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物是人类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研究价值。文物因年代不同,以不同的形式保存和传承了下来,其内容广泛,种类不同,质地也不同。近年来,我国对于文物保护最有效的手段,是运用科学技术采取预防性保护与研究,但这一领域的大众普及度较低,虽然专业性強,但人才匮乏。本文以泥质文物的保护修复为主题,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艺的陈列与展示方法,彰显我国古代修复技艺的保护与传承,弘扬“匠人精神”,构建文物的活态保护模式,让大众置身在历史文化环境中,近距离、多角度地欣赏大量的文物遗存,且不会对其造成破坏,在传统文物修复技艺的有效保护下探寻不同的展示模式。
关键词:文物;保护传承;修复展示馆
文物随着人类文明的出现而产生,是一个时代文化的具象体现,也是人类历史的遗留物。由于自然或人为因素的影响,文物会出现破损、老化、腐蚀、蛀虫、风化等各种损坏,这种损坏具有衰弱性和突然性,是不可以人为逆转的。平时不注重对文物存放环境和日常的保养维护,将加快文物损坏的速度。所以,综合多学科的研究成果,借助高科技手段延缓文物的腐蚀与损坏,是实现文物保护研究传承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我们普遍通过古遗址、石窟寺、博物馆、古建筑等场所来观瞻文物。随着时间的流逝,大部分文物受到人为、自然等诸多因素的破坏,已逐渐失去当初的形态,如不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并提高全民对文物的保护意识,这些宝贵的历史见证物将磨灭在人们的记忆中。现如今我们可以通过展览中的一些图像等资料了解到文物的历史文化背景,但很少有人去思考,为何我们现在所能见到的文物,在经历多年后还能基本完整地呈现在我们眼前。展览馆通常注重对文物藏品的展示,以帮助大众理解文化历史,而如何将历史悠久的文物保存至今,却是大众不曾了解的领域。其实文物保护的背后还有一些伟大的“普通人”,就是文物修复者。他们通过修复技艺,将残损文物恢复成昔日的面貌,不仅恢复了历史的遗存,也对文化进行了重塑。所以,文物的保护与传承是离不开文物修复者的,而我们所缺失的就是对文物修复技艺的弘扬与保护。本人在对文物修复技艺的探索与学习过程中,结合自己的专业提出了新的想法和展示模式,旨在对修复技艺进行另一种方式的传承与保护。因此,打破传统展示馆仅对文物进行展示的模式,将文物修复技艺以展示馆的形式展现给大众,是一个值得探索与研究的课题。
博物馆、展览馆展示的内容通常是对文物个体及历史文化的解读,很少有人主动去了解文物背后隐藏的故事。通过对央视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的观看与学习,我深刻体会到文物修复者工作的严谨与不易,对已是满目疮痍、身陷危境的文物进行拯救,为它们延续生命,是每个文物修复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一种“工匠精神”的表现。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打破传统博物馆仅对文物进行展示的方式,将默默无闻的修复者对文物的保护与修复工作过程展现给大众,让大众在了解历史文化的同时,近距离观看到在历史悠久的文物背后,文物修复者付出的艰辛努力。
这些流传至今,充满着故事的历史文物,经历了风雨的洗礼依旧能够出现在我们眼前,正是因为文物修复者的守护和坚持。他们建立起了古与今、新与旧不同时空的桥梁,传递着古人和今人的对话。展示馆应构建“活态”博物馆,完整地呈现文物的原始状态和收藏状态,将文物信息生动地传达给大众,让文物在现代世界活起来,以满足大众亲近文物、欣赏精美细部的需求。科技与文化相结合,创造全新的博物馆形态,使“文物修复”“展示”“保护”相互融合,达到三位一体,对于完成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20世纪初,我国还处于传统文物修复技术的初级阶段,由于修复技术传承的封闭性,文物保护与修复受到了极大的限制。现如今,泥质文物的预防性保护修复学科处于发展阶段,在展示馆这个巨大的展示平台上还有很多值得研究的空间。当前许多展示馆对于文物修复技艺的保护也在尝试和起步阶段,由于泥质文物预防性保护修复的特殊性,展示馆对它进行实际保护实施还有一定的困难。
2016年1月,央视播出了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通过影像记录文物修复过程和修复师的生活,首次使从事文物修复的幕后修复专业技术人员出现在人们眼前。通过展现文物的原始状态和收藏状态,以及他们娴熟高超的技术手段,反映出中国文物修复的传统与科技保护的精湛技艺。2016年8月,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古籍修复展示馆正式对公众开放,经过一年时间的运营和提升,展馆已成为保护文化遗产、弘扬传统优秀文化的综合性场馆,为展示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中国通过改革开放,与不同的国家、民族加强交流与沟通,使各行业都有了非常大的变化,尤其在建筑、设计及人文学科领域,这些领域中的各个学院根深叶茂并派生出很多新学科新专业,可运用于文物修复和保护。我国长期处于缺失实际操作技能人才的状态,但保存与修复在国外艺术高校已成为系统完善且不可或缺的专业。因此,我国修复学科专业的建设已到了紧迫时期,而将修复这一技艺进行弘扬与传承,也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使命和时代使命。
展示空间不仅有传统展示馆的基本职能,即收藏、研究、展示、保护、传承,它还可以作为泥质文物预防性保护修复的重要平台,发挥其优势和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大众在精神上的需求逐渐凸显,展示空间的职能也在不断地完善。现如今各类展示馆将关注点转移到了公众与社会文化的不同层面关系上,注重不同文化的相互包容,引导广大观众共同参与保护文化多样性的活动。各类展示馆也将工作重点从物转化为人,这对展示馆和文化保护的发展都产生了重要意义。展示馆通过对文化遗产的呈现,让更多的人感受到文物的艺术价值、文化价值和科学价值,从而推动人类对文化遗产的保护。
将泥质文物的修复过程引入展示馆是最有效的文化遗产抢救措施,打造集“文物修复”“展示”“保护”为一体的展示馆,让文物修复技艺得到专业的保护才能实现全面的发展。
泥质文物的预防性保护修复,其最终目的是加强大众对文化遗产的了解并增强其保护意识,让泥质文物的修复技艺得以延续和发展。因此,在对泥质文物修复技艺的保护工作中,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最为重要,让大众积极参与活动,从中主动意识到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通常,展示馆扮演的角色一方面针对大众传递信息,另一方面承担着展示、收藏、保护、教育的重要使命。因此,在泥质文物的预防性保护修复中,展示馆可以发挥广泛传播的优势,承担起保护与传承文化遗产的重要使命。
文物修复展示馆不仅可以让大众近距离的了解文物和文物保护背后的故事,还展现了文物受到不同损坏时的修复过程,也为文物修复工作者提供了较好的工作环境。该馆以展现修复技艺为主线,通过展现修复技艺传承与实践的过程,实现文物持久保存及有效利用的目的。由此说来,在展示馆中活态展现文物修复手工艺与静态的文物收藏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构建“活态”展示馆,注重对修复工作者的保护,改善游客观念并提高其认知度,对实现文物修复技艺的保护与传承十分重要。修复展示馆的设计,是将普及度较低的文物修复领域与传播性强、人流量大的展示馆相结合,做到尽可能完整地展现文物修复现场和不同损坏的修复方式,并融入现代化虚拟现实对文物进行重塑,运用数字互动实现古与今的完美融合。
随着时代的变化和经济的发展,国民素质不断增强,全国各地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也在逐渐加强,近几年新建博物馆、展示馆的数量也大幅度增加。人们重新认识、走近并了解成百上千年历史文化发展过程中留下的遗物,对传统文化遗产的保护和重新利用尤为重要。
文物修复展示馆项目的建设十分重要,因为它打破了博物馆、展示馆仅是对实体存在的“物”进行展示的传统观念,展示馆对“工匠精神”、传统技艺进行了弘扬,展现了遵循“活态”发展传承设计理念的独有价值。
文物修复是一项综合而复杂的过程,动态展示模式又是丰富灵活的,这个并不成熟但不容忽视的领域还需要更多的人参与研究,共同探讨、研究、思考、分析,完成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使命和时代使命,将这不可或缺的文物修复技艺弘扬与传承下去。
作者簡介
马潇展,1993年生,女,汉族,甘肃天水人,西安翻译学院艺术学院艺术设计专业助教,硕士,研究方向为展示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