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洪成,渠 帅,张晓莉
(哈尔滨金融学院 会计系,哈尔滨 150030)
网络授课是由传统的课堂面对面教学转变为线上网络化教学的授课方式,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给学生带来了全新的学习体验,也为教师创新授课形式打开了新的思路,更为高校的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了契机。高校课程的线下授课仍为主要模式,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大范围网络授课的教学模式也为高等教育课堂网络化提供了优质范本,让更多教师了解到网络化教学的魅力。网络化课堂教学丰富了课程资源,使学习时间更加灵活,增加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深度和广度。高校应充分利用网络化教学的特点和优势,不断发掘网络化课堂教学新模式,为提升高校教育质量积蓄更多能量。
为保证大范围网络授课下的高校教学秩序,响应国家“停课不停学”的政策指引,高校积极制定应对措施,建立以高校教师为主体的网络授课体系。以课程为中心成立课程小组,教师团队组织学习线上授课技能,比较和选择主流的网络学习平台,然后对选定平台的使用方法进行系统性学习,以适应网络授课的需求。网络课堂和传统课堂在授课方式、交流形式、教学模式和监督评价机制等方面具有很大不同,教师需要及时调整授课思路和课程体系,如表1所示。
此外,网络授课存在很多如网络环境、学生纪律、教学资源调配等不确定因素,因此要求教师除了要具有专业技能外,还应提升自身的综合职业技能。
表1 网络课堂和传统课堂的不同点及高校应对措施Tab.1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of network and traditional course,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无论是线上授课还是线下教学,高校教师应始终作为教育的主体,钻研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模式,利用先进教学手段,建设现代化课堂教学体系。
大范围网络授课期间,高校的授课方式均为线上教学,因此需要网络教学平台的技术支持。网络教学平台为教学提供直播平台、资源库、考试系统等条件,教师依靠平台完成直播授课、作业布置和批改、线上考试等。学堂在线雨课堂、腾讯会议、钉钉、智慧树等在线教学平台纷纷开放,为线上教育贡献了力量。但是,每个平台都有其短板和优势,仅依靠单一平台很难提升教学效果。如:智慧树主要优势是拥有海量的高品质课程资源,但是直播授课功能较弱;腾讯会议主要可用于直播授课,但是考试系统和课程资源比较欠缺;雨课堂提供了多种课堂互动手段和测评系统,但是缺少专门的直播通道;钉钉主要可进行课程互动、直播和考试,但是缺乏优质的MOOC资源。因此,若想实现更优的教学效果,教师应充分利用多个平台的优势,合理运用多种平台为学生授课。此外,为了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各网络授课平台都针对各自平台的使用方法及技巧,为教师提供专门的培训,使教师能够更快速地适应和掌握网络授课模式,更好地使用平台的相关产品。网络授课离不开网络教学平台的参与,而教师的授课实践也为网络教学平台建设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资料,众多平台都在发挥自身优势的基础上不断拓展和优化,开发出了更多实用的新功能,以完善授课和考试系统,扩充优质课程资源满足教学需求。网络教学平台在授课过程中得到了升级和优化,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线上授课也得以更好地实现。
大范围网络授课期间,学生主要通过网络资源进行线上学习,除与教师通过屏幕互动学习外,还需要在线浏览相关信息和资料,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很高要求。线上教学教师不能面对面地照顾到每一个学生,只能通过屏幕进行讲解,或者要求学生观看MOOC等资源,然后通过答题、签到等方式把控学习质量。学生要想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配合教师的要求,并能够独立在线上完成资源的浏览、学习和思考。与面对面的授课形式相比,线上教学模式需要学生积极参与配合并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
近年来,各高校纷纷开展了课堂网络化建设,组织教师进行相关培训和学习,组建服务器安装,开发MOOC资源,引入SPOC等授课形式,但是建设仍处于初级阶段,尚未形成成熟的体系和教学理念。大范围网络授课使各高校教师和学生都参与其中,教师不断调整授课形式,探索网络授课的更多可能性,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调动学生积极性,进一步推动了课堂网络化建设进程。为了适应高校的教学形式,更多网络教学平台参与其中,通过教学实践,不断调整升级自身的软件性能和服务质量,开发更多、更优质的软件功能,为课堂网络化提供技术支持。为了满足网络化教学的需求,高校图书馆等相关单位提供并开放了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在范围上、技术上、资源储备上将课堂网络化建设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大范围网络授课使教师和学生都参与其中,不断适应并做出改变,教师在实践中不断学习,了解新的教学软件,探索新的教学方法,转变授课思路,调整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够更快地融入课堂氛围中,更高效地学习。网络授课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和学生要互相学习,彼此促进,教学相长,为课堂网络化建设积累更多教学素材和实践案例,提供经验支持。高校和相关教育机构还应不断完善网络监管评价机制,对教师的授课水平、课堂效果适时合理地做出评价,使教师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从而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更熟练的网络授课技巧、更多的课堂教学实践案例、更完整的网络授课监管评价体系为课堂网络化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高校的课堂网络化探索也在不断深入,搭建专业的教育教学网络平台,开展了MOOC建设、SPOC课程开发、组织优秀教师录制音视频资源等多样化的课堂形式。虽然课堂网络化建设尚处在初级阶段,还未形成成熟的体系和完善的教学模式,但是大范围网络授课为课堂网络化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为课堂网络化建设从哪入手、建设重点是哪、教师该做哪些方面的准备、如何构建网络课程体系等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思路。
从硬件层面来看,高校课堂网络化建设总体上受到现代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发展的制约。从网络化角度考虑,根据工信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发布的近两年通信行业经济运行情况数据分析,各运营商提供的传统化基于固定场所的宽带有限网络普遍已经突破100 Mbit/s,成为国内主流宽带速率,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已经可以部署200 Mbit/s~1 000 Mbit/s网络。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手机、平板电脑等参与网络化课堂必备的电子设备,逐渐将分辨率为720P、1080P的高清、超清摄像头作为主流配置。基于以上数据,网络速率的提升可以使网络化课程的画面画质在播放流畅的情况下,将画面分辨率从支持480P、720P升级到支持更高清的1080P、2K、4K,以上分辨率的动态变化实现了从标清、高清到超清、极清的转变。教师和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网络情况动态调节画面数量,学生视角的画面从原本单一的PPT课件+教师语音逐页切换画面转变为PPT课件+手写+教师本人的多画面,教师视角的画面也从原本无学生画面转变为支持同屏数十名学生,实现了通过高清摄像头进行面对面教学的目标,使教师和学生原本枯燥的网络课堂体验变得更加生动,教学双方在网络化课堂上充满了更强的参与感,画面画质因为网络技术的发展从模糊到清晰,教师与学生的微表情都一览无余,使网络课堂体验更接近线下课堂体验,教师和学生的互动从语音交流转变为面对面交流,实现了既清晰又流畅收听收看网络课堂的效果。高校应针对各学科网络化教学所需硬件设备加大升级改造投入力度。如:可以建设网络化课堂授课教师专用教室,每个教室应独立隔音、空气流通性良好,配备黑板以及带有高清超清摄像头的计算机,摄像头用于直播授课教师个人画面或整个黑板,显示器和投影组成主副双屏,主屏幕用于演示教学课件,副屏幕或投影用于查看班级学生个人的视频画面,配备音质可靠的独立电容麦克风,确保教师的原声语音可以准确、低延时、无杂音地传递给学生,有效增强教师与学生的网络课堂体验效果和参与感。
通过大范围的网络授课,教师应更深刻地感受到线上授课与线下授课的区别。教师应转变讲授知识即可的观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不再被动接受知识,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充分挖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拓展学习思路。“互联网+”教学的授课形式更能发挥网络授课的优势,丰富的教学形式和教学资源开阔了学生的眼界,使学习效果事半功倍。
任何一种教学形式都应注重对学生自身能力的培养,使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主动吸收知识,不仅要注重对理论知识的扩展和学习,还要促进实践能力的培养。传统教学通过对知识点的详细讲解和反复练习,使学生能够高效、精确的掌握学习重点。网络教学充分利用了其资源优势,极大程度地丰富了学生的视野,开拓了学生的思维。高等教育课堂网络化的发展应该建立在网络教学和传统教学模式共同推进、相互作用的基础上,充分发掘学生的自我价值和能力,努力构建现代化、智能化、全面化的高等教育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