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钧瓷走进千家万户

2021-07-21 15:56王亚珂
理财·收藏版 2021年6期
关键词:钧窑器形窑变

王亚珂

每个人生命中都有一个“点”,这个“点”包含着想穷尽一生成就的事业,迸发着多年来积攒的激情。对高丙建先生来说,钧瓷就是他生命中的那个“点”,河南禹州的金鼎钧窑就是他人生的新舞台。

为企业高起点定位

在创建金鼎钧窑之前,高丙建还做过很多与钧瓷毫不相干的行业。细数他有些传奇色彩的过往,高丙建似乎在每一个行业都能做到游刃有余:他早年建过矿,20世纪80年代初就成了万元户;他烧过彩瓷,90年代初就盖起了二三十万元的楼房;他搞过建筑,神垕的大楼,几乎都是他盖的;回归钧瓷后,金鼎钧窑照样被他经营得风生水起。

2007年春,高丙建放弃了挣钱快、利润高的建筑行业,创建了金鼎钧窑。在旁人看来,对年过50的他来说这个抉择似乎有点儿晚。但在高丙建看来,前半生所有的奋斗,都是为回归钧瓷作铺垫。现在,他只不过是在知天命的年纪,做了顺天命的事。

建窑伊始,高丙建就给企业制定了高起点、高规格、高标准、快速发展的路线,并提出了“只做藏品,不做产品”的口号。他决心用5到8年时间使金鼎钧窑跻身钧瓷界一流企业的行列。“不怕起步晚,只要起点高。所有的东西,只要跟梦想关联,就被赋予更多存在的意义。”高丙建说,“金鼎钧窑要做的不仅仅是分得钧瓷市场的一杯羹,而是促进整个行业裂变。”

为此,厂房、美术师、技工、讲解员,高丙建都要最好的,近年投资1000多万元新建的金鼎钧瓷艺术馆是目前神垕各窑口中规模最大、装修最好的。高丙建给企业的高起点定位,决定了金鼎钧窑要走一条不同寻常的发展之路。

从企业家到钧瓷艺术大师

高丙建作为土生土长的禹州神垕人,尽管烧过彩瓷,还曾经营过规模不小的建筑企业,但他深知,要做钧瓷并最终成为大师,还要从零开始。“什么是大师?就是在某一领域有学问,或艺术上有很深的造诣,被大家尊崇的人。”高丙建说,“一个窑口掌门大师的水平和理念,决定了这个窑口能达到什么样的高度,能走多远。”

开业伊始,高丙建就感觉到从小耳濡目染的配釉、拉坯、注浆、上釉、烧成等技艺,真正做起来却并不那么简单,甚至有些高深莫测。以前那些听来的、看到的知识似乎都成了浮云。从不服输的高丙建决定从造型、配釉的基础知识学起,沉下心来,力争用2到3年时间使自己变为内行,成为大师。

为此,他买来了《瓷器器形识别图鉴》《茶具珍赏》《青铜器造型》《色彩与艺术》《陶瓷计算》《陶瓷釉配方》《艺术釉》等专业书籍,刻苦钻研,不耻下问。朋友劝他,50多岁的人了,还学那干啥,花钱雇一个大师不就得了。对此他笑而不答,照旧勤学好问。他的精神也感动了神垕镇的不少大师,孔相卿、刘建军等钧瓷陶艺名家经常到金鼎钧窑与他交流,帮助他解决创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通过刻苦学习,高丙建在很短的时间内,理解了陶瓷造型设计中实用、工艺以及美观这三个要素的含义,弄懂了陶瓷造型设计的稳定性、造型的变化和统一、造型的实用性、造型的科学性等基本法则,掌握了点、线、面在造型中的交叉、互换、平移等技法的灵活运用。在釉方的研制上,他摒弃“拿来主义”。尽管“钧花釉”“蚯蚓走泥纹”“鹦哥绿”“元钧釉”“炉钧釉”等在钧瓷界已广泛运用,但高丙建依然坚持逐一试验,摸索一年四季给釉方带来的变化。他还大胆将几种釉方混合在一起,研制成一种新型复合釉,使一件器物能呈现多种釉色的特点,令人耳目一新。

诠释“形是骨,釉是魂”

在钧瓷界,有两句约定俗成的名言:“生在成型,死在烧成。”“形是骨,釉是魂。”由此可见,成型在钧瓷烧制过程中占据的位置。高丙建认为,钧瓷成型的关键是在吸收传统器形精髓的基础上,融入现代元素,赋予器物新的文化内涵。另外,在创新中还要坚持使用传统工艺,手工成型,经过神奇的窑变,使器物成为孤品,这才是艺术藏品;如果对一件器物进行机械的复制,那就成了工艺品。那些为了赚钱而烧制的钧瓷,只能算是产品。

为突出个性,不步人后尘,高丙建从2011年秋天开始,将窑口的作品定位为中、大件器形,并坚持手拉坯成型,辅以传统的手刻工艺。为此,他从广东佛山一大型陶瓷企业高薪聘请来成型师傅秦茂云作为金鼎钧窑的技术总监,并给他充足的艺术创作空间,同时授予其严格的管理权。在高丙建这一理念的引领下,窑口技术人员齐心协力,将南北瓷区的造型特点进行融合,不断研发出新的器形。其作品造型既有唐代的端庄大气、舒展流畅,又有宋代的飘逸洒脱、釉质莹润,既有北方陶瓷的雄浑,又有南方陶瓷的灵秀,而且工艺精湛,细节处理一丝不苟,令人耳目一新。对此,高丙建举例说,他们2020年初创作的作品《竹節瓶》就完美地体现了这个理念。该器物高1.3米,直径0.68米,用正常的拉坯技术是不能一次成型的。技术人员分两次拉坯,并有意将竹节延长,然后再对接、雕刻。尽管这样成型增加了烧成难度,但器物舒展大气,又表现了竹子的高风亮节,再加上丰富细腻的窑变,使作品呈现出独特的魅力。

高丙建在用釉上既大胆又讲究策略,可以在一件器物上使用自己研制的混合釉,使器物同时呈现“鹦哥绿”“蚯蚓走泥纹”“钧花釉”的窑变效果。他还根据不同的造型,选择不同的釉方,并根据某一种釉的窑变效果选择合适的器形,力争达到釉与形完美结合。

这时,有关人员告诉记者,近年在钧瓷市场疲软的情况下,金鼎钧窑的柴烧作品一直供不应求。究其原因,一是器形大且有新意;二是研制的釉色别具一格,令人眼前一亮。金鼎钧窑已将这种釉命名为“金鼎柴釉”。

记者在禹州神垕采访多年,几乎跑遍了各大窑口,看过太多的好釉色,一位收藏家用“别具一格”来形容“金鼎柴釉”,引起了记者的极大兴趣。在高丙建引导下,在展厅二楼西侧靠北墙的展柜里,记者看到了静静地摆放在那里的8件“金鼎柴釉”钧瓷。器物以传统造型为主,六七十厘米的高度显得大气十足,釉色沉稳,艳而不俗,观其一眼就有心如止水的感觉。其窑变丰富细腻,有的像细雨蒙蒙,有的如花绒绵绵,五彩渗化,简洁明快。其釉画鬼斧神工,有的像春天的草原,遍地青翠,生机盎然;有的像大海,碧水湛蓝,孤帆远影;有的像高山流水,云水禅心,恍若仙境。记者禁不住感叹:“国宝钧瓷,窑变神奇,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谈起从老板到大师嬗变的感受,高丙建说:“当老板是自己指挥别人做,以赚钱为目的。做一名大师要有真才实学,俯下身子身体力行,在经营好自己窑口的同时,有责任和义务为钧瓷艺术的传承与创新作出自己的贡献。就金鼎钧窑来说,现在只是在钧瓷界站稳了脚跟,得到了藏家的认可,但在工艺上还需要精益求精。今后,我们会继续努力,不断前行。”

猜你喜欢
钧窑器形窑变
窑变刻瓷,工巧合一
敏行篇之窑变·釉上粉彩作品
敏行篇之窑变·釉上粉彩作品2
孔家钧窑 国礼精品钧瓷作品
钧窑手拉坯技艺初探
浅论北宋汝窑瓷器的风格特征与审美价值
浅谈建水紫陶工艺之窑变 紫陶“变形记”
国博藏钧窑及仿钧瓷器
钧窑的民用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