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公布成绩排名,缓解“名次焦虑”

2021-07-21 15:11熊丙奇
科教新报 2021年22期
关键词:成绩排名名次考试成绩

熊丙奇

6月1日,教育部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并介绍加强未成年人学校保护工作举措。为保护学生隐私和自尊心,减少攀比、避免歧视,缓解应试压力,《规定》禁止学校、教师公开学生的考试成绩和排名,但是要求学校采取措施,便利家长知道学生的成绩等学业信息。

(6月3日《新京报》)

禁止在校成绩排名,教育部早已有规定。但是,具体到现实中,公开学生考试成绩和排名的做法,还是屡禁不止。要切实做到不公开考试成绩和排名,既需要严肃问责,追究违规学校和教师的责任,更需要改革教育评价体系,缓解教师、家长的“名次焦虑”。

与之前的《中小学生减负措施》相比,《规定》对于不公开学生的考试成绩和排名,有一定的调整。之前是“严禁以任何形式、方式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及排名”,而现在是“禁止学校、教師公开学生的考试成绩和排名,但是要求学校采取措施,便利家长知道学生的成绩等学业信息”。

这一调整是比较务实的:保护学生隐私,防止攀比、歧视,确实不应该公开学生的考试成绩和排名,但连学生家长也不告诉,就有些过了。

不当众公开而向家长公布,一定程度回应了家长的关切。但也有人觉得,都向家长公布了,家长也会互相打听,最终会知道全班的排名情况。针对这些问题,就有必要进一步推进评价改革,摆脱当下存在的“唯分数论”。

于教师而言,“分数焦虑”源于上级教育部门、学校用学生的平均分数、排名考核教育教学,有的地方、学校甚至就按学生统测成绩排名对教师进行奖励或者处罚。所以教师要通过公开分数、排名的方式,要求家长重视学生成绩。

于家长而言,“分数焦虑”则源于今后的升学,就是按名次高低进行评价,在这种语境下,家长不可能不关注排名。

要消除教师、家长的“分数焦虑”,就需要建立多元教育评价体系,不再用单一的分数评价学生,要给学生提供多元选择。只有构建多元评价、多元成才的教育生态,才能缓解“名次焦虑”。

猜你喜欢
成绩排名名次考试成绩
知其师则知其学:多维成绩评定方式的迫切性与必要性
排名次
本科生成绩排名计算方法的研究
中超联赛职业足球俱乐部赛季初的资金投入和比赛表现与赛季末成绩排名的相关性研究
学生成绩排名还是继续公布为好
跳过去
斯诗私塾
“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