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建军
(深圳市宝安区中医院内镜室,广东 深圳 518105)
大肠腺瘤性息肉是指出现在大肠黏膜的各种局限性隆起病变,可单发或多发,直径3~5 mm,甚至10~20 mm不等,其外形多种多样,组织学类型较多,常需要内镜活检明确诊断[1]。临床常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对大肠腺瘤性息肉进行治疗,可减少术中创伤,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但不能减少复发的概率,同时也无法降低癌变率。中医认为大肠腺瘤性息肉属于“肠覃”“肠癖”“积聚”“肠瘤”等范畴,应以活血化瘀、清热解毒散结、健脾化湿为主要治疗原则。解毒活血健脾方可行清热解毒、利尿除湿之功效,能调节脏腑功能,祛邪扶正[2]。本研究旨在探讨解毒活血健脾方对中老年行大肠腺瘤性息肉患者术后炎性因子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9年8月至2020年2月于深圳市宝安区中医院接受诊治的86例大肠腺瘤性息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22例,女性21例;年龄52~76岁,平均(62.6±2.2)岁;疾病类型:管状绒毛腺瘤20例,绒毛状腺瘤11例,管状腺瘤12例。观察组患者中男性20例,女性23例;年龄52~76岁,平均(62.4±2.0)岁;疾病类型:管状绒毛腺瘤21例,绒毛状腺瘤10例,管状腺瘤12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组间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西医符合《中国早期结直肠癌筛查及内镜诊治指南(2014年,北京)》[3]中关于大肠腺瘤性息肉的诊断标准;中医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4]中相关脾虚湿热瘀阻型的诊断标准;对EMR无禁忌证者;愿意积极配合手术和术后药物治疗者等。排除标准:无法遵医嘱者;精神疾病患者;家族性腺瘤性息肉、息肉重度不典型增生者等。患者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且本研究经院内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方法 两组患者予以EMR,监测血氧饱和度、心率,插入肠镜寻找病变部位,黏膜下注射氯化钠溶液,控制注射剂量为5~10 mL,当病变黏膜隆起后,应用圈套器圈套病变中心黏膜,切除病变周围超过2 mm处,切除深度为黏膜下全层、肌层、黏膜全层,保持固有肌层,直径超过2 cm病变部位应用圈套器多次套取和切除,直至完全切除病变组织,三爪钳取出切除物,送至病理检验。对照组患者术后予以营养支持、抗感染治疗。观察组患者术后2 d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解毒活血健脾方治疗,中医药解毒活血健脾方组成:白花蛇舌草、败酱草、大血藤、白术各15 g,泽泻、地榆、茯苓、党参各10 g,炙甘草、红花各6 g,广木香5 g,加水煎煮至400 mL,1剂/d,2次/d,早晚温服,治疗2个月。
1.3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个月的临床疗效,治愈:临床证候评分下降> 95%,体征、症状消失,临床病理检查、内镜检查均正常且无复发;显效:临床证候积分下降70%~95%,体征症状消失,临床病理检查、内镜检查正常;有效:临床证候积分下降30%~69%,体征症状消失,临床病理检查、内镜检查复发;无效:临床证候积分、体征、症状无改变或加重,临床病理检查、内镜检查复发[4]。总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②术前、术后2个月中医证候积分:包括腹部疼痛、食少纳呆、体倦乏力、大便溏烂、肛门灼热、里急后重,其中无症状0分,轻微1分,中度2分,重度3分,分数越高说明病情越重。③分别采集两组患者术前、术后2个月空腹静脉血5 mL,以3 500 r/min的转速,离心10 min,分离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白介素-18(IL-18)、白介素-17(IL-17)、白介素-1β(IL-1β)指标水平。④比较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复发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4.0统计软件分析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与计数资料分别以(±s)与[例(%)]表示,分别采用t与χ2检验。以P< 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临床疗效 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
2.2 中医证候积分 两组患者术后2个月腹部疼痛、食少纳呆、体倦乏力、大便溏烂、肛门灼热、里急后重积分均较术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见表 2。
表2 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比较(±s, 分)
表2 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比较(±s, 分)
注:与术前比,*P < 0.05。
组别 例数腹部疼痛 食少纳呆 体倦乏力 大便溏烂 肛门灼热 里急后重术前 术后2个月 术前 术后 2个月 术前 术后 2个月 术前 术后 2个月 术前 术后 2个月 术前 术后 2个月对照组 43 2.3±0.5 1.6±0.4* 2.4±0.6 1.7±0.3* 2.4±0.6 1.8±0.5* 2.2±0.7 1.7±0.6* 2.5±0.4 1.9±0.3* 2.5±0.4 1.7±0.5*观察组 43 2.4±0.3 0.9±0.2* 2.5±0.3 0.8±0.2* 2.3±0.4 0.7±0.2* 2.3±0.6 1.0±0.2* 2.4±0.5 1.1±0.2* 2.4±0.3 0.8±0.2*t值 1.125 10.264 0.978 16.368 0.909 13.395 0.711 7.258 1.024 14.550 1.311 10.959 P值 > 0.05 < 0.05 > 0.05 < 0.05 > 0.05 < 0.05 > 0.05 < 0.05 > 0.05 < 0.05 > 0.05 < 0.05
2.3 血清炎性因子水平 术后2个月两组患者血清IL-18、IL-17、IL-1β水平较术前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s, pg/mL)
表3 两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s, pg/mL)
注:与术前比,*P < 0.05。IL-18:白介素-18;IL-17:白介素-17;IL-1β:白介素-1β。
组别 例数IL-18 IL-17 IL-1β术前 术后2个月 术前 术后2个月 术前 术后2个月对照组 43 488.7±16.2 256.7±9.5* 464.6±11.6 226.3±8.0* 0.7±0.3 0.4±0.1*观察组 43 489.6±15.9 146.3±3.3* 467.4±12.6 134.2±4.6* 0.6±0.2 0.3±0.1*t值 0.260 71.985 1.072 65.445 1.819 4.637 P值 > 0.05 < 0.05 > 0.05 < 0.05 > 0.05 < 0.05
2.4 复发情况 术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复发6例,总复发率为14.6%(6/41),对照组患者复发18例,总复发率为60.0%(18/30),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15.934,P< 0.05)。
大肠癌发病率与死亡率较高,而95%的大肠癌是由大肠息肉发展而来[5]。虽通过EMR可切除息肉,但对于息肉形成的病机依然存在,不能彻底清除。而术后常规的治疗也不能从根本上控制息肉的复发,不利于患者预后的改善。
传统医学认为大肠腺瘤性息肉主要病机为气血瘀阻、湿热内盛。由于中老年患者年龄较大,脾胃运化功能下降,饮食失节,引发经脉阻滞不通,脾胃运化失常,湿热、痰浊、瘀血、气机失衡相互凝结发为息肉。解毒活血健脾方中茯苓、党参、白术、泽泻可健脾行气化湿;大血藤活血通络、败毒散瘀;败酱草排脓破血;白花蛇舌草消痛散结、利尿除湿、清热解毒;地榆凉血止血、清热解毒、消肿敛疮;广木香、红花祛瘀行气,炙甘草调和诸药,共同起到活血化瘀、清热解毒、散结、健脾化湿等功效[6]。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术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证实了对中老年大肠腺瘤性息肉患者术后采用解毒活血健脾方治疗,可提高临床疗效,促进病情恢复,降低复发率。
IL-18对机体的先天免疫和获得性免疫过程均具有刺激作用;IL-1β主要由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产生,会在炎性损伤中大量表达 ;IL-17可诱导基质金属蛋白酶、趋化因子、炎症因子的表达。腺瘤性息肉组织中细菌丰度比正常组织高,腺瘤性息肉与微生物、机体炎症有关,白介素是一组与细胞生长、分化、迁移相关的细胞因子,具有促炎的作用,因此,这3项指标水平升高会促进病情的发展。现代药理学表明,白术中的挥发油和多糖具有抗炎、抗氧化的作用,通过抑制机体内一氧化氮的产生,减少炎性因子的释放;白花蛇舌草中黄酮类、萜类等成分通过调节机体内单核细胞、白细胞等细胞活性,达到抗肿瘤、抗炎,增强免疫力的作用[7-8]。本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提示大肠腺瘤性息肉患者术后采用解毒活血健脾方治疗,可降低机体炎性因子水平。
综上,中老年患者大肠腺瘤性息肉术后予以中医药解毒活血健脾方干预治疗,可减轻炎症反应,降低术后复发率,临床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