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亚犁 朱 彤 ,2 何继武 邵淑娟 何树军 滕彩风
(1 白银市畜牧兽医总站, 甘肃白银 730900; 2 白银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队, 甘肃白银 730900; 3 白银市白银区兽医站,甘肃白银 730900; 4 靖远县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中心, 甘肃靖远 730600)
补偿性生长是动物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营养限制,去除限制因子后动物的生长性能以较高速度得到补偿而提高的一种生理现象。许多研究表明在动物生长早期控制蛋白质摄入量,再进行补偿饲养,可提高饲料转化率,并可降低因蛋白质的利用不充分而对环境造成的污染[1]。朱益志[2]研究发现,蛋白限饲和恢复能引起仔猪断奶后期的补偿生长,提高蛋白消化率和生长速率、降低料重比和粪便氮排放量。武霞等[3]研究发现,限饲可以使兔的生长性能得到补偿性改善,同时,适量限饲可提高小肠、大肠、盲肠等的重量。本试验从“源头控制”解决畜禽粪污污染问题出发,通过对动物限制饲粮摄入水平,研究限饲及补偿性生长对育肥猪生长性能及粪污减排的影响,进一步探索不同限饲量对育肥猪补偿效果的影响,为应用补偿性生长提高养殖效益,减少畜禽粪污排泄量提供理论依据。
本试验于2020年7—10月在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某养殖场进行,选择试验场同日龄4窝40头健康、体重均匀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瘦肉型育肥猪为试验对象。
将试验猪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头,分别为对照组、限饲10%组、限饲20%组和限饲30%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单栏单喂饲养。
预试期10 d,试验猪始重达到32~34 kg,经统计学数据处理,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之间具有可比性;正试期分2个阶段共80 d(限饲50 d,解除限饲30 d),限饲50 d饲喂生长期饲料,解除限饲30 d饲喂育肥期饲料。测定试验猪各时期末重;每天称重记录喂料量,每天相同时间收集粪便产生量(湿重)并称重记录。
试验数据经Excel统计后,用SPSS 16.0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用Duncan's法进行多重比较。处理结果用均数±标准差表示。
试验猪饲养在同一栋环境控制的封闭式猪舍内,采用限位栏单栏饲养,饲料配方相同,对照组基础日粮自由采食,试验组分别限饲饲喂正常基础日粮的10%、20%、30%,每天饲喂量参照对照组前一天采食量。各组饲养环境、免疫条件相同,按猪场常规程序对圈舍常规消毒,观察试验猪的健康状况。
由表1可知,在限饲期,随着猪平均日采食量的递减,限饲期猪的粪便产生量、试验各组末重和平均日增重、限饲20%组料重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限饲20%组猪的饲料报酬最高,表明随着饲料量的减少,粪便产生量和净增重都在减少,相对限饲20%效果较好。
表1 限饲试验效果 (kg)
由表2可知,在猪的平均日采食量基本相同(P>0.05) 的情况下,限饲 20%组和限饲 30%组猪的粪便产生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限饲 20%组猪的期末体重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料重比则显著低于对照组 ( <0.05)。
表2 限饲解除后试验效果 (kg)
由图1可知,在试验全期,限饲10%组、20%组、30%组饲料消耗分别比对照组减少5.76%,10.96%和16.51%;粪便产生量分别比对照组减少8.83%、20.84%和33.16%;限饲10%组、20%组、30%组净增重都略小于对照组,但限饲20%组的净增重最高,说明限饲20%补偿效果最好。
图1 试验全期限饲对猪粪便产生量和净增重的影响
综上所述,在育肥猪生长早期(33 kg)限饲20%一段时间,解除限制饲喂一段时间后,可以实现猪只的完全补偿性生长,综合饲料消耗、粪便产生量、净增重和末重等几方面因素,在不显著影响猪生长性能的前提下,限饲20%对减少饲料成本、控制粪便排泄的效果较好,这不仅能节约养殖成本,而且减少养猪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从而提高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段时间的适度限饲后,动物具有加快生长的能力。目前,限饲与补偿性生长对畜禽的生长性能、生化指标及各类激素的影响有一定研究,但对粪便减排方面鲜有报道,本试验结果显示,育肥猪生长早期限饲20%后解除可实现完全补偿性生长,且其粪便产生量降低了20.84%。这是由于在动物禁食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s)的分泌增强,IGFs是由2种同源多肽IGF-I和IGF-II组成,血循环中的IGF-I生物作用仅受生长激素(GH)的调节,而GH的促生长作用是通过IGF-I介导的[4]。IGF-I受营养状态影响的调控,从禁食到恢复投喂,可能存在促进肌肉生长的效果[5],且在哺乳动物中已证明,肌抑制素的缺失或受抑制会导致肌肉大量而明显的生长,出现增生、肥大或者两者兼有。本试验根据这种机理,在不影响增重的情况下通过对育肥猪限饲和解除限饲,总体达到了减少粪污排放量的效果。
补偿性生长作为提高营养吸收率的途径,能够减少因蛋白质摄入过多而引起的肠道健康问题,减少饲料成本,从而提高生产效率,目前,已经在畜牧生产中普遍应用。如:有试验研究表明在对73日龄仔猪经30 d早期限饲,再经74 d补偿性生长,发现早期蛋白限制(EPR)引起的生长缓慢可以在养猪后期得到补偿[6]。对3月龄小尾寒羊限饲后进行补偿性生长,可以使其生长性能、消化代谢不受影响[7];对15日龄三黄母鸡限饲后进行补偿性生长,在一定程度上能改善三黄鸡的小肠形态结构,增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绒毛的高度,达到完全补偿性生长效应[8]。从试验结果看,限饲期,试验各组猪的粪便产生量、末重和平均日增重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解除限饲饲喂30 d后,限饲20%组猪的粪便和料重比显著降低,平均日增重显著增高,末重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说明限饲20%实现了猪的完全补偿性生长,这与崔原年等[9]研究发现,对生长早期育肥猪能量限饲20%,营养恢复后可提高其补偿期生长速率和饲料利用率结果一致。
从试验结果看,采取适度的限饲措施,通过补偿性生长方式,不仅不影响猪群的生长性能,而且可以提高饲料转化率、节约饲料用量、降低生产成本,同时也减少粪污排泄量及其对环境的污染,达到低耗、高效和减排的目的,从而提高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根据国内外有关补偿性生长基础和应用研究以及本试验结果可以预测,家畜补偿性生长的研究还有很大的探索空间。本试验仅为初步研究,今后还有待于进行饲料配方、限饲量、限饲及补偿的起止时间、时间长短、养殖密度、防病机制、粪污减排等方面的研究,以便更好地为畜牧业生产提供依据。
研究结果表明,在育肥猪生长早期(33 kg)限饲20%,后期给予充分补饲,可以提高其解除限饲期后促进生长和提高饲料利用率,实现猪只的全补偿性生长,且能够控制减少育肥猪粪便排泄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