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形纹饰的演变与分析

2021-07-21 09:26安哲静裴学胜
关键词:巴人纹样线条

安哲静, 裴学胜

(河南科技大学 艺术与设计学院, 河南 洛阳 471023)

一、虎形纹饰的发现

(一)起源

历史上最早的虎化石是在中国发现的。1920年,河南渑池发现了大约200万年前的古代中华虎化石。虎物种起源后,逐渐向中国周边地区扩散,东到朝鲜,西至土耳其东部及里海沿岸,北到西伯利亚,南至南亚、东南亚一带,还有一部分迁徙到了苏门答腊岛、爪哇岛和巴厘岛等地[1],但仅在亚洲地区活动。所以虎在古代是亚洲独有的物种。

(二)最早的虎形纹饰

甲骨文为中国迄今发现的最古老的文字,其中的“虎”字来源于虎的现实形态,是其完整的左视图(图1)。文字造型仿佛虎正在张开大口,露出獠牙;甲骨上的线条刻画出虎身体上的黑色纹样,尾巴与四肢也用简单的线条勾勒出来。整体与新石器时代阴山岩石上画的虎非常相似,两相对比能明显看出其传承关系。殷墟出土的虎纹花土是已发现的最古老的有关虎的文物。

图1 甲骨文虎字

甲骨文出现于商代,该时代的许多文物造型都与虎相关。商代常见的浮雕或浅雕基本上都是以动物为原型创作的。经过古人巧妙的艺术设计,将这些动物造型镌刻得栩栩如生。商代青铜器的纹样主要包括饕餮纹、夔龙纹、虎纹、回纹、贝纹以及各种动物纹样[2]。其中,虎纹是商代极具代表性的动物装饰图案。古代的人们将猛禽、猛兽等制成坠饰佩戴在身上,像原始人的象牙兽角一般,代表着勇敢,也有辟邪的作用[3]。

二、虎造型与纹样分析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历经几千年的传承和发展,衍生出许多种以虎为原型设计创作的工艺品。为便于研究,本文甄选了出土于不同朝代的虎形工艺品,通过图形提炼,对虎的图案和造型特征进行对比研析(表1)。

表1 虎形文物造型纹样对比分析

(一)虎的造型特征

商代虎纹石磐(表1-①),1950年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武官村大墓。石磐上虎的造型设计很有趣,虎头、虎身比例较为悬殊,虎头、虎身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虎侧面的眼睛比例比较夸张,上牙与下牙并未闭合,营造出一种咆哮的形态。

将虎纹石磐与同时代的玉虎(表1-②)对比可以看出,玉虎的整体造型较为顺滑,背部与腹部线条在视觉上更加平衡,尾部曲线也更为优美。但从造型来看,虎口处的牙齿被小孔替代,缺少了虎的獠牙所带来的威严感。

西周时期的虎纹玉器(表1-③)受前朝影响较深,这件玉器的造型保留了商代的装饰风格,虎的轮廓线条与商代的虎纹石磐相似度很高。不同之处在于这件玉器的动态感更强,虎头的比例更加协调,虎耳处的线条处理得更加自然柔和,虎牙的设计也更具层次感。虎腿部的外轮廓与虎下颌处形成的圆弧形非常流畅,但虎肘处的转折比较生硬,虎尾的曲线则生动自然不失比例。

相比之下,西周时期另外一件玉虎(表1-④)的形态要更加写实,玉虎的头身比例更接近于现实中的虎,造型的流线型较强。其虎眼设计为双线圆圈形,虎耳的造型比较尖细,与狐耳有些相似,虎牙处形成了方形的正负形。

战国时期战乱频繁,局势动荡。这件玉螭虎食人佩(表1-⑤)造型奇特,具有神秘的宗教色彩[4]。造型以虎的俯视图为原型进行设计,镂空雕刻,螭虎的尾巴卷曲似龙的躯体。头部伏于一女子身上,仿佛在吞噬其腹部。头部有双耳,菱形双眼,用其右爪抓住人左臂,左爪抓住人左腿。螭虎躯体两旁,有两个带有飞翼的神人,神人面部与被食之人特征基本相同,神态祥和,能够看出当时虎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以及对虎的崇拜。[5]

玉踩尾虎的造型(表1-⑥)在战国时期比较常见,虎将身体蜷成环状,将尾踩于四肢下,虎头低垂。前眼线较短,后眼线斜长,此为战国虎目之特征。虎耳到虎脊部设计了虎类动物没有的三角形凸起,好似鳞甲类动物。肩部与臀部线条棱角较高,大腿根部与足底形状较宽,线条鲜明以突出形象的立体感。

白虎瓦当(表1-⑨)属于汉代时期陶制品。虎姿态雄伟,气势磅礴。整体来看,构图饱满匀称,虎的形态略作变形延伸,虎的面部表情刻画生动细致,双眼怒目而视,虎口大张,虎牙刻画入微。虎四肢动态感很强,造型优美。前爪的肌肉线条也很细致,背部刻有羽翼。

虎形铜带钩(表1-⑩)造型独特,属于古代白虎巴人的遗物。白虎巴人对白虎有着虔诚的信仰。虎头部至尾部皆有鳞甲状凸起。虎头部与身体的连接处细长弯曲,与龙形相似。虎头部的眼睛与耳朵形状皆为凸起,小而圆。嘴巴大张,无牙齿。整体来看虎的特征不明显。

(二)虎的纹样图案分析

早期人类社会,在尚未制造出与猛兽斗争的工具前,人类对于自然界中的动物尤其是猛兽是充满恐惧与敬畏的。人们将这些猛兽的图案刻于青铜器等器皿之上,象征着“免灾辟邪”。

早期的虎纹样图案表现较为抽象。虎纹石磐(表1-①)中虎身上的图案风格与真实虎的黑色条纹纹样不同,虎纹样与卷云纹更为相似,以二方连续的形式有规律地重复出现,在虎尾处尤为特别。整体来看纹饰统一,表现出古人对于虎纹样的抽象理解。

西周玉虎(表1-③)的纹样与前代相似度较高,属于对前代的继承改良。虎头与虎身的卷云纹使用了双阴线勾勒,卷云纹疏密有致,图案处理与商代也有所不同,卷云云尾处做了处理,仿佛细叶,整体看上去纹样更为轻盈。另外一件西周玉虎的图案纹样比较简单,虎身上的纹饰较少,只在虎后腿跟部绘制出卷云纹。虎腹部用简单的双线条勾勒,虎尾的线条是小弧形的二方连续。

战国的螭虎食人佩虎(表1-⑤)纹样填充较为特别。螭虎背脊正中有宽带纹,满饰阴线纹,旁饰弦纹,利用简单的线条进行有规律的排列组合,与现代的许多装饰图案方法相似。

玉踩尾虎(表1-⑥)用卷云纹装饰,背部延伸到尾部刻有一圈勾云纹。虎尾顶端与头部顶端也设计有勾云纹造型。可以看出,卷云纹是虎纹样装饰的主流图案。

战国骑兽人形佩(表1-⑦)虎身处使用了大量的棋盘纹进行装饰,搭配卷云纹。虎的头部位置有一菱形,中心刻有月亮,应与当时的神话或宗教有关,具有特别的图形寓意。

战国铜钲(表1-⑧)中的虎纹形状简单。虎的图案装饰使用了点的装饰。点与线条的组合填充于虎身。此物体现出巴人的民族特色。属于巴人流传下来的遗物。

汉代虎纹瓦当(表1-⑨)中的虎纹与前几代历史时期相比简洁了当,少了装饰图案的繁复,更接近真实虎的虎纹形状。双线勾勒于虎身、虎腿、虎尾,线条简单。

汉代的虎铜带钩(表1-⑩)虎身躯上纹饰极少,头身相间的脖颈处凸起刻有一些回形纹,虎后腿根部有一些简单的单线纹样。整体看来虎的特征并不明显,带有强烈的巴人民族特色。[6]

三、原因总结

虎的造型与纹样发生变化的原因有几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文化理念的转变。早期原始社会,原始人民对鹰虎等猛禽猛兽产生信仰。人们制作动物纹样造型的工艺品,一方面是对于自己信仰的物化,另一方面将制作成工艺品的信仰摆放家中或者佩戴于身,有求吉辟邪的心理效果。而随着社会文化的进步,人们对于虎的信仰逐渐消退,以虎为原型设计的工艺品也更多地起到装饰性作用,对于虎的刻画也由抽象转为了具象[7]。

其次是工艺技术的发展。早期人们用于制作虎造型的工具较为简单,在玉石等较为坚硬的物体上刻画的难度较高。受到工艺的限制,人们在造型设计的雕刻上无法过于复杂,所以在虎纹的纹样刻画上注重细节。随着工艺技术的提高,造型设计也逐渐变得丰富,形状各异的虎造型工艺品数量增多,虎头部、面部的刻画越来越精细繁杂,相比较虎身躯上刻画的虎纹细节就变得更为简单。

最后是使用用途的改变。早期的虎工艺品多用于祭祀和祈祷,人们希望通过这些方式可以消灾避祸、辟邪驱魔,尤其是古代的白虎巴人,他们将虎奉为图腾,也制作了大量关于虎的工艺品。白虎巴人流传下来的遗物造型也较为神秘。《山海经》中记载:“夏后启之臣曰孟涂,是司神于巴。人请讼于孟涂之所,其衣有血者乃执之。……开明兽身大类虎而九首,皆人面,东向立昆仑上。”[8]说明当时巴人将神明想象为人脸虎身的模样。随着社会发展,虎在人们生活中的形象发生了变化。近代的虎造型多用于虎枕、虎帽、虎鞋等日用品中,不仅有驱邪的寓意,也代表着祝福孩童身体强壮,远离邪魔病毒的含义。因是孩童使用,所以多以造型可爱、颜色鲜亮为追求。

四、分析规律

从虎的造型角度来说(见图2),古代早期的虎形工艺品造型比较呆板,在造型设计上只是单一地以虎的侧面造型为原型进行艺术设计。经过漫长的发展演变,制作工具逐渐丰富,工匠们的技巧性与熟练度都得到了一定提高。文化理念的转变也为虎的造型设计注入了神秘的宗教色彩,在设计上也越来越生动立体,富有创造力。

图2 虎的造型变化

随着朝代更迭,虎的造型也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从静态到动态的变化。早期单一的外形雕塑改良为后期丰富多彩的造型设计。动态感的增强和设计的多元化,也使得虎的造型越来越灵动活泼,不拘泥于单一的虎形态。黑色横纹、头圆、耳短、四肢健壮有力、尾粗长、黑色环纹,整体来看,虎的特征随处可见,五官和神态的细节刻画也更为详尽。

从纹样的装饰图案角度来说(见图3),大体上是一个从抽象到具象的演变过程,古代早期的虎纹样式并不拘泥于现实中的虎的纹样图形。古代人民在虎条纹的基础上进行了艺术设计,使用卷云纹、勾云纹等非常有传统特色的纹样对虎的造型进行填充。而越接近现代,虎的纹样就越写实具象,本质上来讲虎纹的装饰图案都是某一种纹样的连续。

图3 虎纹样的演变

在虎纹样从古至今的发展过程中,装饰纹样的变化规律是从复杂到简单,从早期的抽象虎纹图案填充逐渐变化为写实的虎纹图案填充。

无论是虎纹样的内在价值还是传统精神,都需要人们更加珍视,在进行艺术创作的过程中可以借鉴古代人民的虎形纹样创作,挖掘传统艺术图形的设计风格。

猜你喜欢
巴人纹样线条
唐代官袍兽纹纹样的美学意蕴
英勇善战的巴人
线条之美
英勇善战的巴人
精致线条
巴人:一个不能忘却的文化战士
大可:把线条玩到极致
经典的艺术几何纹样
烧脑的线条
平遥漆器植物纹样艺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