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 弋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重庆 401331)
本门课程结合高职院校电子信息技术专业学生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从专业文化建设、课程思政、师资团队、创新比赛四个维度,双向融合专业与思政,建立产教融合、课外实践及社会组织的协同育人服务机制,从课程思政理念、教师思政团队、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教学资源五个方面入手,实现课程思政体系的完善和全面更新,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四维一体·双融合·三协同·五更新”育人模式。
从改革开放四十年,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日益提高,我们的生活被各种智能电子产品所包围,而作为智能电子产品的“感官”,传感器渗透在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从传感器的各种实际应用场景引入课程的知识点。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资源、教学评价等教学的全过程中融入课程思政元素,实现学生技能学习与思想意识同步提升,真正做到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
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纪律观念;养认真做事、细心做事的态度;培养团队协作及吃苦耐劳的精神。智能产业的高速发展需要青年一代的不懈努力,学生需要提高自己的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在专业技能领域,突出强调电子信息类专业要求的职业习惯养成,在原理知识拓展、传感器应用创新等具体技能中考察学生的职业素养养成和大国工匠精神的培育,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敬业、诚信等观念融入技能培养实现进课堂的目标。
序号教学内容课程思政切入思路思政育人目标从改革四十年中国发展的崛起之路让学生认识到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见证了国家的发展和富强,应该建立自己的自信(四个自信),同时也要意识到自己肩上的责任与担当。2空调的“读心术”——热电阻温度传感器1电子感官——初识传感器展现改革开放四十年,人民生活水平的变化,引入智能电子时代的到来,要实现电子产品的真正“智能化”那它们就必须有感知外界的“感官”。能源有限,建立环保和节约意识,树立大局观,不能为满足自己的一己之私不顾及共同的家园。3超越嗅觉的“电子鼻”——气体传感器从空调感知温度要根据设定温度自我调节,强化环保和节约思想意识。培养学生爱岗敬业职业精神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及安全规范意识4点燃”自己,照亮别人---智能电灯从新闻的安全事故案例引入本节内容要讲的知识点,分析事故发生原因,强调规范操作和安全规范意识。从生活中常见的智能路灯场景引入,分析工作原理,提问:为什么不采用传统照明模式而用智能灯代替,引发学生思考,引入绿色环保和节约意识。培养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树立节约意识、环保意识和大局观,树立“绿色”发展理念。传感器能解决技术上的问题,但归根结底还是需要大家增强公共安全意识及责任心,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职业素养、安全责任意识。6守护安全的隐形卫士——光电入侵报警5火灾无情,安全有方——光电式烟雾报警器从新闻中火灾现场的报道中,总结火灾发生原因,分析如何预防,除了可以利用传感器来进行监测,同时也要提高人们的安全意识及责任心。人不能不劳而获,要想有所收获,要靠自己劳动所得,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劳动意识,让学生明白自食其力的重要性。7声由我感,音动我“芯”——声音传感器物联网智能家居时代,一切都在“尽收眼底”,莫伸手、伸手必被捉,从智能家居中的安全防范案例中引入技能知识点,同时也切入思政内容。声音是自然界中不可或缺的因素,从日常生活中的驻极体电容的应用场景引入,讲解知识点同时切入树立公共意识的思政内容。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要有使命感和责任感,有公共意识,不能自私自利妨碍他人。
除了讲解理论和技能性知识外,初步计划在课程任务中融入课程思政元素。
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案例进行启发式教学,选用符合实际情况的例题或实物进行讲解,讲工程伦理道德和职业道德教育融入到课堂教学中,不仅让学生思考专业课的知识点,更深入思考作为一个“社会人”的责任与使命,培养担当的时代精神。例如,展示一些由于安全监管不到位的煤矿安全事故,分析导致事故的原因,告诫学生在将来的工程实践活动中要坚守自己的职业道德,抵制那些违反伦理道德的行为,提高自身的工程伦理道德素养。采用问题导向式教学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贯穿整个教学实践,引导学生做鉴定的质量安全守卫者,为实现中国制造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结合自己在上学、企业实践、高校教学的经历,把“课程思政”有机融入“立德树人”中心环节,注意方式方法,把显性与隐性、局部与整体、教师与学生结合,逐步探索,释疑解惑,做到“润物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