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邮票最早出现于十七世纪的法国,1878年8月15日,清政府发行了我国首枚邮票“大龙邮票”,标志着我国邮政系统开始逐渐形成。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物流交通的不断进步和邮政系统的逐步完善,邮票的作用已不仅局限于邮资的凭证,方寸之间的票面被赋予了传播文化信息、领略风土人情、纪念重要事物的媒介作用。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和经济的发展,我国许多民间美术形式开始淡出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甚至面临后继无人的紧迫形势,我国民间美术保护愈发重要。流通的邮票作为文化传播的载体,成为保护与宣传民间美术的重要渠道之一。本文以21世纪以来近二十年间中国邮政发行的邮票为依托,整理归纳票面中出现的民间美术作品,对其进行大致分类并作简要分析。
关键词:新世纪;邮票;民间美术
一、对民间年画的运用
民间年画是新世纪以来被最多运用在邮票上的民间美术种类之一,集中出现于2003—2012年发行的特种邮票上,其中绝大多数为国家邮政局邮票印制主任设计师王虎鸣设计,内容包含了天津杨柳青年画、山东杨家埠年画、苏州桃花坞年画、河北武强年画和陕西凤翔年画等著名年画产地的代表作品。民间年画题材的邮票发行时间多临近农历春节,形象以人物、门神造型为主。
2003年1月发行的《杨柳青木板年画》特种邮票,全套包含四枚邮票,以杨柳青年画中经典的“钟馗”“五子夺莲”“盗仙草”和“玉堂富贵”为题材,用细腻的笔法、秀丽的人物形象,体现了杨柳青年画鲜明活泼的艺术风格与北方年画喜气洋洋的节庆氛围。2004年1月发行的《桃花坞木板年画》特种邮票,全套包含四枚邮票,以苏州桃花坞年画中“琵琶有情”“麒麟送子”“刘海戏金蟾”和“十美踢球图”为题材,整套邮票以人物为主,图案精细、结构复杂,红衣白底充满江南秀雅之气,体现民间生活与传说。 2005年1月发行的《杨家埠木版年画》特种邮票,全套包含四枚邮票,以“门神”“连年有余”“喜报三元”“天女散花”为题材,票面色彩艳丽,构图造型夸张丰富,乡土气息浓厚,以中国民间的审美需求与展现精神文化生活的人物形象为主。
2006年1月发行的《武强木板年画》特种邮票,全套包含四枚邮票,以“四季平安”“五福临门”“富贵花开”和“狮子滚绣球”为题材,以饱满的构图、粗犷的线条、鲜亮的配色,展现了武强年画浓厚的节庆感与民俗感。2007年发行的《绵竹木版年画》特种邮票,全套包含四枚郵票,以“坐提刀”“穆桂英”“双喜童子”和“张仙射狗”为题材,绵竹年画色彩鲜艳明快,题材丰富广泛且具有较强的绘画性,呈现出区别于其他年画的独特风格。2008年发行的《朱仙镇木版年画》特种邮票,全套包含四枚邮票,以“步下鞭”“三娘教子”和“凤香兰”为题材。朱仙镇年画重视色彩的运用,多以鲜艳、明快的暖色为主,配以粗犷的线条与饱满的构图,体现了中原人浓浓的春节氛围。2009年1月发行的《漳州木版年画》特种邮票,全套包含四枚邮票,以家喻户晓的“狮头衔剑”“日日进财”“天仙送子”和“老鼠嫁女”为题材,漳州年画线条粗细迥异,以健挺的黑线为主,体现出画面刚柔并济、对比明显的视觉特点,其广泛的题材也体现了民间辟邪禳灾、祈求美好的愿望。2010年1月发行的《梁平木版年画》特种邮票,全套包含四枚邮票,以“门神”“盗仙草”“和气致祥”和“盗令出关”为题材。梁平年画表现手法浪漫,画面构图饱满,人物动态生动夸张,色彩鲜艳古朴,有着强烈的视觉冲击,以多子多福、步步高升的寓意为主。2011年1月发行的《凤翔木版年画》特种邮票,全套包含四枚邮票,以“执鞭敬德”“纳祥童子”“佳人爱菊”和“富贵花瓶”为题材,线条刚劲有力、色彩对比强烈、构图丰满逼真,是凤翔年画的主要艺术特点,广泛的题材也体现了凤翔年画保平安、降吉祥的美好愿景。
二、对民间剪纸的运用
民间剪纸是我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也是邮票中常用的民间美术形式。关于剪纸题材的邮票发行时间没有明显规律,多收录全国各地剪纸技艺非遗传承人的作品,并配合民间风俗节日发行相关的主题邮票。
2001年1月发行的《辛巳蛇》特种邮票,全套包含两枚邮票,左侧邮票采用陕西延川民间艺人白秀娥的剪纸作品,运用套色剪纸的手法,以黑、红、蓝、黄、粉、绿六色塑造蛇体花纹图案,构图简洁明了、形象生动。右侧邮票采用中国当代特级剪纸艺术大师贾四贵的剪纸作品,以阴阳混合的剪纸技艺为主,画面中双蛇环日对称相视,舌顶莲花,祥云绕身,有和谐相处、蒸蒸日上之意,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发行时间临近农历辛巳蛇年春节,该套邮票的发行正与节日氛围相呼应。2005年11月发行的《岁岁平安》个性化服务专用邮票,采用陕西延安民间艺人杨喜仙的剪纸作品,票面左半边是孩童戏耍十二生肖的形象,中间有“万古传十二像”字样,右边则是隶书阴刻“岁岁平安”四字。此作品刻画精细,人物形象生动活泼,民间韵味浓厚,体现了民间艺人祈求平安顺遂的美好愿望。同在2005年11月发行的《喜上眉梢》个性化服务专用邮票,采用民间艺人段殿生的剪纸作品,该邮票的主体图案为喜鹊与梅花的组合形象,原型构图中两只喜鹊面相呼应。中国民间艺人惯将谐音的方式用于作品的表达,汉字中“眉”与“梅”同音,喜鹊飞上梅花枝头生动地表达了“喜上眉梢”的含义。2003年1月发行的《癸未年》特种邮票,采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包头剪纸的代表性传承人刘静兰的剪纸作品,以绿色为底,三羊图案阳刻剪纸居中,寓意新年“三阳开泰”。
2010年8月发行的《民间传说—牛郎织女》特种邮票,全套包含四枚邮票,分别为“盗衣结缘”“男耕女织”“担子追妻”和“鹊桥相会”四部分,以剪纸的形式讲述了民间牛郎织女的故事,并融合皮影人物中的平面造型特点,鲜亮的色彩与新颖的构图,显现出区别于其他剪纸作品的审美效果。2018年1月发行的《中国剪纸》特种邮票,全套包含四枚邮票,左一邮票采用河北省蔚县民间艺术家王老赏的剪纸作品《芦花荡》,作者通过孙犁小说《芦花荡》中“老头子”的形象,运用脸谱化的人物造型与丰富的色彩表达了老当益壮、不畏强敌的爱国情感。左二邮票采用内蒙古和林县民间艺人张花女的剪纸作品《牧羊图》,剪纸造型整洁明了,内部装饰简明扼要,给人以落落大方的美感。右二邮票采用世界工艺美术大师库淑兰的剪纸作品《江娃拉马梅香骑》,作品讲述了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梅香出嫁”的故事。库淑兰通过精湛的技艺,完美刻画了新郎江娃和新娘梅香的穿着、路边的花草等细节,表达出新婚夫妇的幸福甜美。
三、对其他民间美术形式的运用
其他民间美术形式在邮票中的出现频率明显少于年画、剪纸,但其中不乏艺术文化价值丰富的作品。2000年4月发行的《木兰从军》特种邮票,以北朝民歌《木兰诗》中的内容为题材举例,全套共有四枚邮票,分别为“木兰纺织”“木兰从军”“木兰征战”和“木兰还乡”,这套邮票采用了传统皮影的艺术特点,具有平面化和戏剧性的审美效果,以四个具有代表性的场景还原《木兰诗》中的故事情节,表现力强,人物生动形象。2015年11月发行的《图说我们的价值观》特种邮票,由北京邮票厂印制,并由天津泥人张彩塑工作室高级工艺美术师林钢创作而成。该泥塑人物被称为“梦娃”,用以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作品整体造型圆润,憨态可掬,以天真、安宁、若有所思的人物神态,表达了我国人民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该作品通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而广泛出现于海报画、电视广告等媒介中,成为我国思想价值体系与民间艺术的双重表达载体,同时也是我国家喻户晓的天津泥人张的泥塑作品。2016年12月发行的《中国2016亚洲国际集邮展览》纪念邮票,全套包含两枚邮票,左侧邮票采用广西壮锦图案,其以严谨的结构、丰富的色彩以及强烈的构成感,体现了壮族人民热情开朗的品格。右侧邮票中的红黄绿三色绣球,在民间文化中是体现爱情与好运的代表性玩具,精细的做工和小巧玲珑的造型特点使其具有较强的可观赏性和可玩性。
四、结语
21世纪以来,以民间美术为題材的中国邮票几乎每年都有发行,其形式以年画与剪纸为主,以皮影、彩灯、泥塑等其他民间美术为辅,通常配合时事纪念或传统节日发行。题材选择方面,这些出现在邮票中的民间美术作品大多具有立意鲜明、风格生动的特点,充满民俗性与故事性,如2018年《中国剪纸》特种邮票中库淑兰的剪纸作品《江娃拉马梅香骑》,2020年《中国剪纸(二)》特种邮票中《王小赶脚》等,以传统地域民俗故事为题材,反映了我国劳动人民乐观的生活态度与朴素纯洁的思想情感,贴近民间生活,寓意吉祥美好,拥有文化与审美的双重价值。在作品选用方面,近二十年发行的民间美术邮票意在将民间美术中传统的经典作品展示于大众,故在作品或图案方面延续传统内容居多,大幅改动较少,但常常与时事相结合,有“借古喻今”之意,如2015年发行的《梦娃》,就是以传统泥塑造型特点诠释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00年发行的《木兰从军》邮票,时值国家在为弘扬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做文化宣传,故国家邮政局以“木兰从军”这一古老民间故事为题材发行相关邮票。在宣发方面,以2004年《桃花坞木版年画》特种邮票为例,其发行约1 200万套,2000年《木兰从军》特种邮票,发行约1 875.2万套。以民间美术为题材的邮票发行数目较大,收藏、使用者众多,对中国优秀民间美术作品的普及与宣传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邮票又被称为“国家名片”,因其观赏性强,受众面广,文化内涵丰富,升值空间巨大,所以邮票自诞生以来都是备受青睐的收藏品与纪念品,为文化的传播与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
作者简介
孙展航,1996年生,男,汉族,山东潍坊人,新疆艺术学院美术学院美术学专业2019级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间美术。
参考文献
[1]赵利民.中国邮票与收藏鉴赏全书[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
[2]金开诚.中国年画[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11.
[3]潘鲁生.中国吉祥剪纸图集[M].北京: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1999.
[4]苏芃芃.邮票上的年画艺术[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5(4):117-124.
[5]梅子,王虎鸣.一笔七年真情在 三春五载话短长—访木版年画系列邮票设计者王虎鸣[J].集邮博览,2009(2):18-19.
[6]李英.邮票上的剪纸艺术[J].老友,2005(3):48.
[7]齐洪洲.中国邮票设计艺术发展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