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阳,熊晓杰
(张家港市中医医院 肛肠科,江苏 苏州 215600)
痔瘘是临床上常见疾病之一,免疫力低下、肛管直肠损伤、肛周感染等都可能引发痔瘘。疼痛、脱出、便血、排便困难、局部分泌物增多是痔瘘主要症状,手术治疗是痔瘘主要治疗方式[1-2]。手术治疗痔瘘易使得肛门直肠及其邻近组织受损,另外,由于创面开放,创口位置的特殊性,都易使的术后创面感染,创面愈合缓慢,疼痛、水肿持续时间较长,从而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3-4]。提高术后创面愈合效果有利于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痛苦,具有重要的意义[5]。本研究中笔者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5月在笔者医院接受治疗的50例痔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分析自制银黄紫草膏术后常规换药对于促进痔瘘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效果。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5月在笔者医院接受治疗的50例痔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后纳入研究。纳入标准:①纳入研究前6个月未进行其他相关治疗者;②年龄18~65岁;③符合痔瘘诊断标准者[6];④临床资料完整且具有良好治疗依从性者。排除标准:①有严重精神疾病或认知功能障碍者;②合并严重肝肾功能、心脑血管疾病者;③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④有本次治疗用药相关禁忌症者。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7例患者,对照组23例患者。观察组中,男15例,女12例;年龄19~60岁,平均(29.95±8.17)岁;平均病程(239.86±20.26)周;肛瘘术后4例,肛裂术后2例,混合痔术后21例。对照组中,男13例,女10例;年龄21~63岁,平均(30.23±8.03)岁;平均病程(240.13±21.18)周;肛瘘术后4例,肛裂术后1例,混合痔术后18例。两组患者基础资料比较(P>0.05)。
1.2 研究方法。所有患者均进行手术治疗,具体手术类型包括混合痔外剥内扎术、肛瘘切除术、肛裂内括约肌部分侧切术;术后对患者实施常规消炎、镇痛对症治疗处理;术后1 d后开始换药,换药前,先给予生肌止痛熏洗剂坐浴,10 min/次。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自制银黄紫草膏换药。具体如下:取蜜蜡80 g、紫草50 g、地肤15 g、黄芩15 g、橄榄油500 g、当归50 g、白芷15 g、金银花50 g、黄芪15 g、地榆15 g置于容器中,加水,用大火煮沸,然后使用文火熬煮30 min,过滤草药,加入蜂蜡,待蜂蜡溶解装瓶;坐浴后,清洁创面,取适量银黄紫草膏,将其局部外涂于创面;使用消毒纱布进行包扎处理完成换药,换药频率为2次/d。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换药处理,即坐浴后,直接将凡士林纱条贴敷于创面上,后进行常规包扎处理即可,换药频率为2次/d。
1.3 观察指标。术后疼痛评价法:无痛0分,轻微疼痛可忍受计1分,疼痛较重、口服止痛药物可缓解者计2分,疼痛剧烈、口服常规剂量止痛药物无法缓解者计3分。创面水肿评价方法:无水肿计0分,轻微水肿肉芽组织平整者计1分,轻度水肿者计2分,水肿明显、创面不平整者计3分,水肿严重伴有血栓形成者计4分。创口出血评价标准:无出血者计0分,便纸染血者计1分,排便滴血者计2分,排便时出血呈喷射状者计3分。疗效包括:①显效:创面上皮完全覆盖,创面未再次发生溃烂;②有效:肉芽组织新鲜,疼痛、水肿等症状明显缓解;③无效:创面肉芽生长很少,病症无明显变化。
1.4 统计学分析。运用SPSS 17.0行t或χ2检验分析,统计学意义以P<0.05确定。
2.1 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水肿、出血比较。观察组疼痛评分、水肿评分、创面出血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水肿、出血比较()
表1 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水肿、出血比较()
组别 例数 疼痛 水肿 出血观察组 27 0.31±0.08 0.13±0.03 0.16±0.05对照组 23 0.43±0.15 0.34±0.17 0.33±0.18 t - 3.603 6.315 4.706 P - 0.001 0.000 0.000
2.2 两组患者术后创面恢复时间比较。观察组腐肉脱落时间、新生上皮显露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创面恢复时间比较()
表2 两组患者术后创面恢复时间比较()
组别 例数 腐肉脱落时间 新生上皮显露时间 创面愈合时间观察组 27 5.13±0.94 5.06±1.36 18.04±3.13对照组 23 6.02±0.91 6.26±1.57 21.56±4.45 t - 3.386 2.897 3.271 P - 0.001 0.006 0.002
2.3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n(%)]
中医学认为,创口湿留、气血瘀滞是术后疼痛的主要原因,经络阻滞、湿热下注是创面水肿的主要原因,气血凝聚、大便秘结是创口出血的主要原因,故而术后术后治疗关键在于收涩止血、清热利湿、通窍止痛[7]。
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疼痛评分、水肿评分、创面出血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疼痛、水肿、创面出血是手术治疗常见并发症,以上症状会对痔瘘手术治疗效果及预后产生严重影响,以上症状越严重,则手术并发症越严重,手术治疗效果越差,预后越差;术后换药处理后,疼痛评分、水肿评分、创面出血评分越高,则患者疼痛感越强、水肿及出血越严重,治疗效果越差[8-9]。本次研究结果说明,和凡士林纱条换药方法相比,银黄紫草膏可以有效改善患者术后并发症,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同时,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腐肉脱落时间、新生上皮显露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以上指标反映了患者术后康复时间及术后康复速度,以上指标时间越短,则说明患者术后康复速度越快,预后越好;缩短术后康复时间有利于缩短治疗疗程,在减轻患者身心压力的同时,可以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帮助患者节省医疗开支,同时有利于减轻疾病对患者生活造成的影响,对个人和社会均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术后康复时间更短的治疗方案的临床应用价值更高。本次研究结果说明,和凡士林纱条换药方法相比,银黄紫草膏可以加快患者术后创面愈合速度。另外,研究结果还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本研究所用药方中的紫草具有解毒透疹、凉血活血的作用,地肤具有祛风止痒、清热利湿的作用,黄芩具有泻火解毒、清热利湿、止痛化瘀的作用,当归具有补血生肌、消肿止痛、活血的作用,白芷具有消肿排脓、祛风散寒、通窍止痛的作用,金银花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黄芪具有补气健脾、生肌收口的作用,地榆具有凉血上血、清热解毒的作用;诸药调和使用具有消肿排脓、止痛化瘀、敛创生肌的功效。本次研究结果说明,和凡士林纱条换药方法相比,银黄紫草膏可以提高术后创面恢复有效率。
综上所述,和对痔瘘患者术后采用常规换药方法相比,银黄紫草膏换药方法可以提高手术治疗安全性,减轻术后疼痛感,可以缩短术后创面愈合时间,加快创面愈合速度,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具有更高的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