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吉姐
(青海省藏医院,青海 西宁 810007)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项目研究成果指的是高等院校医学类专业本科及以上学生在医学院教育结束之后,进入医院以住院医师角色,在认定培训基地开展的规范化、系统化培训,其主要目的在于提高临床实践能力[1]。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藏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培养藏医学人才的重要环节,是强化藏医临床团队建设的重要方式[2]。要想成为一名合格藏医师,不仅要掌握临床医学理论知识,具备医师职业道德,还需要必备操作技能,因此需要做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特别是临床实践能力培训[3]。本文从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择取50名藏医院住院医师,分析在藏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应用临床实践能力培训的效果,报告如下文所见。
1.1 一般资料。从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择取50名藏医院住院医师,将其按照数字随机表法予以分组,每组25名,对照组中男女比例为15:10,年龄20~30岁,平均(25.96±4.45)岁;研究组中男女比例为16:9,年龄21~31岁,平均(25.98±4.47)岁;经统计学检验分析组间无意义,P>0.05。
1.2 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模式下规范化培训,以导师讲解、病房观察为主。研究组在常规规范化培训基础上实施临床实践能力培训:①强化规范化培训招录临床考核。为妥善处理藏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过程中临床思维弱化现象,在招录考试中强化藏医临床思维及相关技能考核的占比,建设多站考核方式,对住院医师病历资料收集能力进行考核,使其临床思维考核能力得到强化;②优化课程设置。根据规范化培训目标,在设置课程上,注重临床能力的培养,为住院医师安排一些与临床、研究进展、发展动态与前沿相关的讲座,注重灵活性和实用性,以拓展住院医师的视野;③严格出科考试。为使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临床轮转质量得到保障,督促其自主学习,制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临床轮训出科考核规范》,不仅涉及到平时情况,还涉及到现场考核,通过笔试、口试相结合,通过考核的住院医师才能出科;④资源共享。参与规范化培训的住院医师包括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本科生等不同层次,学术资源占有量、阅读能力、文献检索能力存在差异,为使整体培训水平提高,使住院医师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调动,使其对规范化培训基地的依赖程度降低,培养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通过百度云进行资源共享,每个人均可以随时上传学习资源,包括专业书籍、科研方法及思路、最新指南、专家讲座、英文文献等学术资源,方便每位住院医师随时学习,使学习效率得到提高;⑤开展微信课堂。为提高学习效率,可以建立微信群,通过线上主题讨论形式开展微信课堂,由住院医师自由商定主题,之后由学生代表发言,所有住院医师均可以参与讨论,还可以分享并讨论医案或疑难病例,此种方式不仅可以节约大家时间,而且不拘于场地,增加了住院医师之间的沟通和互动;⑥诊疗能力培养。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对住院医师诊疗方案书写能力进行指导,并对其查体、问诊基本能力进行培养,重点培养其独立诊疗能力,针对突出表现的住院医师予以鼓励和奖励,使其充分体会住院医师的成就感,同时也强化其责任意识,导师纠正并讲解住院医师所提出的不合理诊疗方案,使住院医师的实践能力得到提升,总结并分析每位患者的问题,必要情况下需要详细记录备案,方便后续巩固和学习。
1.3 临床观察指标。①通过自制考核量表对两组住院医师进行统一考核,主要包括沟通能力、诊断能力、治疗能力三个方面,每项满分均为100分,评分越高对应业务能力越强;②教师对住院医师评价:涉及到病史准确性评分、问题陈述科学性与准确性评分、医患沟通能力评分、诊疗过程中临床思维评分、语言组织与表达能力评分,每项20分,共计100分,评分越高说明住院医师综合能力越强;③住院医师对培训模式评分:涉及到提高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评分、临床诊疗思维培养评分、医学基本技能及基本理论的掌握评分、提高医患沟通能力评分、提高自学能力评分,每项20分,共计100分,评分越高说明住院医师越认可培训模式。
1.4 统计学分析。本次研究通过SPSS 22.0分析,计量资料按照()方式展示,并利用t值检验,计数资料按照(n/%)方式展示,检验方式为χ2,若P<0.05则有意义。
2.1 两组各项培训考核成绩分析。从各项培训考核成绩分析,研究组沟通能力、诊断能力、治疗能力的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各项培训考核成绩对比()
表1 两组各项培训考核成绩对比()
组别 例数 沟通能力 诊断能力 治疗能力对照组 25 80.63±3.52 82.77±3.96 81.48±4.15研究组 25 92.23±3.10 95.12±3.02 95.33±2.41 t-12.366 12.399 14.430 P-0.000 0.000 0.000
2.2 两组教师对住院医师评价分析。从教师对住院医师评价分析,研究组在病史准确性评分(18.63±1.23)分、问题陈述科学性与准确性评分(18.46±1.63)分、医患沟通能力评分(18.56±1.37)分、诊疗过程中临床思维评分(18.22±1.33)分、语言组织与表达能力评分(18.47±1.63)分上均高于对照组病史准确性评分(14.22±2.85)分、问题陈述科学性与准确性评分(14.34±2.36)分、医患沟通能力评分(14.48±2.37)分、诊疗过程中临床思维评分(14.22±2.96)分、语言组织与表达能力评分(14.79±2.33)分,P<0.05。
2.3 两组住院医师对培训模式评分。从住院医师对培训模式评分分析,研究组在提高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评分(17.09±2.15)分、临床诊疗思维培养评分(18.10±1.77)分、医学基本技能及基本理论的掌握评分(18.22±1.93)分、提高医患沟通能力评分(17.10±2.22)分、提高自学能力评分(17.46±2.36)分上均高于对照组提高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评分(13.05±3.93)分、临床诊疗思维培养评分(14.02±2.63)分、医学基本技能及基本理论的掌握评分(13.67±4.05)分、提高医患沟通能力评分(13.52±1.63)分、提高自学能力评分(14.11±2.33)分,P<0.05。
当前,在藏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通常存在以下问题:首先,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重视程度不足,规培单位对藏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意义认识不到位,主要体现在培训策略规范性不足、培训考核不严格、带教一是培训权责不明确、培训要求不严格等,对整体规范化培训质量提升不利[4]。其次,在经典学习上存在不足,因藏医学历史悠久,在长期发展期间形成诸多经典著作,这也是藏医学学术根本,但在西医文化冲击之下,藏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缺乏对经典著作的学习和掌握[5]。而要想提高藏医医疗质量,建立良好藏医团队,则需要掌握藏医基础理论,具备良好职业道德,还需要高水平的临床技能[6]。传统规范化培训的培训方式相对单一,主要是在病房开展知识教学,对藏医临床诊疗的实践指导不足,同时也缺乏对相关疾病的针对性指导,住院医师很难形成连续且整体的医疗观念[7]。现阶段,伴随医学发展,加上医疗需求,针对藏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要求提高。通过藏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对优秀藏医医师进行培养,这不仅需要培训要求规范化,还需要考核严格,以提高住院医师的独立工作能力,以便于后续顺利开展藏医临床诊疗工作[8]。对于此在藏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实施临床实践能力培训,可以使传统培训的不足之处得到有效弥补,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全面性[9]。据本次研究显示,实施临床实践能力培训的研究组沟通能力、诊断能力、治疗能力的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由此可见临床实践能力培训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而言非常重要。通过临床实践能力培训可以使藏医住院医师的综合医学能力,更好地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提高其藏医综合临床诊疗能力[10]。同时通过临床实践能力培训可以为住院医师提供更多临床实践机会,并给予导师指导,住院医师能够自行进行查体-诊断-确定治疗方案等临床工作,之后由导师予以修正和点评,使住院医师累积临床经验,提高临床实践能力[11]。同时在本次研究中,研究组教师在对住院医师病史准确性评分、问题陈述科学性与准确性评分、医患沟通能力评分、诊疗过程中临床思维评分、语言组织与表达能力评分上均高于对照组,住院医师在对培训模式的提高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评分、临床诊疗思维培养评分、医学基本技能及基本理论的掌握评分、提高医患沟通能力评分、提高自学能力评分上均高于对照组,由此可见临床实践能力培训的实施能够让住院医师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同时也可以使其更加认可和满意培训模式,以提高临床实践能力培训的效果。因传统规范化培训形式单一,内容枯燥,单纯是在病房内开展各类知识的学习和研究,对藏医临床诊治实践与对应病症的针对性指导不足,从而使住院医师无法形成连续性和整体性的医疗观念。基于现阶段医学发展的趋势,加上医疗工作的需求,因此对藏医住院医师培养非常有必要性。在藏医住院医师培训过程中,不仅要求培训规范化,而且要求考核严格,这样才能对优秀藏医医师进行有效培养,提高其独立工作能力,同时也对后续藏医医师临床诊治工作顺利进行有积极作用。通过临床实践能力培训可以使传统传统培训方式的不足得到弥补,使住院医师受到更具针对性的指导,这对其综合素质与能力的提升均有积极作用,提高住院医师的诊疗水平,以便于为藏医治疗患者提供更优质医疗服务。
综上所述,在藏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临床实践能力培训的实施可以提高住院医师的沟通能力、诊断能力以及治疗能力,使其综合业务素质得到提升,这不仅提高了教师的评价,也让住院医师对培训模式更加认可和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