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玮芳,郭永丰,靳晓慧
(1.漯河市动物卫生监督所,河南 漯河 462000;2.漯河市功能区畜牧服务中心)
仔猪发生腹泻病的传染性因素比较多,而且又比较复杂,当母源抗体的免疫力不能控制病原微生物大量繁殖时仔猪腹泻就会发生。引起仔猪发生腹泻的传染性因素包括病毒性因素和细菌性因素,可以原发性发生,也可以继发性发生。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可引起仔猪发生水样腹泻,所有的猪不分年龄、品种均易感;2 周龄以内的仔猪感染后表现的症状更明显,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幼龄仔猪可全部死亡,5 周龄以上的断乳仔猪死亡率较低,成年猪几乎不出现死亡;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流行,尤以寒冷季节多发;呈流行性发生的多是新疫区,呈地方流行性或间歇性发生的多是老疫区。
猪流行性腹泻病病毒是引起猪流行性腹泻的病原体,具有一定的季节性,一般常在寒冷季节发生。各种年龄的猪均有易感性。一旦发病,受害最严重的是哺乳仔猪,有50%的病死率。
轮状病毒感染是引起轮状病毒病的病原体,感染和发病的高峰出现在每年冬季,各种年龄的猪都能感染,5 周龄内的仔猪多发,1 周龄内的仔猪发病最为严重,病死率可达100%。
猪瘟病毒属于黄病毒科猪瘟病毒属,是引起猪瘟病的病原体,它具有高度的传染性和致死性。在自然条件下,各种年龄、性别、品种都容易感染,流行的季节性不明显。病毒的主要传播者是病猪,被病猪的排泄物、分泌物和病死猪尸体及脏器、急宰病猪的血、肉、内脏、废水、废料等污染的饲料、饮水、用具都可散播病毒。
猪伪狂犬病病毒是引起猪伪狂犬病的病原体,在猪常呈暴发性流行;成年猪多呈隐性感染,怀孕母猪常表现出流产、死胎、木乃伊胎和种猪不育等症状;半月龄以内的仔猪病死率高达100%,断乳仔猪发病率和死亡率稍低,可达40%和20%左右;成年肥猪发病时常表现为呼吸困难、生长停滞、增重缓慢等;具有一定的季节性,多发生在寒冷的季节,但其他季节也有发生。
某些血清型的致病性埃希氏大肠杆菌可引起仔猪发生腹泻性传染病;根据临床表现主要分为仔猪黄痢(早发性大肠杆菌病)和仔猪白痢(迟发性大肠杆菌病);母猪可感染大肠杆菌,但一般不出现临床症状;该病的发生无季节性。
2.1.1 仔猪黄痢
仔猪黄痢是由一定血清型的大肠杆菌引起初生仔猪以排黄色或黄白色水样粪便和迅速死亡为特征的急性、致死性传染病。感染发病的仔猪以1周龄内为主,以1~3日龄最为常见,7 日龄以上很少发生,同窝仔猪发病后传染性很强,发病率(90%)和死亡率(50%)均很高。
2.1.2 仔猪白痢
仔猪白痢是由一定血清型的大肠杆菌引起以排灰白色浆状、糊状腥臭味稀粪为特征的仔猪传染病;主要发生于10~30 日龄仔猪,1 月龄以上的仔猪很少发生;发病率高(50%),死亡率低;气候突变的寒冬、天气炎热的夏季、阴雨潮湿的雨季、质量较差的母猪日粮、高脂率的母乳等常常诱发该病。
沙门氏菌感染仔猪引起的传染病称为仔猪副伤寒,常表现为皮肤上有紫红色斑点、顽固性下痢、粪便恶臭、有时带血;多发于1~4 月龄的仔猪;发病无明显的季节性,尤以于寒冷、气温多变、阴雨连绵季节多发;环境卫生差、仔猪抵抗力降低等常常是诱发因素。
猪痢疾密螺旋体病,又称猪痢疾(血痢)、黑痢或黏膜出血性腹泻;流行无季节性,在夏秋交替季节多发,呈缓慢持续性流行;不同年龄、品种的猪均有易感性,7~12 周龄、体质量15~70 kg的保育猪最为常发。其发病率(接近90%)和死亡率也高,哺乳仔猪和成年猪较少发生,常见于引进猪只2~3 w后开始发病;临床康复猪常成为带菌猪,猪场一旦发病就很难根除;饲料变换、运输、阉割、拥挤和寒冷等应激因素的存在为诱发因素。
C 型魏氏梭菌(产气荚膜梭菌)产生的外毒素能引起肠黏膜炎症和坏死,以排出红色稀粪为特征的猪魏氏梭菌病,又称猪梭菌性肠炎、仔猪传染性坏死性肠炎、仔猪肠毒血症,俗称仔猪红痢;无明显季节性;主要发生于1周龄以内的仔猪,以1~3 日龄新生仔猪多见,发病率最高可达100%,病死率一般为20%~70%;很少见于1周龄以上的仔猪发病,2~4 周龄的仔猪偶发;仔猪发病后病程短,死亡率高。
病毒性腹泻一般多发生于冬春季节,而细菌性腹泻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病毒性腹泻常表现水样拉稀、脱水、呕吐的症状,粪便多为黄色和灰黄色,常伴有腥臭味。细菌性腹泻一般只是拉稀粪,排出白色、灰白色粥样或糊状粪便,畏寒,行动缓慢。
病毒性腹泻传播速度快,隔天可能就会全群感染,死亡率也高,猪的年龄越小,死亡率越高。细菌性腹泻传播速度也快,但有一个让养殖户反应的过程,一般在3 d内才会传染给全群,而且细菌性腹泻来势没有那么凶猛。
尚无有效治疗药物。可免疫母猪,使仔猪吃初乳而产生被动免疫。对患病仔猪主要采取对症治疗,如口服补液盐,投服止泻剂,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可防止继发感染,静脉注射葡萄糖盐水和碳酸氢钠治疗脱水和酸中毒。另外供给大量清洁饮水和易消化吸收的饲料,加强消毒,做好猪舍清洁卫生,加强饲养管理,一般都会收到良好效果。
在发病初期,仅出现下痢,尚有一定的食欲与饮欲,可在肌肉或皮下注射一些抗菌药物,如土霉素长效注射液、恩诺沙星、痢菌净、庆大霉素、卡那霉素、青霉素、链霉素及磺胺类药物等。如果单独用药效果不是很明显,可采取一些联合用药,同窝中有一头发病,应全窝同治。在发病中期,对不吃不喝而脱水的仔猪应及时补充体液。可选用5%的葡萄糖生理盐水,口服或腹腔注射,在补液的同时给仔猪补充微量元素可提高疗效。在饲料和饮水中加入适量抗菌药物,让其自由采食或饮水并加强护理。同时应搞好猪舍及周围环境的清洁卫生,保持圈舍干燥通风,并注意防寒保温,建立严格的消毒制度,给仔猪创造一个舒适的生长环境。
综上所述,导致仔猪腹泻的传染性因素虽然很多,但最初都与管理不当等非传染性因素有关。通过对仔猪腹泻发生的传染性原因的分析,可更好地为控制仔猪腹泻制定科学、合理、完善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避免因疾病造成更大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