上,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探讨了教师的语言课堂艺术。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语言艺术

课堂教学离不开语言,这是语文教师知识传递、信息传递与学生互动的重要载体。站在客观角度来说,语文课堂教学首先是教师教学语言的艺术,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具有极强的感染力与示范性,往往会激发起学生学习与模仿的兴趣,更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如果教师能给学生创设优美的教学用语,良好的学习情景,让他们在良好的语言环境下学习,更能提升他们的学习效率。本文结合文献综述法与实践调查法,主要对小学语文老师的课堂语言艺术进行了相关研究。

一、课堂语言的示范性

一般来说,在学生心中,教师在课堂教学时,通过语言将知识与信息传递给学生,往往会给他们带来一种权威感、憧憬感。如果教师的课堂语言具有一定的示范性,能够有效支撑这种课堂教学的权威感,让学生产生敬意。

对于正处在义务教育起始阶段的小学生,他们此时正处于思维意识活跃的阶段,在这一关键时期,他们最大的特点就是喜欢模仿。由于学生的可塑性较强,他们往往更乐于从教师那里学习语言,而且每天教师的话在耳边回响,他们也会无意识地进行学習与模仿。在长期的积累下,自己也会形成与教师相同的语言风格。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有很多学生的书面与口头表达方式往往带有任课教师的样子,他们在词汇组织、说话中都从自己比较喜欢的老师那里进行学习。这也要求我们,必须要精心打磨自己的课堂语言,每次在教学时,教师必须要讲好普通话,以丰富的词汇、准确的语言表达观点。

二、课堂语言的启迪性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启发性的语言往往可能引发学生对知识学习的好奇心,引导他们独立思考,成为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的重要方式。而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连接作者与学生,进而让学生在思想上得到启发,习得知识,提高思维,培养能力。从这一点看,我们在教学时不仅要精心备课,设计好教学内容的提问,更好地启发学生的好奇心,让他们跟随问题学习知识。另外。在课堂教学时,教师还要注意因势利导,循循善诱,以疑问推进课堂教学。而这样一来,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习知识,掌握内容,课堂教学顺利进行。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课堂语言艺术的启发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启迪思维。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语文思维能力,重点在于教师必须要善于鼓励并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立足课堂教学内容,特别是在学生有疑问,有歧义,有困惑的地方,鼓励他们勇敢表达自己的想法。

其二,调动情感。在调动学生的情感上,语文教师必须要注重语言的抑扬顿挫与轻重缓急,以饱满的热情教学,进而感染学生,带动学生的情感。

其三,想象丰富。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任务主要在于,将学生与课文进行巧妙联系,搭建起学生理解课文,感受作者情感的桥梁,以此触发其学生的生活体验,让他们更好地由古到今,由课文联系到自身,培养他们的想象力、感知力。

三、课堂语言的趣味性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必须要注意教学语言的趣味性,以此使整个课堂教学更好迎合小学生的学习心理。语文教师在立足教学内容的同时,也要多运用故事、笑话、游戏、成语、民间言语等各种辅助性教学资源,游刃有余地开展教学,调动课堂气氛,迎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与需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需要根据学生的情绪、教学进度,适时穿插一些生动幽默的语言,这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还能调节课堂节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更为关键的是,无声语言的运用往往也能加深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例如,教师可以通过表情、姿势等各种动作进行知识的传递,如怒发冲冠的廉颇、麻木呆板的祥林嫂,以恰到好处的手势、动作、语言进行渲染,这对加深学生的理解更有帮助。

此外,站在语文学科教学的角度而言,语文课堂应该是优美的,这有时也能成为学生素材积累的来源,对学生提高自己的语言兴趣,加强对语言的敏感度等都有很大帮助,间接促进了他们写作能力的提升。

综上所述,教师的课堂语言是一种技术,但更是一种艺术。一个成功的语文教师,最重要的标志就是具有超强的语言表达能力,主要体现在将知识更生动、形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让他们通俗易懂的理解。但这一能力也需要教师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不断雕琢、打磨。今后,我们必须要重视语言艺术的修养,加强对基本功的练习,在教学中实践、反思、总结,致力于将自己的语言进行锤炼与打磨,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费春艳.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浅谈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艺术[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教育:263.

[2]张文龙.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浅谈语文教师的课堂语言[J].作文成功之路:小学版,2013(12):1.

[3]周志强.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例谈[J].科学教育,2004,10(3):34-35.

猜你喜欢
语言艺术小学语文课堂
欢乐的课堂
巧用语言艺术生动小学数学课堂
生活中的语言艺术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新理念下数学教学的语言艺术
视听语言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