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永斌, 李程巧, 黄贤夫
(温岭市植保耕肥能源总站,浙江 温岭 317500)
台州市温岭市地处浙江省东南沿海,面积在22.5万667m2左右,主栽品种为中早39、中组143、甬优系列(如甬优17、甬优15、甬优1540)等。水稻白叶枯病(Xanthomonascampestrispv0rZae)是由细菌侵染引起的病害。在20世纪 60年代中期至 80年代前期,白叶枯病一直是浙江省台州市水稻的三大病害(稻瘟病、白叶枯病、纹枯病)之一[1]。大溪镇桥里水稻种植区已连续4年发生水稻白叶枯病,一直采用20%噻菌铜悬浮剂防治白叶枯病,防治效果不理想。为检验20%噻唑锌悬浮剂对水稻白叶枯病的田间防治效果,进行了20%噻唑锌悬浮剂不同用药方法田间药效试验,为防治水稻白叶枯病提供依据。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在台州市温岭市大溪镇桥里村进行,前作为早稻,土壤中等水稻土,试验田前作早稻已发生白叶枯病病 。
1.2 试验材料 供试药剂为20%噻唑锌悬浮剂,供试作物为连作晚稻,品种为甬优17号采用机插移栽,22.5万丛/hm2。
1.3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5个处理分别为:
1.3.1 20%噻唑锌浸种 按噻唑锌200倍液配制水稻种子浸种液并进行浸种,0.12hm2(处理A);
1.3.2 20%噻唑锌芽谷拌种 按干种子/kg (约1.3kg芽谷)用噻唑锌20mL,再加清水10~20mL配成拌种药搅拌均匀,0.10hm2(处理B);
1.3.3 大田防治区 分蘖未期、孕穗未期、齐穗灌浆期3次用20%噻唑锌1 875mL/hm2,兑水30L无人机喷雾,0.57hm2(处理C);
1.3.4 20%噻唑锌浸种+大田防治区,3.33hm2(处理D)。
1.3.5 空白对照(CK),0.07hm2(处理E)。
1.4 调查统计
1.4.1 防治效果 在水稻后期病害稳定期进行调查,每小区3重复调查,每个重复采用平行取样法定点调查10丛,每株水稻上部三张功能叶的发病情况,按照病叶的危害程度进行分级,共分9级,计算病情指数[2]。根据处理区和对照区计算防效,用DPS18.1软件对防治效果进行显著性分析。
水稻白叶枯病分级方法:
0级:叶片无病斑;
1级:病斑面积为叶面积的<10%;
3级:病斑面积为叶面积的11%~25%;
5级:病斑面积为叶面积的26%~45%;
7级:病斑面积为叶面积的46%~65%;
9级:病斑面积为叶面积的>65%。
水稻白叶枯病的病情指数和防治效果计算公式具体如下:
病情指数=
防治效果(%)=
1.4.2 植株药害 试验期间观察各处理区稻株生长情况,判断有无药害发生。
1.4.3 水稻产量 水稻收获前调查有效穗,千粒重,计算理论产量,并用 DPS18.1软件对防治效果进行显著性分析。
2.1 对水稻的安全性 在本试验条件下和试验用量范围内,20%噻唑锌悬浮剂对水稻浸种、拌种、喷雾处理均未对水稻产生药害。
2.2 不同处理下水稻白叶枯病田间药效比较
(表1)处理C、D对水稻白叶枯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68.94%、74.83%,均极显著高于处理A、B的防治效果37.87%、33.25%,处理 A和B之间、处理C和D之间的防治效果不存在极显著差异。
表1 不同处理对水稻白叶枯病的防治效果比较
2.3 不同处理下水稻产量比较
表2 不同处理对水稻经济性状的影响
(表2)结实率处理D为最高94.66%,其次为处理C 90.29%均明显高于CK 75.27%;千粒重以处理D 29.87g为最高,与处理A和CK存在极显著差异;理论产量处理C为12 209.45kg/hm2、处理D为13 495.13kg/hm2与处理A为8 910.45kg/hm2、处理B为8 655.97kg/hm2存在极显著差异,处理A、B与CK存在显著差异。
近年来, 在浙江省水稻白叶枯病发生流呈“抬头” 之势, 发病区范围不断扩大, 为害程度逐年加重, 对水稻安全生产造成严重威胁[3-4]。田间试验结果表明,20%噻唑锌悬浮剂对水稻白叶枯病有较好的预防效果,浸种、拌种、喷雾均有较好的效果,喷雾防效极显著优于对照药剂,其中用20%噻唑锌200倍浸种,并在分蘖未期、孕穗未期、齐穗灌浆期3次用20%噻唑锌1 875mL/hm2防治效果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